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文/比利亚娜·万科夫斯卡,翻译/观察者网 彭宇萱】
几个小时后,我将踏上第二次中国之旅——此次的目的地,是中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
作为一名拥有近25年经验的资深专栏作家和政治学教授,能够参加第六届世界媒体峰会,我倍感激动。这多少让我有些感慨:多年来,我一直被国内外记者围绕,请他们向我提问,而现在,我也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另一方面,我此行将前往一个西方舆论声称发生过“种族灭绝”的地区,而他们对加沙(其暴行现已蔓延至黎巴嫩)的流血事件和正在发生的种族灭绝行为却视而不见。我会就此次访问撰写更多内容,但目前,我有一个更有趣、更轻松,同时又严肃的话题需要探讨。
就在我正忙着打包行李时,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正在上海准备他的网球比赛。对于他来说,中国是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国家,这也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在8月份的巴黎奥运会上赢得了他的第99个单打冠军。 BBC
诺尔(Nole,我们大家都亲切地这样称呼他),是一个连接巴尔干半岛与中国以及广大全球南方地区的人物。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卓越的网球技艺和所有成就,使他成为史上最佳(GOAT,Greatest of All Time)!最近,许多西方人在含泪而感激地送别德约科维奇的长期对手拉斐尔·纳达尔(Rafael Nadal)退役,就像之前送别费德勒(Federer)一样。然而,我确信,这条新闻对我们的影响,远不如想到诺尔可能告别职业网球那么深刻。一个以公平竞争和尊重所有对手而闻名的个人运动员,怎么可能在受到如此多喜爱的同时,却又遭遇排斥,甚至仇恨呢?
说实话,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观众感知,分歧和歧视一直存在。即便当诺瓦克从皇室成员或西方网球界的知名人士手中接过奖杯时,紧张的氛围几乎都是显而易见的。诺瓦克表示,他在中国感到宾至如归,从中国观众那里感受到的能量,是他在世界其他地方(即便是取得伟大体育成就时)所感受不到的,这绝非巧合。
我一直是诺瓦克的长期粉丝,大多数巴尔干半岛的人也都是。对我来说,喜欢他的理由有很多,首先是出于情感上的原因——他与我的二女儿是同龄人,出生日期仅相差几天。更重要的是,他的巴尔干血统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西方世界从未真正喜爱或接纳过他,他们强调巴尔干所谓的原始和侵略性,却忽视了该地区从亚里士多德到特斯拉的丰富贡献。他们宁愿忘记自己犯下的罪行和进行的侵略,例如1999年的北约轰炸,而诺瓦克和包括我的孩子们在内的许多人都是在那场轰炸中长大的。诺瓦克无论做什么,在他们眼中都永远不够“讨喜”。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最大的“罪过”,便是他在网球领域的卓越表现,他创造的纪录让西方网球迷们永远无法释怀。他不仅在字面上,而且在象征意义上,在他们视为“专属领域”的运动中,在他们的“主场”击败了他们。同样,来自中国的巴黎夏季奥运会金牌得主郑钦文也做到了这一点。
7月31日,郑钦文庆祝比赛胜利。 新华社
平心而论,传奇人物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网球巨星)曾极力为诺瓦克·德约科维奇辩护,无论是在澳大利亚疫情期间德约科维奇被当作罪犯对待时,还是现在他被批评不如费德勒或纳达尔(Nadal)那般“绅士”时。有些人甚至声称德约科维奇缺乏风度,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深具种族主义色彩的暗示。麦肯罗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人们对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抱有如此敌意。他甚至提醒我们,德约科维奇曾在万圣节扮演过《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形象,说明他接受了“反派”这一形象定位。
我们还能从西方那些“优秀”的体育记者文章中读到什么呢?!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而礼貌的赞美之词却屈指可数。我永远忘不了一篇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报道,一位德国(或许是瑞士)记者分析了他的外貌:尖鼻子、奇怪的颅骨等,根据她(雅利安人)的观点,这些都显示了他隐藏的“海德先生”一面(漫威漫画中的超级反派,暗指邪恶的一面)。
后来,当诺尔在球场的四面八方传递爱心时,却因为向本不会给予他爱的人乞求爱而遭到嘲笑,说他自取其辱。伦敦《卫报》将他描述为“一个不好卖的商品”,换言之——他没有魅力,无论他做什么,大公司都不会选择他作为商标,因为他不会为他们带来销售利润。诺尔本就不属于那个世界,但他仍然屹立于那个世界的顶端。37岁的他,依然在向他们展示何为专业、何为对运动的奉献、何为公平竞争、何为尊严。
除了成功之外,他们无法原谅的还有他的正直;无论对错,他都是一个有态度且不为利益所动的人!他绝不屈服,更不会出卖自己的原则(疫情期间,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至今仍深受其影响)。而你们知道他们最无法原谅他的是什么吗?那就是他不仅热爱自己的祖国塞尔维亚,还热爱整个巴尔干地区!他对此毫不羞愧,反而以此为荣。
我相信,中国体育界和其他观众也因为他尊重所有不同的文明、文化和语言而尊重他。再告诉我,还有哪位网球运动员(或运动员)是通晓多种语言的,还会努力学几句当地语言来向观众致意?他的中文虽然可能远非完美,但他一直在学习。这些天,我们看到他在上海的各种圈子里随意、轻松、好奇地穿梭,其中特别温馨的一幕是他尝试写中国书法。这可不是作秀!也不是营销手段——因为他做得如此专注和投入。
然而,与在中国受到的欢迎不同,诺瓦克在家乡往往既受到爱戴也遭受鄙视(幸运的是,后者并不多见)。但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巴尔干半岛正在发生的事情。最深的痛苦和伤害往往来自身边。我始终不明白,一个1987年出生的人,与前南斯拉夫的战争、与米洛舍维奇,或与塞尔维亚政治毫无关系,为何会成为媒体穷追不舍的对象?在我们这个地区,有这样一代人,他们自称为“棕色撒哈布”(brown sahibs),是自我厌弃的巴尔干人,他们渴望成为欧洲人,并想与自己的身份决裂。
不幸的是,这些在西方接受过优质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在由西方资助的各种非政府组织和智库中拿着不错的薪水,他们自认为凌驾于善恶之上,自认为是与众不同的!在这里,德约科维奇现象被证明对他们的议程、进步和欧化有害。
图为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在奥运会第一轮对阵马修·埃布登。 CNN
我并不想把诺瓦克理想化,我也不是很了解他(说实话,有时候我觉得,对于诺瓦克的妻子伊莲娜来说,面对这样一个承受着巨大压力和有着巨大野心、总是在奔波且渴望成功的人,可能过得并不容易)。他可能有着无数的缺点,那些亲近他和与他共事的人都知道这一点。
我感兴趣的是他的公众形象。我也听到巴尔干地区的教授同行们称他为“乡巴佬”、“原始人”、“没文化”等等。对于我来说,评价一个人不仅仅要评估他的知识,还要评估他的智力和口才。
没有哪位网球运动员能拥有他那样的口才、机智和魅力(能保持自我、开玩笑,善意地模仿他人、放松做自己、发自内心地笑)。更重要的是,这个从未像其他孩子那样有时间去上学、拿学位(文凭、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男孩,不仅精通多种语言,还是一位体育哲学家。
诺尔是一个榜样,一个来自巴尔干半岛,很好的榜样。他证明了,我们这些巴尔干大山里出来的孩子,也可以和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并肩。他以自身为例,表明只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热爱,同样可以成为世界第一,而这里所说的不仅限于运动员。
诺尔的优势,同时也是他的诅咒,在于他身处一个残酷无情的体育竞技圈,这一点显而易见,也备受关注。诚然,倔强与反叛是他的防御之盾,对抗那些唾弃他的人,无论这些事情是他该做或者不该做的。但我不知道他是否能用这面盾牌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同乡的唾弃,他们称他为“粗人”(对农民的贬义词),甚至是切特尼克(Chetnik,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他们无法接受有人能从这片土地上脱颖而出,成为对我们“没有西方鞭策就做不好事”这一论调的否定,成为对“别人知道得更多、做得更好”这一事实的佐证。
我相信,所有支持诺尔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观点。在英语中,“GOAT”(意为史上最佳)也可以指代山羊。他们永远不会承认他是史上最佳,但最终他们还是不得不承认他出类拔萃,现在这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内心的“山羊”是敏捷而坚韧的,能够不惜一切代价攀登最陡峭的地形。他将忍受一切,但始终保持自我。
2023年12月28日,塞尔维亚邮政局在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发行两套中国主题邮票,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图为当天在贝尔格莱德拍摄的中国主题邮票。新华社
读到这里你们可能已经明白了,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写诺尔,还包括像诺尔那样的巴尔干/塞尔维亚人。这是献给全世界所有勇于发声的人们,从中国到非洲,再到拉丁美洲,他们不畏那些自认为自己是“和善”而别人是“原始”的,毫无根据嘲笑或羞辱他们的人。
在这个虚伪做作的世界里,诺瓦克的勇敢无畏正是一种难得的真诚。而我们,作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却正被训练着去迎合他们的旋律,去相信那些童话,在被侮辱时保持沉默,去接受那些模糊不清的“为我们好”的说辞。如果我在任何政客(无论男女)身上都看不到一丝反抗的迹象,那么,当诺瓦克说出我的心声时,我能做的就只有为他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