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至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结束法国访问行程后,当地时间7日晚,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机场等候迎接。
这是自2016年习近平主席到访塞尔维亚后,时隔八年再次访问此地。2016年中塞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两国领导人共同签署关于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塞尔维亚是最早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之一,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武契奇总统率领庞大政府代表团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并继续开创合作。
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极端复杂动荡之际,中塞两国的友好互信交往,传达了什么信息,能为国际社会带来什么意义?两国能为推动当前区域冲突的和平解决,作出哪些努力和协调?同时,在面临来自西方的无理打压方面,中塞有着相似的挑战,各自如何应对外部施压,如何避免这些外部因素骚扰甚至破坏中塞关系?未来,中塞两国将如何继续合作、深耕,开创新的里程?
前南联盟信息部长的格兰·马蒂奇先生,曾亲身经历了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近日他向观察者网讲述了自己见证的中塞关系发展历程,并就上述问题分享了他的观点。
塞尔维亚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到访 图自新华社
【翻译/菲利蒲·菲利波维奇(塞尔维亚在华留学生)】
观察者网:5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这是时隔8年以后,习近平主席再次访塞,本次访问,对塞尔维亚来说有何重要意义?我们注意到,西方国家高级别领导人很少访问塞尔维亚,但中塞高层互访在过去数年中较为频繁,去年10月武契奇总统来华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中塞之间的密切交往说明了什么,这种紧密关系又将如何影响中塞两国在更广泛的中东欧地区的地位?
马蒂奇: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与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之间就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好关系,这种坚实的纽带促使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友好合作关系的联合声明》。
相信中国读者都知道,1999年北约入侵南联盟,当时甚至发生了中国大使馆被轰炸的悲剧,导致三名中国公民不幸丧生,27人受伤。可是这一悲剧不但没有使两国感到畏惧,反而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关系,使中塞之间产生了患难与共、坚如磐石的深厚友谊。此后的二十年里,中国与塞尔维亚的合作关系不断升华,最终铸就了被誉为“钢铁友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塞尔维亚更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借此契机在政治、经济、军事、能源、环保等多个层面深化了与中国的全方位合作。
习近平主席于当地时间5月7日至8日抵达塞尔维亚开展访问,这个时间点也正值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25周年纪念日。据我所知,在中国,“炸馆事件”也被称为“五八事件”,中国人民在每年的5月8日都会深切缅怀在事件中遇难的同胞。然而,由于炸馆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5月7日晚上,因此塞尔维亚通常在5月7日举办纪念活动。
中塞两国人民的纪念活动,无疑是对外界传达一个明确信息:我们将铭记历史。上一次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是在2016年,当时曾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他们也是咱们媒体界的同事。
中国外交官在多个场合都明确表示,美国不仅欠中国人民血债,也欠塞尔维亚人民血债。每当我们回想起这段历史,都会感到悲痛与愤怒。但我特别敬佩中国在这件事上展现出的坚韧与气节,同时也感激中国人民一直铭记着1999年的那段历史。正如5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发表的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中所言:“我们不能忘记,25年前的今天,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人民珍视和平,但绝不会让历史悲剧重演。中塞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将激励双方一道阔步前行。”
我本人就是那次“炸馆事件”的直接见证者,当时我就在现场。两年前,我曾和观察者网进行过一次视频对谈,那次经历让我难以忘怀,也是我首次在中国媒体上分享这段历史。至今回想起来,我仍不敢相信当时亲眼目睹的场景。然而,我感到无比荣幸,在那场悲剧之后的岁月里,能亲眼见证中国的崛起与强大,更庆幸塞尔维亚能有中国这样一个如兄弟般的朋友。
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使馆建筑物严重被毁。图自新华社
然而,近年来,西方势力一直在试图阻挠中塞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甚至在某些国家开展直接或间接的反华舆论宣传攻势。尽管如此,塞尔维亚作为中国在欧洲忠实且长期的朋友,始终坚守立场。此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之间的密切交往和深厚友情,对于推动两国合作达到新的高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中,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不仅意味着中塞战略合作的持续深化,更是对塞尔维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政治和道义支持。而塞方则一再强调与中国之间的“铁杆友谊”坚定不移,这标志着中国在欧洲拥有了一个不可动摇的伙伴。
关于你提及的西方领导人,他们显然对来访塞尔维亚心存抵触。他们对塞尔维亚人民缺乏基本的尊重,甚至视塞尔维亚为他们扩张途中的障碍。每当西方的高层领导人到访塞尔维亚,总是带着威胁和恐吓,企图迫使我们承认科索沃的独立或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2022年5月朔尔茨访问塞尔维亚时的行径。他竟在我们的领导人面前公然要求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并对俄实施制裁,更宣称承认科索沃独立是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先决条件。这是德国领导人首次如此明目张胆地提出此类要求,之后他便匆匆前往“科索沃”进行访问。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同年11月朔尔茨在德国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联合国宪章》及其原则必须得到遵守,这涵盖了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被视为另一个国家的后花园,这一点,在欧洲关于乌克兰的情况同样适用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试想,这位曾在几个月前对塞尔维亚领土主权提出逼迫性让步要求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如今却大谈特谈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这种双重标准似乎已深植于所有西方领导人的血液之中。
关于最后提到的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在中东欧地区的影响力一事,可以说塞尔维亚是唯一一个能够全面展示与中国深度合作所带来诸多益处的欧洲国家。正因如此,西方国家对我们与中国的紧密合作持有一定的抵触态度。中东欧国家普遍希望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然而由于北约和欧盟的机制性限制,他们难以自由地与中国展开合作。而塞尔维亚,以及现在的匈牙利,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因此拥有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间,不会任由傀儡政客推行意识形态化的政策。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中东欧国家渴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与中国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塞尔维亚无需做出太多改变,只需坚持当前的合作道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模范作用。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大厦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会谈前,武契奇陪同习近平来到政府大厦平台(左图)。大厦广场上,一万五千名塞尔维亚民众挥舞中塞两国国旗,对习近平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右图)。(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丁海涛 摄
观察者网:与8年前习近平主席访塞时候不一样的是,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剧烈变化,在欧洲板块,当前俄乌战事久拖不决,战争对世界造成的冲击与外溢影响十分巨大。作为紧邻俄乌战场的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来说,您如何评估俄乌冲突对塞匈两国的影响?这场冲突对塞尔维亚与西方之间的关系带来何种影响?
马蒂奇:塞尔维亚在这场冲突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然而从整体上来看,塞尔维亚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大部分塞尔维亚民众认为,俄乌战争是一场由第三方故意挑拨离间而爆发的兄弟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塞尔维亚民众对于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冲突感到十分痛心。
俄乌冲突催生了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同时也给塞尔维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挑战在美国和欧盟对塞尔维亚施压、要求其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并迫使其放弃军事中立立场时,显得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塞尔维亚在历史上曾遭受长达近十年的制裁,其中部分制裁源自联合国机制,而更多则是由美国和欧盟国家在联合国框架外单方面实施的。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塞尔维亚的政治立场,使其坚信制裁往往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滋生新的麻烦和矛盾。再者,作为1999年曾遭受北约非法军事侵略的国家,塞尔维亚自然无法与北约这一军事集团结盟。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纷争必须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战争绝不是出路。任何军事行动都不符合俄罗斯或乌克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只会让第三方得益。但同时,审视这一关系时,我们不能忽视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包括苏联解体、北约势力不断逼近俄罗斯边境,以及在乌克兰发生的对俄罗斯族人基本人权的侵犯等。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冲突问题上,除了塞尔维亚和匈牙利持有不同观点外,新上任的斯洛伐克政治领导层也表达了与塞匈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延长冲突和进一步武装乌克兰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解决方案。而与此同时,其他欧盟国家,在美国和英国的引领下,却持续推行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的“对俄消耗战略”,将其视为未来十年的政策目标。
观察者网:习近平主席访法期间,中法就中东局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您期待中塞会在俄乌问题上有些共同表态或呼吁吗?中塞在推动俄乌局势发展上可以有哪些共同努力或协调?
马蒂奇:对塞尔维亚而言,当前的俄乌战争造成了一个尴尬局面。一方面,与塞尔维亚友好的俄罗斯正深陷与乌克兰的冲突;另一方面,曾经对塞尔维亚进行过轰炸的北约却在支持乌克兰。这种复杂的国际关系,让塞尔维亚处于两难境地。
老实说,塞尔维亚民众对俄乌战争的感受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们既能体会到乌克兰民众的苦难,也能理解俄罗斯的立场,两国在这场冲突中都是受害者。北约空袭南联盟与俄乌战争的根源几乎一样,都是北约的东扩政策。北约入侵南联盟标志着北约暴力东扩的开始,而俄乌冲突则是在北约东扩达到极限后,俄罗斯做出的反击。本质上,这两起事件分别处于北约东扩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对于塞尔维亚而言,乌克兰没有承认科索沃的独立,这为塞尔维亚与乌克兰开展对话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俄罗斯在维护塞尔维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给予了坚定支持。基于双方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宗教相似性,塞尔维亚与俄罗斯之间可以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和交流。塞尔维亚领导人跟中方领导人一样,也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跟乌克兰和俄罗斯政要开展对话的领导人。
因此,塞尔维亚完全有条件成为俄乌和平谈判的理想地点,同时也乐于为中方提供一个参与这一谈判的平台。通过这样的角色,塞尔维亚有机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俄乌双方的和解,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此外,习近平主席在法国与马克龙总统共同提出的在奥运会期间实现全球停战的设想,是一项卓越的倡议。过去三年里,无论是巴以冲突还是俄乌战争,都已对世界产生了极其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倘若这一倡议能得到有效实施,即便只是短暂的全球停战几天,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冷静下来、深刻反思我们人类自身行为的机会,这对于局势发展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2022年6月,武契奇向民众发表讲话。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2023年是“一带一路”十周年,今年是新十年的启程,您如何看待中国与塞尔维亚在经济、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当然,中塞还有一些更广泛的合作,如政治、军事,今后会继续深化吗?未来中塞关系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您对中塞两国分别有何期待?
马蒂奇:鉴于西方对塞尔维亚地缘政治取向的批评,与中国的合作显得愈发重要。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塞尔维亚领导层必须将经济发展和防御能力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加强与中国这一全球领先经济体之间的合作,是塞尔维亚经济和整体发展的明智之选,也是增强国家安全的前提。
“一带一路”倡议为塞尔维亚提供了实施关键基础设施项目的契机,这些项目不仅重塑了交通格局,还促进了人员、货物和资本的全方位流动。因此,继续在该倡议框架下展开合作,对塞尔维亚而言是一条稳健的发展道路。
此外,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国在塞尔维亚推进的基础设施项目是欧盟不太愿意深入触及的领域。这种缺乏兴趣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这些项目具有长期性,其回报也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评估。对于相对短视的西方国家而言,在巴尔干地区进行建设是一项亏本交易;同时,他们的政治体制特性导致政府运作缺乏长远规划,他们连自己国家的未来都难以清晰规划,更别提在东欧巴尔干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了。
然而,从实际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地区渴望发展,如果其领导人具备长远视野,制定了十年、三十年乃至五十年的发展规划,那么他们必然会认识到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道路建设完成后,其他相关基础设施也会随之完善。这样一来,曾经不发达的城市便能吸引新的工厂和企业入驻,而那些原本贫困的地区也有望迈向更加富裕的生活。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就看有没有那个魄力和信心了。
2021年3月22日,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巴塔吉尼卡至旧帕佐瓦段左联络线顺利开通运营。图自中国一带一路网
观察者网:在中国,我们知道塞尔维亚去年提前进行国会选举,总统武契奇不久前公开透露“受到重大威胁”,但更多更详细的消息就没那么多了,其实中国读者对塞尔维亚国内动态非常关心,只不过在所谓的国际主流媒体上能够了解的信息并不丰富、渠道也比较单一,借此机会您能否探讨一些您认为中国读者应当了解的塞尔维亚国内政治的重要动态?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塞尔维亚面临的最大内政挑战有哪些?
马蒂奇:塞尔维亚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其实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紧随塞尔维亚新政府的成立,而此时也正值西方集团对塞尔维亚及波黑塞族共和国在代顿协议中的地位施加重大压力的阶段。
过去三十年来,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民族一直承受着各种压力,包括经济制裁和军事侵略,这些压力主要源于美国、英国和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它们为了自身利益和地缘政治目标而推动的地区分裂和关系重组。这些压力先是导致南斯拉夫解体,随后又试图进一步分裂塞尔维亚,具体表现为西方推动塞尔维亚南部省份科索沃的独立。
此外,西方还试图通过破坏1995年《代顿和平协议》的基本原则,推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中央集权化,从而剥夺塞族共和国及其境内塞族人与其他族群的平等地位。这一系列地缘政治博弈中,还包括在联合国大会上推动通过关于斯雷布雷尼察所谓种族灭绝的决议,这个行动显然带有政治性,旨在废除塞族共和国的地位,污名化塞尔维亚人,从而为最终推动科索沃独立进一步建构正当化理由。
观察者网:在西方施压这个问题上,中国与塞尔维亚似乎有一定“共鸣”。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企业进行一系列抵制或打压措施,从早年的华为和中兴,到如今的Tiktok。作为传媒界专家,您如何看待美国对Tiktok的打压行为?从传播角度,您如何评价像Tiktok这类新媒体在西方舆论中所扮演的角色?
马蒂奇:作为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前信息部长,我以前天天都能听到西方国家关于所谓媒体自由和客观报道的“训导”,他们将此标榜为人权和自由体系的基石。然而,我每天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在那些自称为民主典范的国家里,关于塞尔维亚的真实信息却遭到封锁。
之前,我跟观察者网有过对谈,深入探讨了西方媒体对塞尔维亚的歪曲和妖魔化宣传。我相信中国读者对“妖魔化”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中国也是西方舆论长期“妖魔化”的对象。在与中国朋友的交流中,他们甚至向我展示了BBC使用阴间滤镜手法的对比图。在那次谈话中,我详细讲述了我们如何竭尽全力与西方的信息战进行抗争。让西方媒体说出真相,确实难上加难,哪怕他们只是表现出一丝丝的客观性也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北约轰炸期间,我们曾拉着他们的记者,让他们亲眼目睹他们的国家所造成的伤害以及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至于TikTok也好还是华为也罢,很简单,其本质是贼喊捉贼。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在《说服的力量》一书中就深入剖析了西方政府机构对互联网信息流通的控制和影响。这种影响在斯诺登事件中得到了印证,该事件揭露了一个或许让他们都心寒的现实,那就是购买和使用美国各类软件的用户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钱资助他们对自身的监控,可谓是花钱找罪受。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所谓的言论自由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明显的情况。首先,你可能的确可以畅所欲言,但这些言论往往没有任何实际影响力。即使你随意发表观点,也可能无人问津,仅仅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监听材料而已。其次,你的言论可能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正因为其影响力,你可能会受到密切监视,甚至面临禁言或限制传播的风险。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遭遇。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封禁自己总统的社交媒体账号,那么这个国家所宣扬的言论自由又从何谈起呢?
随着社交网络和其用户数量的激增,这种监控行为开始受到广泛质疑,而且在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出现之后,对西方国家来说监视民众将变得更为简单。在此背景下,美国国家安全局等机构甚至已经开始向立法者提出请求,要求对网络内容进行审查了。
那么,这一切与TikTok有何关联呢?目前,TikTok不仅是一个娱乐内容创作和信息交流的平台,还承载着广告和商业功能。由于美国无法对TikTok实施充分的监管,该平台也间接推动了在美国并不占主流地位的观点的传播。然而,在美国,人们担忧TikTok可能被用于探测美国选民的政治倾向等信息,因此被视为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按照同样的逻辑,美国自己的软件岂不是蕴含了更多的信息量?回顾过去的剑桥分析事件,我们不难发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基于算法的数据交易已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而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的社交媒体软件,而非TikTok。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没有对其他软件采取行动,却唯独针对TikTok呢?答案很简单,因为美国无法直接接入TikTok以监控所有用户数据,于是他们先是指责中国可能会这么做,然后迫使TikTok美国化,以便美国情报部门能够轻松地将该软件纳入其监控范围。美国对TikTok的态度似乎表明,那些无法被美国从娱乐产业转变为隐蔽的说服工具或至少是用户监控工具的社交网络软件,最终都将在美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华为公司的遭遇也反映了类似的困境。我因为工作关系,常年生活在捷克和塞尔维亚两地,在捷克生活期间我就曾详细关注过2019年在当地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当时的捷克参议院主席雅罗斯拉夫·库贝拉,作为“台独分子”的密友,向负责捷克5G项目的PPF公司所有者彼得·凯尔纳施压,要求其终止与华为在5G网络建设方面的合作。最终,PPF在2020年被迫选择与爱立信合作。
这还是在捷克,一个并不算大的中东欧国家发生的事情。再想想美国,在美国针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已经如同中世纪的猎巫,极端情况下都发生过孟晚舟被非法监禁那样的事情。在现在的西方国家,泛安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今国家安全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很难说清楚,仿佛一切都在滑向保护主义。这些行动背后所隐藏的,其实是我们本以为早就成为历史的冷战思维。
观察者网:在塞尔维亚,这类新型社交媒体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出现哪些新的趋势或变化?
马蒂奇:在塞尔维亚,年轻一代是社交网络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对自己的国家怀有深厚的情感,还深刻认识到外界对本国领土完整的侵犯企图,尤其是对科索沃——这一塞尔维亚国家和历史的发源地——的“侵占”行为。
在虚假信息满天飞、西方宣传铺天盖地的当下,年轻人能拥有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正因如此,除了常见的娱乐内容,社交网络上还涌现出大量由用户自发创作和分享的爱国题材内容。与此同时,用户频繁转发关于塞尔维亚所面临的压力和威胁的信息,以及讽刺西方的作品,那些极端不合逻辑的言论经常会成为年轻网民群嘲的对象。这种嘲讽在某些欧盟代表身上尤为突出,他们的言论既不符合外交礼仪,也缺乏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
塞尔维亚的社交网络因而成为了一种凝聚爱国情感的渠道。当然,互联网上难免会存在一些批评政府的言论,其中包括出于真心希望政府能更加有为而发出的批评,也不乏外部势力为宣传目的而刻意引导的言论。
不久前,在反对派的煽动下,塞尔维亚差点爆发了小规模的“颜色革命”,尽管参与人数并不多,使得这场所谓的“革命”并未真正成形。然而,在塞尔维亚的舆论场上,西方的网络水军确实存在,并且他们经常与塞尔维亚的亲西方媒体相互配合,共同发声。其中,N1和Danas(今日报)两家媒体就是典型例子,他们不仅发表亲西方的言论,甚至不时发表抹黑中国的文章。
Danas这家媒体,早年曾接受克罗地亚情报部门的资助,如今则成了BBC的合作伙伴,定期转发BBC的各种塞尔维亚语内容。而N1则是CNN在塞尔维亚的独家合作伙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媒体还都隶属于同一个集团。幸运的是,塞尔维亚的普通民众对于这些媒体背后的动机和立场都心知肚明。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媒体在为谁说话,因此并不会轻易被其言论所左右。
当地时间2023年5月26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两起大规模枪击事件后,人们在支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示威游行中游行。
观察者网:前面您十分详实地谈了中塞合作、塞尔维亚的内外环境,这让人想到了另一个问题或一丝担忧,就是中塞关系背后是否存在一些隐忧?这些来自内外的挑战,会不会成为两国关系的破坏因子?期待能听听您的坦诚想法和建议?
马蒂奇:关于中塞关系,我们有必要关注反对派的最新动态。近期,塞尔维亚的地方选举结果显示,反对派正在加强联合。这些反对派不时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塞合作项目进行抨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那些直接攻击中国的反对派,还有一些反对派是所谓的“两面人”,他们会表面称赞中国,但私下却可能试图破坏中塞关系。
同时,我们也要高度警惕西方情报机构对塞尔维亚的渗透。据此前被美国制裁的塞尔维亚前情报局局长亚历山大·武林近期在媒体上所透露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在武契奇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人。这些人可能会对未来中塞关系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警觉。
当然,我相信塞尔维亚政府以及对华友好团体和人士对这些人的真实意图和行为已有深入洞察,并有能力抵御他们对中塞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警惕北约作为国际组织对塞尔维亚的潜在渗透。由于塞尔维亚是军事中立国,北约往往通过国际组织的身份来与塞尔维亚建立关系。考虑到北约实际上已经侵占了塞尔维亚的部分领土,塞尔维亚在某些问题上也不得不与北约进行合作。然而,这种合作可能为北约提供了安插其人员的机会,而这些人员很可能并不希望看到中塞关系过于紧密。因此,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觉,以确保中塞关系的稳定发展。
2023年12月24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反对派支持者在选举委员会大楼外抗议。图自外媒
观察者网:感谢您的坦诚与提醒,那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展望一下未来吧。塞尔维亚将于2027年举办世博会,鉴于中国也曾成功主办过世博会,您对于中塞两国在世博会合作方面有哪些建议和期待?
马蒂奇:世博会不仅是出于商业动机的盛会,更是塞尔维亚积极向全球展示自身魅力的绝佳平台。它有助于塞尔维亚摆脱多年来外界的负面宣传,重塑国际形象。
同时,对于中国来说,塞尔维亚世博会能提供一个可以无限发挥的宝贵平台。在筹备世博会的过程中,中国能够通过分享自身丰富的经验以及协助塞尔维亚建造展馆的方式,积极参与中塞两国的合作。而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中国自身将有机会借助这一平台,充分展示其在欧洲大陆取得的杰出发展成果和蕴含的无限潜力,表达与其他国家分享技术成就、交流互鉴、推动人文交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