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Navigation Page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X老师】

2024年高考成绩出炉,又是一年填志愿时刻。今年新高考改革也走到第十个年头。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我虽然不是直接参与高考,但以另一种方式经历其中,甚至分量不轻。从业这么多年,也算亲身体验了大大小小若干次教育改革洗礼,个中滋味,颇为感慨。

“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改革”?

新高考的改革初衷,最简单来说是要改变所谓的“一考定终身”,打破“唯分数论”。最直观的就是在考试模式的设置上作了较大改动。大家比较熟悉的,比如第一,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择优计分,也就是说将一次考试拆分成几次。

第二取消文理分科,改为专业组合,给高校更多自主权。比如某大学物理专业招生,可以对报考学生提出选科要求,必须在高考中选考哪几门科目。

第三选考科目改赋分制。根据学生的卷面分数,将所有报考该科目的学生成绩进行排名,然后划分不同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数区间,学生最终得到的分数是根据其所在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换算出来的分数,而非原始卷面分数。赋分制的初衷是解决因不同科目考试难度不一造成的问题等。

不过,这些措施在实践初期,多多少少都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改为多次考试后,现实中确实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以前高考考一次——当然压力集中,现在学生几乎一进高中就要准备高考。专业组合也在一开始就经受考生策略性选择的问题,弃考一些在考试时间、难度上处于相对劣势的科目;而策略性选科,对赋分制又造成连环效应,比如由于选科人数不一而导致相对成绩换算不公等等。当然,针对这些问题,十年来已经做了不断优化。

但退一步说,即便新高考真的解决了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作为高考的另一头——高校,在招生指标上仍有问题尚未解决。

不管学生考一次还是考两次,表面上看似有了更大的选择权,但最后负责招生的是高校,如果高校的招生指标没变,比如这一年招6000名学生,不管学生怎么考,我就招这么多,那么其实只是学生在竞争并加强对决。

从学理的角度来讲,现在需要的是供给侧改革,供给是高校在提供,这个资源是有限的或相对不变的;而需求侧,考大学的人数没有下降、要求逐渐升高。可见,供给侧不变,只改需求侧,显然很难匹配。

6月9日,众多考生跑出长沙市一中考点。中新社杨华峰 摄

看一下近几年的高考人数,今年报名数达1353万,比去年多62万,在此后一段时间仍会保持上升趋势,这可能和全面放开二孩有一定关系。从考生及家长需求来看,也是逐渐上移,原来读三本的,肯定想读二本、一本,想考985、211大学,但这些学校数量不多,总的招生名额也有限,基本没有扩招计划。况且985、211大多是研究性大学,以研究生培养为主,本科生数量相对恒定。现在哪怕是省属高校的招生名额也有限,招生录取率大概在70%。

换言之,只要招生量不变,即便学生减少,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大学的,而且上了大学的人中间有一部分是去高专。然后,每个人都想往上走,但越是上面,资源越稀缺,高校数量相对稳定,结果就是“卷”;一旦“卷”起来,意味着学生家长的“教育投资”增加,于是又会期待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慢慢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大学扩招,两面为难

前面提到近年高考人数不断创新高,但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是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幼儿园或小学因招生不足而濒临关门。

从今后较长时期的人口储备来看,不少地方政府正在酝酿大学扩招计划,争夺高素质人才。这类地方扩招可以不通过教育部。

可见,地方政府将高考招生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前者作为一种“抢人”手段。

不过问题是,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愿望,但第一,高校的资源是有约束的,无法迅速兑现;第二,高校的办学目标跟地方政府并不完全一致,前者追求学术地位,学科建设体系有其评价方式,它要的是做强而不是做大。

可以做个简单计算,首先,按1:18的师生比来算,扩招30万学生,就要同步增加12000名教师;如果一届扩招30万,四届下来就是120万,也就是需要四五万名教师,去哪里招这么多教师?高校评估对师生比的一般要求,1:18是底线,如果到1:20就是红线,就会认为教学质量有可能出问题。

其次,扩招这么多学生,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办学资源,如学生宿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等。

再次,学科建设归教育厅高教处管,招生归教育厅考试院负责,而每所高校的招生处不仅要管招生,还要管学生毕业后的去处,要考虑就业率,招得越多就意味着就业时可能问题也会更多。

所以,主管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评审时,是以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来考核,学校扩大招生看似没有任何好处。

图自澎湃新闻 数据来源: https://gaokao.koolearn.com/20190228/1208329.html

再说经费,高校日常的办学经费除了当地政府专项补助外,大部分靠科研经费和学校创收来支撑。即便是我们本地的一些985大学也是如此,他们的预算是我们的六七倍,经费除了省局拨款和学费,还要靠科研经费、成教创收、社会或校友捐款,以及一些基建留下来的钱等。这其中学费收入和生均拨款对于高水平大学而言,其占比很小;但对于普通学校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

以上情况还是在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果在经济较差地区,除了全国性知名高校,其他学校的可用资金就更少。最大的经费来源就是政府拨款,而且政府拨款也不一定是生均拨款,有可能是按人头加专项的做法。

我以前跟北方某大学的同行聊天,他们学校的预算主要就靠这部分拨款。当然,由于当地收入没那么高,各种用人成本比东部沿海学校低,省内高校用人成本占预算的1/3。像他们这些学校,其实是想从全国各地扩招的,但碍于各种现实因素,报考人数又不多。

所以,地方政府或教育部门真的想要鼓励大家去解决人口问题抑或教学问题等等,都应该对扩大招生的学校给予额外支持,而不是考核归考核,招生归招生。

当然在“抢人”方面,政府也会有一些非常规手段,比如引导毕业学生留在就学地工作。像我所在的城市以前从来不提这类要求,但这几年市政府也给我们学校提要求了;以前我们只需考虑有多少学生从全国招,但从来没想过要有多少学生留在当地。

从学校角度来讲,是要强调自己在全国的影响力有多大,现在还要确保多少学生能留在当地,但这有难度,因为毕业去向是学生的自由选择,也取决于当地能提供多少岗位。以前经济上行期,很多企业快速扩张,大规模招人,但现在企业大多进入收缩期,好的就业机会不多,留住人就更难了。

而如果此时扩招,学生数量增加,就必须考虑到未来就业机会能否同步扩大?当前一方面受国际局势影响,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其实就业环境并不理想。原本国内就业大军主要包括,应届大学生——过去每年800多万,现在超千万,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以及其他就业人口。如今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大军已不是社会最关注的重点,而是大学生逐渐成为主力军;大学招生率约70%,也意味着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数量在迅速提升。大家通常认为,高中不能辍学,一辍学马上失业,所以本科要扩招;大学生没法充分就业,研究生扩招,再延缓3年。但假如经济仍不景气,最终恐怕还是会爆开。

总之当下状况是各个层面都在提自己的要求,但相互之间是否契合、是否系统性地整合推进?恐怕并非如此,基本是单兵突进。

网红高考志愿填报导师,生意而已?

每年高考前后,除了备受关注的各地作文题、试卷难易之外,志愿填报、专业选择是全民热议的话题。尤其近年来,不少网红专业指导师或是各类机构,都纷纷做起了这门生意。

经历了疫情封控和全球经济下行,就业困难,师范专业的受追捧程度急剧上升,因为大家都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疫情期间,工厂停工,但教师可以在家线上教学,工资正常发放,不用面临企业裁员那样的不确定性。

像我们当地的热门师范专业分数线已赶上当地985大学非热门专业的分数线,基本比本省高考特控线要高10多分。(注:特控线并不代表一本线,一段线不是本科线,二段线也不是专科线。新高考分段线,是以各省考生实考人数为基数按比例划定的。一般而言,特控线是用来划分考生投档待遇的,而非划分高校档次;通常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的录取。)

此外还有医学类,这可能和网上说法不太一样,像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一直很热门。再来,是计算机相关专业。

相比之下,遇冷的是化学相关专业,这可能和外界对理工科的热门想象又有差距。现在很多家长不愿意小孩读化学、高分子材料这些专业,天天跟药品打交道。

现在互联网上很多所谓的网红专业导师或机构,在给学生推荐专业时,是以职业选择作为主要,甚至唯一衡量标准。对于这一点,我是持保留意见的。

我在大学工作二十多年,如果让我给学生推荐专业,肯定不会这么做。首先要知道考生的成绩大概位于哪一档的学校,然后看这一档有哪些专业适合考生、由考生自己挑选,如果有若干专业都符合兴趣,那么我的建议是可以去好一点的学校、差一点的专业,一般不太会主动建议选择差一点的学校的好专业。

我的理由是,大学只是未来职业生涯的基础而已,很多时候学生和家长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稀里糊涂选了专业。他可能以为很了解自己的志趣,但也许读了大学以后想法改变了。所以,大学毕业不代表职业选择的终点。

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不能和职业训练划等号,前者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文化熏陶。大学里面不只是教学,还有教育,良好的大学氛围对个人的气质、品质、能力等方面的塑造十分重要,这不是靠选择什么专业就能养成的。

我为什么建议学生选择好一点的学校冷门的专业,就是这个道理。可能你选的专业在世俗眼光看来并不好或者不热门——当然本质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但有好学校作为基底,对你个人的成长会有很大助益。对学生来说,你接受的是大学文化的熏陶,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训练。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理由是,经历了好大学的文化熏陶和学习训练,学生在就业时可能会比其他差学校好专业的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因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职业技能、专业对口并非唯一考量,而是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生,跟地方某大学、哪怕985或211的汉语言文学系毕业生,谁更好找工作?按专业排名来看,哲学比汉语言文学要差,但现实中北大毕业生应该更好找工作,这不仅仅因为北大代表了某种地位,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素养。

而且,学生还要有一个判断,好的平台对未来的提升、机会选择非常重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你的眼界是不一样的,而眼界可以决定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好的学校就是发挥好的平台作用。

这正是我对如今社会上热门的专业推荐导师或机构并不感冒的原因,也希望大众不必对此过于信奉和追捧。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过于简单地将高等教育视作职业技能训练的路径,而不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

退一步说,我自己这么多年的大学工作经历也足以见证,很多学生在四年学习中,会慢慢发现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或更适合的专业,可以换专业,也会选择考研究生,或者出国深造;到大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跟高中时已经不一样了,人生可以做更多选择。而选择,跟你当初选的学校是有关系的,你去的平台某种程度上在影响着人生的“宽度”。当你知道的东西多了,就明白原来还有其他选择可做,但如果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地方,甚至都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些选项可选。

当然,对于互联网专业指导师现象,也不能简单地一批了之,要了解它背后的原因。第一,肯定是抓准了当下学生家长的升学焦虑,这是最关键的;第二,打信息差,这可能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所缺乏的指导,很多能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选择认知或职业规划信息,学生只知道考试、考高分,但考完以后发现对大学专业知之甚少。学生不了解情况,家长则出于学识所限或过于功利,将大学专业等同于职业,甚至上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种种因素叠加下,促使社会对所谓的专业指导师的需求急速上升甚至盲目推崇。

这些情况不是西部特有,东部地区也一样。高考填报志愿,辅导一次上万,不少人愿意出这个钱。还有软件推荐,我原来在教务处时,我们做过分析,在软件上输入成绩,一按就会自动生成推荐报考的专业。但实际上它的选择是最保守的,明明可以去更上一级的大学,软件测出来可能会推荐你去次一级的学校;错是不会错,但精准率偏差是比较大的。其实网上的专业导师也差不多,他给你的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意见,你说错吗,好像也不至于。

高考分数很重要,填报志愿也是个技术活。不仅网络专家或软件有缺陷,绝大部分人对自己身边的学校也并不了解。比如,我考了600分,能进哪个学校?大多数人可能第一步去看去年哪些学校哪些专业的分数线是600分,但其实分数的参考意义并不大。

你应该首先去看今年的报考人数,比如某校录取的是全省前3000名,那么如果今年你的分数在3000名以内,可以尝试填报。这跟分数并不是直接关联,因为有可能今年分数普遍偏高或普遍偏低,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就是招生数。学校每年招收新生不是大幅增长或下降,你可以试着判断一下前两年进这所学校的最后一名,他/她的分数在当时大概排第几位,同时参考第一名或平均分数线的情况,然后再跟自己成绩比较,如果在平均线及以上,应该没问题,如果是最低线,就有一定风险。

招生规则这些技巧性的东西不是那么重要,但关键时刻、在你选择上下之间的时候,会有帮助。很多人对大学专业缺乏基本了解,不太清楚自己选择的专业在大学里面学什么,就很容易被一些人钻了空子。

资料图/视频截图

而且站在一个普通社会人士的角度来看,这些所谓的专业填报指导的舆论,一定程度上存在价值观导向问题,本质上是推荐者或推荐机构并没有深入了解教育、热爱教育,也没有足够高的认识。他们的逻辑中人生是线性的,但其实可能是多维度的。你也不知道未来的发展究竟是什么样的,比如现在你觉得计算机专业非常热门,但可能等你四年毕业出来以后,里面很多东西又细分了。

再往深了说,狭隘的认知,也是社会评价体系的反馈,基础教育阶段“惟有读书高”,唯一目标是上个好大学,上大学的目的是毕业了找个好工作,而好工作的标准是高工资;衡量一个人寒窗苦读这么多年的唯一标准似乎只有挣了多少钱、社会地位有多高,用现在的流行话语就是财富积累、阶级跃升。

当然,对于抱持这种观念的普通人,我们无法苛责过多,不如多想想为什么社会的评价体系变得越来越单一?

教育是人的培养,这种培养是全方面的,有个人的努力,也有外界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就像前些年国内开始热衷讨论职校分流,但大家把职校看得太简单了,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跳出对职校的传统认知。即便是高职院校,也是重视教育的,而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没有一个学校是不谈教育的,但社会对教育的认知和导向有些过于浅显。只不过现在讲起来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但现实中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并不具备,没有更多资源投入和升级,也没有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

我常常跟学生说,专业很难说好坏,关键是你感不感兴趣;不管读什么专业,你在专业内成为优秀的人,就业不会是难事,只有不优秀的人才会有问题。一个人读了很热门的专业,但如果不优秀,即便是最热门的专业,也可能找不到工作。

中国有句老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职业或行业的存在,总有其合理性,很难说谁比谁高尚,一个做计算机的跟一个服务业的,不能说谁收入高、谁所谓的社会地位高,谁就更高尚;就像银行家跟科学家,能简单地比谁拿的钱多吗?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了价值,每个行业在社会上体现了价值,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也许这种说法在当下看来颇为理想化,但我觉得这恰恰是浮躁的社会需要的。我们社会应该改变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要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僵化保守的思维来认识个体。

这几年网络上热衷于讨论“阶层固化”、害怕“阶层跌落”,大部分人觉得自己上升的渠道就这么一条,流量则引导大众承认现状,加深大众对社会层级固化的印象,而不是鼓励大众改变现状,没有告诉他们人生的无限可能性。就像你考了这个成绩,你的选择只能比你父母稍微好一点点;从教育本质出发,这种引导是有问题的。这种保守的观念与社会氛围之间的相互反馈,所造成的影响,恐怕不容小视。

而实际上,我们的社会固化并不严重,每个人可以通过自身能力来改变境遇。越往两个极端人数越少,这是客观规律;绝大多数的中间层,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

这跟国家着力推进共同富裕是相通的,简单来说共同富裕并不是让大家达到同一个富裕阶层,而是整体往上移,一旦强调平均,就又回到“均贫富”的老思路了,只要社会整体在往前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在向上移,那就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固化。

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大学高中化?

今年稍早前,清华大学教授甘阳针对当代大学生做了一些调研,公开发表了若干文章,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大学高中化”。很多媒体也指出,学生进入大学后,主要目标是刷绩点、保研、考编、找工作……学生家长则延续基础教育阶段的方式,建立家长群等等。

这些行为似乎与填报志愿的逻辑一样,将大学作为某种职业化前的训练工具,但在现实中看起来也不能全盘否定。比如刷绩点,也不能说是绝对功利性,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升。

此外,大学里面对学生也是有综合测评的,比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都是教育要求之一。至于学生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事情,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没法提出具体要求,只能做一些引导和鼓励。

家长群的出现则是为了适应一些新情况和新需求,主要原因是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学校为便于管理,一旦发现状况,需及时跟家长联系,也要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做些沟通。

资料图来自网络

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学高中化”的说法有些标签化或简单化了,还是要更多地看到不同时代学生的变化、心态的转变和时代背景的变迁。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总感觉我们的学生很累。除了“卷”、社会节奏快,教育制度本身存在一定问题,学习难度越来越大,升学压力越来越重,再加上复杂的考试制度,不明朗的就业前景,多管齐下,心理健康问题的趋势是逐步幼龄化。

前些年,教育部大力推动学生减负,并大力整治教培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打击课外补习乱象、减轻学生负担,但并没有触及本质。教培机构是根据教育体制衍生出来的产物,哪里有弱点、哪里有获利机会,它就会在那个地方生长出来。

教育部门希望高等师范院校能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人才,但学校能做的是培养未来教师和人才的基本功,这就好比是毛坯,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还要再经过历练打磨,过去很优秀的学生可能变得平庸,但很平庸的学生也可能变得很优秀。

如今不只是学生,老师群体中也有心理健康隐忧。像大学辅导员,有些人自己也才毕业没几年,看到这种形势都有些不知所措。可能跟大众想象略有不同的是,一名普通老师在家、校、社会这个闭环中,有时候是夹在中间的弱势者。

新高考的一些状况,根子可以追溯到初中

新高考改革之下,除了学生直接受到的影响之外,高校也在经受改革冲击。

改革之初,各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源,一般报考要求中会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选考科目。我们上过学都知道选考科目最难的是物理、化学,于是当时出现了一个情况,理化科目报考人数大幅下降,像江苏省是两门科目都出现困难。教育部对此非常重视,紧急出台对策。

其实除了大家比较关注的难易程度外,最根本的环节是出在初中教育。比如,在有些地方初中是合科教育,即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在一门科学课,结果可能是化学老师或生物老师来教物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肯定物理基础相对薄弱,因为老师本身也是专业不对口。这就影响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选考科目,很多人会放弃物理。文科也是如此,初中社会课囊括政史地三门,可能是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来教地理,地理在初高中阶段属于文科,到了大学属于理科,所以地理选科也不好。

所以选科问题可以追溯到初中,但这个问题短期内没办法改,一是这么多年延续下来的东西不敢随便动,二是一旦要改,就是牵一发动全身。

近些年,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对科技、理工等层面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国家在政策层面十分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所以理工科招生数量在增加,反过来也是压缩了艺术类、人文社科类的招生。

目前全国的招生选考科目组合中,约有50%的专业必须选物理和化学,70%的专业必须选物理等。

这几年各地针对高考科目方案也在不断调整,适应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比如3+1+2,语数外三门必修课,物理和历史是选考必须二选一,然后再加两门任选课。

当然,初中的另一个老大难问题是普职分流,这其实就是在供给端定一个比例,然后在需求侧也就是学生层面开始卷,学生负担不减反增,制造了一部分焦虑。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声音呼吁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取消在初升高阶段过早分流,是有道理的;而且更进一步,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大学教育。

更何况事实上,我们国家的高中普及率不算太高,一般用“中等教育”一词概括,这里面包括了初中、高中、职高。

目前国家在这些方面已有所改革,一部分普通高职院校可以专升本,但没有解决的是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

实则应该是有多少普通本科高校,就应该有多少职业本科高校,因为初中阶段有约50%分流了,但这几年在迅速扩容的情况下全国只有51所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从分流学生的需求侧来说,本科职业大学数量远远不够。普通高校专升本路径相对通畅,但职业教育这条线上则是少数的本科,绝大多数的专科。(注: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68所,含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成人高等学校249所。该统计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这些问题说到底都需要国家大量的资源投入。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见效非常慢,但我们一定要坚信投资回报率一定是最高的。

整体而言,新高考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契合高校的人才培养需求。

但我们也要明白,想要解决大众和社会的焦虑,不能只靠新高考改革,这不是高考单方面能承受之重,这是整个社会系统各要素共同运作、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结果,其中包括前文提到的社会评价标准体系过于单一的原因。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培养下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者,面对当下中国的教育问题,自然是感慨万千。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学生是核心,它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事,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未来的承托;教育的发展,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的资源投入,也需要全社会、各领域的支持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