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Navigation Page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25周年。回归25年来,澳门本地生产总值(GDP)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至2023年的3795亿澳门元,增长超过6倍。近年来,借助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澳门的发展也逐渐进入快车道。

在12月9日的第十三届南方智库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特别提到,回归祖国25年来,澳门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在演讲中,陈文玲还从改革的五大关系入手,就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何通过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文/陈文玲】

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会议。粤港澳大湾区我来过多次,中山市也来过多次,今天就借此机会谈谈我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如何通过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看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个决定中有一段话非常重要,就是要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时间节点是从现在起到2029年,也就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奠定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的制度基础。

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处理好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这五大关系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即: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我们在改革中要兼顾这五大关系,而如何把握兼顾的度,也是改革中最难的一点。改革的目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工程。也就是说,中国如果顺利实现了现代化,也就可以使全球的现代化人口从占总人口的16%上升到34%,使世界上1/3以上的人口进入现代化进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标志性事件。

到2035年,我们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实现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特别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经济体系。而且,三中全会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升现代国家的治理能力,最终到2035年要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实际上,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挑战,是对我们执政方式的挑战,是对我们执政体系的挑战。所以,能否真正建设成为法治国家,这是衡量未来改革成效的重要参照系。比如我们现在要加快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使民营经济地位、权益等有法律保障。如果我们有稳定的、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民营企业就不会感到受到不公平待遇,也就不会需要特别的政策支持,这样我们可能就不需要连续出台36条、28条、10条政策等等。

再说回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按照国家总体改革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从粤港大湾区的经济总量看,2023年达到了14万亿元,以占全国不到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1/9的经济总量,有望超过世界其他的四大湾区。

从国内对比来看,长三角地区的GDP是30.5万亿元,占全国的24.4%,但长三角是三省一市,面积和人口比粤港大湾区大。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9个城市加上香港、澳门,其实是11个城市构成的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的覆盖面积和所包括的省份完全不一样。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省就达到了13.57万亿元。

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如果能够在改革中继续释放动力与活力,继续走在前列的话,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绝不是14万亿元,生产力水平将迈上更大的台阶。全国GDP超万亿级的城市有26个,其中北京和上海超过了4万亿元,有三个超过了3万亿元,这其中就有深圳,广州今年也超过了3万亿元,香港是2.6万亿,佛山是13000亿元,东莞11000亿元,惠州5639亿元,珠海4233亿元,江门是4022亿元,中山是3850.65亿元。

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合作,全球“朋友圈”越来越大。珠中江+澳门虽然经济体量小一点,但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独特价值和优势。

特别是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目前澳门参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数量增加到190多个,获得147个国家和地区免签或落地签待遇,适用于澳门的多边条约多达750余项,与外国签署的各类协定接近60项。

澳门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被评选为“最佳亚洲会议城市”以及“最佳会议商务城市”。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固的经贸文化联系,友好城市增加到13个。25年来,往来珠海和澳门间的人员总量近28亿人次。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澳门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打开“琴澳一体化”发展新篇章。珠中江+澳门这个城市群,具有很强的潜能和优势。

珠海横琴金融岛 新华社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贸易总量已经占到全国的19%,未来可以通过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国家规划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沪、粤港澳三个。到目前为止,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有2家国家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级实验室,形成了一个实验室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形成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国家对这个地区的战略定位。全国目前有这个定位的是4个地方,有北京的怀柔、上海的张江、安徽的合肥,还有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这几个地方各有特色。粤港澳大湾区的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创新平台,都走在了全国前列。而且,广东正在和港澳合作建设联合实验室。广东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对整个广东的创新合作,特别是与港澳的创新合作作出了安排。中新国际知识城是中国与新加坡合作的第四个重大国家项目,现在在广州建设的速度也很快。

广东是全国头部企业最多的省份和地区,当然也是被美国制裁最多的省份。如果加上这一次拜登推出的对中国140个企业进行制裁,美国对华制裁企业已经超过了900多个。在这之前,特朗普和拜登加起来,对中国推出了接近1900项制裁,其中对企业的制裁占一多半,然后是对科研院所的制裁,对具有原创能力的大学制裁,甚至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制裁,对参加南沙群岛建设的企业制裁,对新疆的企业制裁,对国家相关人员的制裁,比如说对参加香港国安法制定相关人员的制裁,人大原来13位副委员长都遭到了制裁。

广东的这些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在制裁中不但没有倒下去,而且都已经冲出来了,一是靠企业的韧性,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努力;二是靠国家的举国体制,为企业创新创造了最好的政策环境;三是靠中国强大的制造业能力,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具有强大的黏性和连接能力;更重要的是靠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创新能力最强的一个区域。

所以,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创新高地、改革开放高地和人才高地。但是高地并不是没有问题,高地的改革任务可能给比别的地方更艰巨。在改革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挑战和极其艰巨的改革任务。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国两制”,有三个关税区、三套法律体系、三套货币体系,如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解决的是标准规则如何对接的问题。前几年受广东省委托,我们做了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规则对接的专项研究,发现实际上影响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和释放动能的最大阻力,就是区域标准规则如何对接以及向谁对接的问题。

美国原来是国际秩序、国际标准、国际规则的主导者,但它率先打破了二战后既有的这一套标准规则体系,之后我们的标准规则该如何对接?向谁对接?这其实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他们不干了,我们还干不干?

近些年,欧美大搞产业目录、产业政策、产业补贴,而我们原来的改革方向一直是要取消这些东西,向美西方看齐,以适应他们主导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现在这些规则和标准正在被原来的主导者打破,WTO仲裁机制已经停摆,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但反过来看,这其实也给我们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可以更大力度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准规则对接。我认为,在制度创新方面,特别是在国际化制度方面,我们可以更多地向香港的制度与标准规则对齐。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它拥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吸引了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分支机构。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其营商环境备受国际投资者青睐。作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香港在多个国际排名中名列前茅。

在“一国”的原则下,香港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的支持成了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两制”的实施又保留了香港原有的社会制度、经济体系和生活方式,使其独特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香港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和市场化的优势,成为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更担当着“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把香港的独特优势释放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而不是让香港完全内地化,这可能也是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系。

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改革不能动摇。已有的适应经济规律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我们仍然要坚持,美国不干,我们还要坚持干。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标最高标准的经贸规则。在国际治理的空白领域,我们要通过实践,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创造新的标准规则。

所以在改革方面,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标准规则的对接,可以创造新优势。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还要继续往前走。我昨天在院子里走路,看到一块石头上刻着邓小平写的“不走回头路”。什么叫不走回头路?改革最重要的就是不走回头路。我们现在需要想想,在一些方面是不是走了回头路?是不是往后倒退了?是不是在压力下我们也动摇了?我认为,不走回头路就是要向着更加经济全球化、更加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有利于打造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的目标迈进。

第二,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要建立有利于数据资源有效利用的体制机制。

其实不光是粤港澳大湾区,全国也面临数据流动的问题。能不能从粤港澳大湾区开始,加快打破这些壁垒?加快数据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和流通,探索数据资源共享的利益协调保障机制,从顶层设计、沟通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标准等方面推动数据的跨境流通?

香港数据流通是全开放的。据说有些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世界级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物,查资料要跑到香港去查。粤港澳大湾区能不能率先实现数据开放,为大湾区创新创造最好的、最快速的数据流通环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商务环境。

国家安全永远是在不安全的情况下来争取的最优解。不能说因为要安全就采取封闭政策,因为要安全就把数据关闭上,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大的不安全。长期以往可能会与世界隔绝,差距就越来越大。

第三,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改革开放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要高标准的建设广东自由贸易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

第四,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海现在提出来要打造新时代的制度创新策源地和改革开放试验地;南沙是重大战略性平台,建立了期货、航运、数据三大交易所。中山市发展是向远而行,向改革要成效,把新质生产力作为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动能。

今天在中山参加这个会议我有很多感慨,因为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孙中山一生都在谋划国家的发展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到习近平总书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在谋划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未来。我们要把改革进行到底,把开放搞得更好,不走回头路,坚定不移地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