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翻译

王冠:驻美八年,算是见识了“美国话术”


【文/ 王冠】

· 西方媒体的“阴间滤镜”是怎么加上去的?美国宣传界大佬、前总统传播顾问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Bernays)曾在《宣传术》(Propaganda)一书中坦言:“美国一直把政治宣传(propaganda)这个词扣给别人,用来形容敌国宣传,而到了自己身上却对该词百般禁忌,把自己的新闻描述成‘教育性的信息’和‘客观的事实’。这种做法本身,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政治宣传呢?”

· 美国对中国发起了新世纪以来的最强舆论攻击。从“武汉病毒”到“实验室泄露”,从“种族灭绝”到“民主被侵蚀”,从新疆、香港、台湾、南海到一带一路,西方利用英语的全球普及地位和媒体的话语霸权,塑造着越来越负面的中国形象。

· 西方的舆论攻势正变为舆论共识。多份国际权威民调显示,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负面印象达到历史高点。这为美国拉拢盟友伙伴在战略、政治、经济上遏制中国提供了“正当性”和民意基础。

· 破解西方话术是构建中国话语的重要一环。知己更要知彼。在新书《让世界听懂中国》中,我结合15年国际新闻一线经验,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总结了西方媒体报道中国的主要套路。在以后的文章里,我还会分享在实操层面构建中国话语的思考。

【名词重建:“润物无声”的高级黑】

“武汉病毒”、“新疆集中营”、“和平示威者”、“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公平贸易”

不动声色,没有形容词。这些精心打磨过的名词看上去没毛病,也遵循了AP Style Book等国际新闻教科书的写作准则。只是,这些措辞背后忽略了多少历史背景?植入了多少价值评判?模糊了多少是非曲直?

八年驻美生涯中,从白宫到国务院,从总统大选到中期选举,我参加了数百场政治集会,阅读了无数篇新闻报道,随时随地都在体会“美国话术”的手段与效果。而名词重建正是他们的一大利器。

别国虐囚是“刑讯”(torture),美国在关塔那摩虐囚就成了“用加强的手段审问(enhanced interrogation methods)”;

9·11之后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是“恐怖分子(terrorist)”,当年帮美国打苏联的同一帮人就成了“自由斗士(freedom fighter)”;

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不公平产业政策(unfair industrial policies)”,美国政府拿7万亿财政挽救华尔街则是“紧急经济稳定方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中情局绑架别人(CIA kidnapping)叫“非常规的犯人移交(extraordinary  rendition)”;

被炸死的阿富汗平民(civilian killed)叫“附带损失(collateral damage)”;

侵略伊拉克(invasion of Iraq)则是一场未雨绸缪的“防御性战争(preventative war)”;

长时间生活在美国会发现,名词重建的话术套路已经渗透各行各业。秘书早已不叫“secretary”而是“行政助理(administrative assistant)”,二手车也早已不是“used car”而是“易主车辆(pre-owned vehicle)”。

真体面,真高级,有时,也真虚伪。

在国际传播里,“名词重建”(或者叫“名词构建”)是对已有概念作出的新表述,模糊人们对原有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这种转述策略是建构话语体系的手段之一,为西方主导国际事务创造条件,形成了强势话语对弱势话语的打压甚至吞并。

西方话语用这一手法抹黑中国还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是将“propaganda”武器化,二是让台湾在国际舆论场上“独立”。

在中文里,“宣传”大多数时候是一个中性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电影宣传、禁毒宣传、防诈骗宣传,小学还有宣传委员。然而,西方将“宣传”翻译成了“propaganda”这个政治色彩浓重的贬义词,意思是“采用欺骗、掩盖等手段促使人们对政治说教忠诚”。“宣传”一词更贴切的英文翻译是“publicity”。

利用这个信息不对称,西方人给中国的机构、官员、媒体人、学者和他们的表述贴上“propaganda”的标签,诋毁说话人的公信力和信誉。

通过名词构建,西方媒体还挺“台独”于无形。

在书中,我对30余篇西方报道做了分析,报道涉及过去10年影响两岸关系的重大事件。有几个发现。

第一,对台湾的英文称谓。这对影响国际社会对台湾的认知至关重要。国际上对台湾的英文称谓总结起来有三类。首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对台湾的英文称谓是The Taiwan region(中国台湾地区)或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中国台湾省)。在这些表述中,两岸关系一目了然;其次,台湾当局对自身的官方称谓是The Republic of China(Taiwan),有时也使用缩写The ROC(Taiwan)。这个说法沿用了1949年国民党从祖国大陆退踞台湾前就开始使用的称谓。虽然国共内战造成两岸隔离,但这种称谓背后依然是“一个中国”的精神。最后,民进党及“台独”人士在“去中化”进程中,放弃了“中国”、“中华”的字眼,直呼“Taiwan(台湾)”,给国际读者造成台湾是“国”的印象。

统计发现,谷歌新闻排名靠前的30篇西方报道中使用“Taiwan(台湾)”称谓共计853次(包括“台湾的”、“台湾人的”),且前后不出现“中国”、“中华”等字眼;出现“中华民国(台湾)”10次;出现“中国台湾省”、“中国台湾地区”(包括“中国的”、“中国人的”)10次。

第二,两岸关系的“国与国”并列。除称谓之外,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并列关系对西方媒体来说也大有文章可做。将“台湾”与“中国”并列,很容易造成台湾是“国家”的印象;将“中国大陆”与“台湾”并列,则一时难辨所属关系;如果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或台湾省”并列,台湾自然是中国的一部分。

分析发现,所选报道将“台湾和中国”并列的次数共108次,占比88.5%;将“中国大陆与台湾”并列的次数有13次,占比10.7%;而将“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台湾地区)”并列的表述出现了1次,占比0.8%。

第三,对台湾领导人的称谓。对台湾领导人的称谓也有学问。中国大陆在国际上用“the leader of the Taiwan region(台湾地区领导人)”或者“the Taiwan authority(台湾当局)”。西方人喜欢用所谓“Taiwanese President(台湾总统)”以及所谓“President Tsai(蔡总统)”。在所选的报道中,“台湾总统”一共出现了67次;“台湾地区领导人”只出现了1次。

第四,两岸关系史的表述。统计显示,所选报道中,1949年后两岸分隔的历史和所谓法律依据共34次,如已经失效的《中日和平条约》《旧金山条约》等,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出现12次,如《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等。前者是后者的近三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发现西方媒体对两岸关系描述中有一句非常高频的表述——“北京将台湾看做一个叛变的省份,并表示会最终统一,如果必要将用武力统一。”比如:

China, however, has not given up its claim to Taiwan. Beijing has threatened to attack if Taiwan declares formal independence, or if it decides that peaceful annexation options have disappeared. (《纽约时报》,2017年)

China…considers Taiwan a breakaway province and has threatened force if it moves towards formal independence. (英国BBC,2008年)

China has long regarded Taiwan as a province that must be reunited with the mainland, by force if necessary(《华盛顿邮报》,2005年)

这句话浓缩了西方对两岸关系的无知和傲慢,片面强调北京对台主权声索,不提台湾现行的规定也有相似声索,反复使用“北京将台湾视为其叛逃省”塑造了中共的“一厢情愿”和高高在上的形象。把北京“不放弃使用武力”的表态单拎出来,省掉了北京的和平统一愿景,煽动着“中国威胁论”。正所谓,挺“台独”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