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翻译

周小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就是一个政府各自表态?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周小明】

美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白宫团队是“唱双簧”,还是“一个政府、各部门按需表态”?

11月1日,美国财长耶伦在路透社采访中提出,降低关税能抑制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关税会推高国内物价,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成本,比如铝和钢等原材料。

而就在10月30日,美欧在G20罗马峰会期间达成一项协议,取消特朗普三年前对欧洲钢铝加征的部分关税。拜登照例不忘“点名”中国,称该政策旨在对抗从中国进口的肮脏钢铁(dirty steel),额外好处是敦促中国履行减排承诺。

美国总统拜登与欧盟主席冯德莱恩 资料图自欧新社

除了这边厢的一唱一和外,还有人在“内讧”。10月29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对华贸易关税问题上发生争执。

沙利文认为美国应当在个别关键领域上,追加对华商品关税,同时减少其他贸易领域的关税强度,涉及商品数千种。而戴琪则认为,美方不应这么快掀底牌,取消加征关税应该被作为中方需要通过“谈判”去争取的利益筹码。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美国高官都在10月与中国政府的相关事务负责领导有过沟通交流。

戴琪、沙利文

硬手段不会停,升级“工具箱”

美国的算盘,可谓打得“精明”,既想要里子,又想保面子;真实的想法,恐怕已在戴琪10月4日的对华贸易新战略讲话中,展露得清清楚楚。从本轮几位核心人物的分歧来看,可能只是阶段性的处理手段差异。所以,美国对华贸易的主轴究竟是什么,与前任政府的区别有多大?

首先,坚持中美贸易协议,弱化高关税在贸易工具中的作用。去年一月,中美签署了中美经贸协议。这份协议内容广泛,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业开放以及扩大自美进口等领域。拜登政府决定全面继承特朗普政府的这笔政治遗产,将其作为当今美中经贸关系的框架。戴琪的讲话中要求中方履行在协议中所做的承诺,并准备同中国讨论协议执行情况,尤其是中国自美扩大进口“承诺”的落实情况。

惩罚性关税曾是特朗普的宠儿,被他视为打压中国的重器。目前,美国仍然对约3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关税。这使得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高达19%,是中美贸易战以前的三倍。根据穆迪公司的研究显示,新增关税的90%以上都是由美国进口商承担的。这意味着美国进口商每年多缴纳400多亿美元的关税,因此遭到美国工商界的广泛反对。此外,世贸组织专家组早在去年10月就裁定,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强征额外关税,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

但是,眼下内外交困之下,拜登政府没有下定决定取消对华额外关税。有外媒认为,这反映了拜登面临的政治现实,明年国会要中期改选,取消关税可能会得罪部分选民,导致民主党选票流失。拜登显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场景,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同时,这也是拜登政府自我认知的体现,它幻想把关税作为谈判筹码,同中国进行利益交换,比如换取扩大进口目标的完成。

不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新贸易战略下,关税恐怕不再是美国对华的主要贸易工具。戴琪在演说中宣布,在整体上保留关税的同时,将启动对一些中国特定产品关税的排除程序,也就是免征部分中国产品的惩罚性关税。这一举动旨在为美国企业纾困,涉及的主要是美国本土且世界上其他地方也不生产的产品,尤其是制造业零部件。据悉,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不久前公布了首批排除清单,共有549项产品上榜,估计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产品被列入排除清单。可见,惩罚性关税正逐渐边缘化。

其次,聚焦中国“以国家为中心和非市场的贸易做法”,重点解决美国对中国贸易政策的“基础关切”。美国对华贸易新战略没有提削减对华贸易逆差的目标,而是将矛头直指中国的经济体制,瞄准中国扶持国有企业、限制市场准入、“盗窃美国知识产权”以及“威迫和掠夺性的做法”。

戴琪大肆渲染中国的“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模式”的危害,称中国的贸易政策和做法“伤害了我们的工人和产业”,“给了北京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不公平的优势”;攻击中国不遵守全球贸易规则,污蔑“中国的增长和繁荣是建立在牺牲美国和其它民主国家的工人和经济利益之上的。”

美国对华新贸易战略企图从中国经济体制入手,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根子上解决在同中国竞争中越来越难取胜的问题。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曾几何时,中国的经济制度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斥之为低效率,如今却被美国视为其继续统治全球经济的威胁,欲置于死地而后快。

戴琪表示,美国准备使用所有现成工具,并探索开发新工具,解决中国“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可以预见,有关中国发展模式的争论将被美国推向舞台中央,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