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翻译

镭射:“坐着火车去新加坡”,能实现吗?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镭射】

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这条铁路线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35公里,翻山越岭,连接起中老两国人民的世代友谊。同时,也引起很多人的遐想:什么时候,我们能从昆明出发,“坐着火车去新加坡”呢?

中老铁路的意义无需多言,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拟议中的泛亚铁路的一部分,而且是关键一环。

广义上的“泛亚铁路”(Trans-Asian Railway, TAR),是指连接欧亚大陆铁路网,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亚太经社会”,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 ESCAP)最先提出。1960年,ESCAP策划拟定了一个修建统一的、贯通欧亚大陆的货运铁路网络的计划,也就是后来的泛亚铁路计划的前身。

当时,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将亚欧大陆上各个国家的现有铁路连接起来,构成一条总长14,080公里、贯通新加坡、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延伸至欧洲及非洲的铁路网。在航运、航空业尚未发达之时,该计划具有降低运输时间和成本的吸引力。但受阻于政治经济因素,直到冷战结束、东西方关系正常化,计划才有所进展。

1990年9月12日,中国兰新铁路西段与苏联土西铁路在中苏边境的新疆阿拉山口站和苏联德鲁日巴站(今天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之间胜利接轨。至此,在亚欧大陆上,一座新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跨越两大洲的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800公里。“泛亚铁路”计划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90年9月12日,兰新铁路西段(北疆铁路)与苏联土西铁路胜利接轨。

1995年12月,马来西亚时任总理马哈蒂尔在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提议,修建由昆明经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到新加坡等国家的国际铁路,随后陆续得到有关国家的赞同。这条拟议中的“北起昆明,南抵新加坡”的国际铁路,也就是今天所谈的将中国和东盟联系起来的狭义上的“泛亚铁路”,当时计划铁路十年内完成。

1999年9月,东盟在越南河内召开第五次交通部长会议,研讨增强东盟诸国间的交通连接,并就“泛亚铁路”路网问题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2006年11月6日,ESCAP交通部长会议就跨政府协议展开最后阶段谈判,泛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序幕由此揭开。

2010年4月10日,亚洲18个国家的代表在韩国釜山正式签署《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按照该协定的规划,将建设四条“钢铁丝绸之路”把欧亚两大洲连为一体,分别为“北部通道”“南部通道”“北南通道”和“东盟通道”,其中“东盟通道”就是此前马哈蒂尔提出的国际铁路。该线路的过境国家包括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越南、泰国、新加坡和印尼,印尼是整个铁路网的最南端;一旦建成,将成为连接东盟成员国和中国的桥梁。

按照最初规划,东盟通道共有三个方案,一是东线方案,由昆明向东南方向,经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吉隆坡到新加坡;二是中线方案,由昆明向南,经西双版纳、万象、曼谷、吉隆坡到新加坡;三是西线方案,由昆明向西南方向,经瑞丽、仰光、曼谷、吉隆坡到新加坡。但在2010年这一时间点,三个方案的任何一个都面临着几个共同问题;如不能解决,“东盟通道”只能是空中楼阁。

泛亚铁路构想图

第一个问题是,当时三条线路中的任何一条都还没有完成:东线的胡志明市——金边——曼谷段、中线的昆明——万象段都没有开工,西线的昆明——瑞丽段还没有建成。因此,2010年,泛亚铁路的三条线路都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由此,也可以看到如今中老铁路通车的重大意义:它填补了泛亚铁路中线的缺环,中线成为泛亚铁路东盟通道三条路线中第一条落实的路线,泛亚铁路不再只是“纸上谈兵”。12月3日,从昆明开出的第一列跨国货运列车上装载的就是运往泰国的货物。

第二个问题,相关国家的铁路轨距标准不同。中国采用的是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铁路轨距,而东盟通道沿线的东南亚国家用的都是轨距为1000毫米的米轨铁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也是一大挑战。

2021年12月3日,首趟满载50个集装箱云天化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的跨国集装箱班列从昆明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