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翻译

中国空间站用中文是“排斥他国”?美版知乎网友的回答亮了


(观察者网讯)近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中国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喜提“太空新居”,成为国内外媒体和网友的热议话题。

中国航天的“顶流”咖位,还让美版知乎“Quora”上一个发布于一年前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中国空间站只使用中文,是否说明该国非常自我封闭,使用‘非通用语言’以摆脱他国科学家?”

答题区里中外网友各抒己见,绝大部分人认为题主的提问非常冒犯,抨击其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中国的一贯偏见和刻板印象,反问道“中国空间站不用中文用什么”。

还有人指出这则提问显示出美式双标,用表情包吐槽美国在航天领域打压中国,不让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在先,如今竟倒打一耙质疑中国空间站用中文是在“排斥他国”。

再度热议的帖文

去年(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将我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送入中国“天宫”空间站。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自此正式迈入“空间站时代”。

不同于以往几代人类空间站惯用英文和俄文标识,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操作界面采用的是全汉字标识,引发诸多关注。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当时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空间站自然用中文。”

他解释道,操作界面使用航天员的母语,更有利于航天员的应急判断与操作,所以中国空间站将中文作为第一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排斥其他国家的宇航员参与或访问中国空间站。就像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国际空间站乘组也必须学习俄语,因此使用中文界面不影响国际乘组参与中国空间站。

美版知乎Quora上的网友也曾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诸多讨论,诸如“在新的中国空间站上,他们为什么用中文”、“如果国际宇航员想去中国空间站,他们必须学习一些中文吗?”等。

最近因“问天”实验舱成功发射而再度翻红的这则帖子就问到:“在新发射的太空船上只使用中文,这是否说明这个国家超级自我封闭,他们正在通过使用一种‘非通用语言’来摆脱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

答题区里赞同这一观点的寥寥无几,反怼题主提问自带偏见的人倒不在少数,“他们(中国人)说汉语,因为这是他们的母语,是他们最容易使用的语言。当他们有重要的工作要做的时候,为什么有人会期望他们使用另一种语言呢?”

有匿名网友抨击题主的提问预设立场:“学习中文,(你问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话术)我也会,我也可以说,在交流活动时拒绝学习中文的人显示了对中国语言、文化和人民的傲慢。这个怎么样?”

一位自述居住在苏格兰的退休电气工程师指出,中国人的空间站使用中文标识理所当然。他认为题主的提问显示其还在用老眼光看待中国,指责其态度傲慢,“中国的大部分太空计划是由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完成的。你认为他们会选择说哪种语言?(还是)你认为中国如此落后,他们只能通过雇佣外援来实现太空工程吗?中国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我知道这让很多人害怕,但这是事实。”

他还写道,“中国高科技领域的确起步得很晚,但他们在过去30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不依赖外国援助发射航天器,也不需要外援就能设计并制造你手里的智能5G手机。说普通话的人比任何其他语言都多。你凭什么认定他们要在自己的太空项目中使用“国际”语言?这听起来多么傲慢。”

这位前工程师苦口婆心道,不要犯其他西方人所犯的错误,认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这是一个危险的误判,“他们现在的技术基本上都是自主创新的。在21世纪剩下的时间里,你都不得不面对并应对这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