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翻译

非凡油条:越南只是小威胁,墨西哥才是大威胁?


【文/非凡油条】

人润美国,产业润墨西哥

特朗普在任期内,大力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尤其是从中国流回美国。

但是这么做想想都知道是很难做到的,结果也表明成效甚微。

原因很简单,现在人均GDP刚突破1万美元的中国,年轻人就宁愿去送外卖也不想进厂打工了。在人均GDP是中国好几倍的美国,美国人又能有多少愿意进厂打工呢?

美国人不愿进厂打工,自然也不情愿干那些低薪职业。那低薪职业都是谁在干呢?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些脏活累活,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干得多。正如我们之前在《非法移民是这个国家的福报》里提到的那样,约50%的农场工人(超过100万人)是“非法移民”,而这可能还是被大大低估的数字。

墨西哥人均GDP还略低于中国,就在美国边上。这就让很多墨西哥人发现,尽管在美国干脏活累活,但收入还是比待在墨西哥高,很多墨西哥人也就铤而走险润去美国。今年6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一辆被遗弃的卡车内发现大量移民遗体,死者中就有不少是墨西哥人。

美国得州货车惨案现场(资料图/新华网)

但换个角度看,墨西哥人工成本比美国低很多,距离美国又近,还有自由贸易协定,是面向美国市场的企业投资的一个还不错的选项。

不要小看离美国近这个因素,它也是具有一定成本优势的。将一个40英尺长的集装箱从墨西哥运到美国仅需要1周时间,花费仅1800美元,而从中国运到美国需要5周时间,花费达4300美元。

所以在推动制造业流出中国的时候,尽管并不情愿,但特朗普政府显然把墨西哥当成了一个美国之外的备选项,如果无法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流到墨西哥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特朗普任内,国内比较关注特朗普发动对中国贸易战,对中国产品施加巨额关税,却比较容易忽略其在整合北美上的努力。

此前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协定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运转了二十多年后, 要求重新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于是《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于2020年生效,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其中就包括:

汽车零部件的75%必须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才能享受零关税;到2023年,零关税汽车40%-45%的零部件必须由时薪最低16美元的工人生产(墨西哥最低时薪显然远低于这个数)。

汽车零部件的75%必须在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生产,明显是要尽量把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外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除在外,某种程度上排除的就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而在中国被加征高额关税后,这就是引诱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转移到关税更低的墨西哥。

而零关税汽车40%-45%的零部件必须由时薪最低16美元的工人生产,这一条款则是想要把墨西哥低时薪的优势拉平,最终还是想让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转移到美国。

特朗普政府在条款中加了不少算计。

美国留不住产业,只能留墨西哥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关税,重新签订《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措施,吸引了很多美国企业在墨西哥投资。

协定签署现场(资料图/美国白宫官网)

当然,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早就在1994年生效了,美国以前就有很多企业转移到墨西哥。这些企业一般往邻近美国的墨西哥北部转移,甚至导致墨西哥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美国和墨西哥经济进一步绑定。墨西哥当地民族工业被挤垮,外资在墨西哥来去自由。跨国公司在墨西哥利用人力成本优势生产,然后再出口到美国,已经是常见模式了。墨西哥总出口额中的80%左右是面向美国的。

虽然特朗普任内加关税针对最厉害的是中国,但他想的是最好把制造业转移回美国。他对美国制造业转移到墨西哥也很不满,曾在2017年初候任的时候就批评了通用汽车从墨西哥工厂进口部分雪佛兰科鲁兹紧凑型轿车。

通用汽车则回应称,通用汽车不会把在墨西哥的小型汽车生产线转移到美国。

毕竟墨西哥确实有成本优势,会促使美国企业做出转移生产到那里的决策。

美国企业,如运动相机品牌GoPro、玩具厂商孩之宝、运动服饰品牌耐克等,早就在墨西哥制造产品了。

美国向墨西哥转移产业,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