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翻译

李克强出席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当地时间11月1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柬埔寨金边出席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盟国家领导人以及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共同出席。柬埔寨首相洪森主持会议。

当地时间11月1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柬埔寨金边出席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这是与会领导人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李克强表示,东亚地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0+3是东亚合作的主渠道。启动25年来,得益于本地区的总体和平与稳定,10+3合作快速发展、持续前进,不仅提振了各自国家发展,也维护了地区金融、粮食安全,有利于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当前国际地区形势复杂多变,10+3国家应继续致力于维护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增进人民福祉。

李克强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保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和实施,更大程度释放协定红利。中方支持尽早成立RCEP秘书机构。

二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坚持开放融通发展,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在稳定畅通中优化升级。依托10+3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帮助地区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数字转型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三是提升危机应对能力。中方支持10+3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10+3大米紧急储备机制建设,支持提升清迈倡议多边化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

四是深化人文交流。中方愿以启动10+3移民和领事负责人磋商机制为契机,为便利人员往来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根据疫情形势变化优化防控措施,逐步增加国际航班,为东盟和日韩留学生返华复学积极提供便利。

五是助力可持续发展。中方愿同各方就全球发展倡议开展合作,牵头开展10+3转型金融研究、举办10+3清洁能源圆桌对话,不断深化低碳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推进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二期项目,助力地区减贫发展。

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愿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也为深化10+3合作提供新的动能。

李克强指出,过去十年来,中方在10+3合作框架下共提出了130余项合作倡议或项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基本都得以落实。10+3合作历经风雨,合作成果得来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中方愿同10+3各方一道,不断凝聚共识,深化务实合作,为东亚合作的美好未来不懈努力。

与会领导人表示,中日韩是东盟国家的主要合作伙伴。10+3是地区合作的压舱石,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合作抗击疫情等方面取得重要合作成果。各方应紧密团结、深化合作,加强农业、互联互通、数字经济、金融安全、公共卫生、生态环境、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共同实施好RCEP,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10+3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朝着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迈进。

会议发布了《10+3合作25周年文件集》。

肖捷出席会议。

以下为李克强在会议上讲话全文:

在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2022年11月12日,柬埔寨金边)

尊敬的洪森首相,

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启动25周年的重要时刻,同大家线下相聚。感谢洪森首相和柬埔寨政府为会议所作各项准备。欢迎尹锡悦总统、马科斯总统首次出席10+3领导人会议。

这是我第10次出席会议。过去十年来,中方在10+3合作框架下一共提出了130多项合作倡议或项目,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基本都得以落实。这十年,我也见证了10+3这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感谢各方对中方参与10+3合作一直以来给予的宝贵支持。

刚刚我们共同发布了《10+3合作25周年文件集》,回顾了1997年以来机制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25年前,地区国家着眼东亚振兴和持久繁荣,共同开启了10+3合作进程。25年来,得益于本地区的总体和平与稳定,10+3合作快速发展、持续前进,不仅提振了各自国家发展,也维护了地区金融、粮食安全,有利于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我们坚持团结协作、风雨同舟,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公共卫生等重大风险挑战,共同打造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清迈倡议多边化、10+3大米紧急储备等合作机制,为东亚的稳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当前,国际地区形势正在复杂深刻演变。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东亚经济在震荡中复苏,旅游业重启、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等带来重大利好。另一方面,国际安全局势不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经济金融风险上升,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0+3国家作为东亚主要经济体,应继续致力于维护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增进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