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6个多小时后,迅速以失败收场。而韩国政治在这场荒诞的闹剧后,斗争局势也显得扑朔迷离。
无论尹锡悦是否下台,当下其执政“合法性”已几乎丧失,本届韩国政府也无法正常运作。同样的,无论尹锡悦以何种方式结束总统执政,不得不令外界再次质疑并思考韩国民主政治的问题所在;所谓的“青瓦台诅咒”或“韩国总统魔咒”,看似是网络戏言,实则是严肃的制度之问。
针对尹锡悦面临的结局,以及韩国政治的走势,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向观察者网做出解读。
【文/观察者网 朱敏洁】
观察者网: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一事虽然草草收场,但这起事件在韩国政坛和社会引发的争议和混乱恐怕还只是开端。首先,这到底是一起什么性质的事件?其次,目前外界最为关注的就是后续发展,这场风波对韩国政治会带来哪些深层影响?
笪志刚:不同的政党、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民众,对于这次紧急戒严的认知,有着微妙的差异。比如在韩国在野党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违宪行为,是尹锡悦个人发动的一场政变。一旦判断国家最高领导人违反宪法,那就是性质非常严重乃至异常恶劣的过错。
那么,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到底有没有违反宪法?12月4日,韩国六个在野党向国会提出弹劾总统议案,已经决定在北京时间7日下午4点进行投票。但由于在野各党最多控制国会300个议席中的192个,此次在国会通过弹劾案的前提则是至少需要8名执政党议员“造反”。因为韩国法律规定,起码在300张国会议员票中获得200票赞成,才能达到弹劾案通过的门槛。现在在野党国会议员距离门槛还差8票。
不过,4日凌晨,190名国会议员在被军队围住的国会内通过解除戒严令决议案,其中就包括国民力量党议员。
这就说明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和政府之间存在分歧和对立。这一点从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明第一时间反对发布戒严令、明确要求尹锡悦退党,乃至后来还要求其辞职,都可见端倪。
但问题是,目前的政治博弈态势是否足以让国民力量党抛弃尹锡悦,从而让在野党顺风顺水获得包括李在明当选等更多优势,还不好说。
12月4日,在首尔国会大楼,六大在野党籍议员共同提交关于弹劾总统尹锡悦的议案。 韩联社
因为国民力量党内部以及高层可以施压尹锡悦或者让他退党,亦或让他在今后某个有利于执政党的时段辞职,但作为执政党大概率会失去总统这个资源,甚至重新大选的政界氛围与社会舆论也明显有利于在野党。
在执政党除了韩东勋以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尚未做好选战充分准备的前提下,还处于“戒严风波”让民众心有余悸的背景下,国民力量党极有可能丢失更多的支持率。所以国民力量党该怎么做利益最大化权衡,既是检验党内高层指挥的抉择,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此外,尽管在野党一口咬定尹锡悦明显违宪,但现实中还存在如何来认知是否违宪的问题。因为韩国宪法确实授予总统发布紧急戒严的权力,但总统没有权力解散国会,同时如果国会有半数以上议员通过反对戒严议案,又可以第一时间否决戒严令,相互之间存在制衡。所以,尹锡悦辩解自己没有违宪的空间,因为总统有权限,但是否符合发布戒严的前置条件,则是未来一旦进入宪法法院裁量的关键因素。
韩国上一次发布戒严令是1979年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到1980年5月“光州事件”爆发后,将戒严令扩大至全国。这次是时隔44年韩国总统再次宣布戒严令,这期间韩国宪法也针对戒严令设置了一些约束条件,比如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或者由于重大社会暴乱游行导致行政机构停止运作,亦或出现不可预测的重大灾难等,国家进入非常紧急的状态,不得不通过军方来维持社会秩序。只有达到此类前置条件,总统才可以颁布戒严令;但尹锡悦所谓的搁置预算案、弹劾检察官、恐吓法官、“亲北”以及所谓的“反国家实力”等等,是否符合上述条件?又该如何从法律界定层面做实呢?
可见,怎么判断这次事件的性质,其实是一个尺度问题。尹锡悦可能认为自己有这个权限,但问题是现在的形势是否达到发布的前置条件。
我个人认为,他发布戒严令的理由非常勉强,是一大败笔;所谓的“反国家势力”到底是指什么,所谓的“通北”嫌疑如何佐证等等,都极其模糊,难以定性,也难以量化。事实上,除了在野党强烈批判,整个韩国社会对此也非常反感,这也凸显出无论最终是否认定尹锡悦违宪,但其社会影响极差。带给民众更多的是恐惧。
顺便一提,认定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是否违宪,需要首先在国会通过,然后再送到宪法法院,由法院作出最终判决。此前卢武铉的弹劾案被驳回,朴槿惠因亲信干政事件被弹劾成功,就是由宪法法院作出的判决。
现在尹锡悦政府面临的风险在不断提升,从时间节点、事件性质、社会反响以及各界的认同度来看,政府的想法和民众、社会的想法之间存在很大的乖离。一旦风险急剧演变,很可能出现总统被弹劾失去职务,然后60天内举行大选。而一旦很快进入大选,现阶段大概率是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赢得选举。但这个局面肯定不是国民力量党所乐见的。
而且,2017年朴槿惠总统任内遭到弹劾,如今这么快又要经历一次,对保守阵营的执政党来说是很丢人的事。对韩国政界来说,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总是被弹劾,或者总是以负面形式结束政权,说明韩国民主政治本身存在缺陷,这也是为外界广泛诟病的问题。
2022年6月,在首尔龙山总统府,韩国总统尹锡悦向当时的警卫处长金龙显授予任命状后合影留念。 资料图/韩国总统室
观察者网:您提到国民力量党内部对于如何处理这次事件也存在分歧和博弈。4日,执政党和在野党都提出明确诉求,两者是有差别的。比如执政党要求尹锡悦退党,内阁辞职等,但在野党已联合发起弹劾【注:韩东勋最新表态,应停止尹锡悦总统职权】。
从现实来看,虽然内阁提出辞职,但国务总理韩德洙并没有接受;目前确定辞职的应该是总统室幕僚及国防部长金龙显。当然,这似乎也符合韩媒爆料,据称是国防部长金龙显向尹锡悦提的这个建议,在宣布前绝大部分内阁成员并不知情,即便知道的也是强烈反对,但最后尹锡悦不顾反对强行宣布。
种种迹象是否表明尹锡悦政府内部有很多裂痕,不同群体间是怎么权衡博弈的?当下局势,对在野势力和执政势力来讲,分别意味着什么?
笪志刚:围绕紧急戒严令的前序以及后来的影响,除了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矛盾、尹锡悦和在野党的博弈之外,还暴露出尹锡悦和执政党、内阁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
总统发布戒严令,如此重大的事情,执政党的党代表、主要高层、重要阁员竟然都不知道,这本身就非常诡异,说明党内和政府内部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要知道发布带有军管专制属性的戒严令,极有可能重创执政党及内阁形象。虽然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现任党首韩东勋有过一些嫌隙,但按理说不应该影响如此重大的决策沟通。这说明执政党和尹锡悦政府之间存在巨大的距离感和温度差。
4日当天,总统办公室首席秘书级别以上的高级幕僚集体辞职,随后国防部长金龙显也表示辞职,我个人认为金龙显宣布辞职基本上可以视为替尹锡悦背锅埋单,毕竟军人和军车进城并包围国会,因此由防长承担所有责任也是惯例。而且现在根据媒体消息,戒严建议本身是金龙显首先提出的。当然目前消息仍不完全确切,也不排除金龙显只是提了个建议,但尹锡悦利用总统权限就匆匆忙忙宣布了,失去了回旋余地。
据悉尹锡悦也没有通知其他主要内阁部门或成员,让他在这个事情上除了得罪执政党,还让内阁重要阁僚极其不满。这再次说明尹锡悦在处理与政党、政府的协调关系时非常刚愎自用,甚至独断专行,而出现重大纰漏后又迫使手下的幕僚、政务官辞职担责。
发布戒严令根本没有经过充分的内阁讨论和高层酝酿,也根本不是一个理智成熟的决策。毋庸置疑,韩国军方确实存在一些对发布戒严令蠢蠢欲动的保守人士,韩国历史上的历次政变活动都带有军人的狂热特质,特别是个别保守势力怂恿总统做一些事情。
稍早前,尹锡悦将时任总统府警护室长的金龙显调任国防部长就引发外界质疑。随后,也一度出现过尹锡悦或将发布戒严令的议论,但当时连保守媒体朝鲜日报都批评称怎么可能戒严,韩国民主化都几十年了,韩国人不可能再接受军政统治,指责这是在野党的阴谋论等等……但结果恰恰是尹锡悦真的就宣布了。
所以有时候,韩国政坛的很多事真的让人非常感慨。针对涉及内政外交的如此重大的决定,尹锡悦和内阁、执政党之间根本没有做系统性的讨论和评估,其本人更是没有充分研判这个决策会对政党、内阁带来多大冲击,也没有研判这一事件会在国际社会产生什么反响,会对韩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什么影响。
可以说,尹锡悦完全误判了局势,甚至可以说做出这个决策,除了不理智、不成熟之外,还有些偏执性格下的愚蠢。
观察者网:从我们看到的新闻画面来说,戒严令宣布后,韩国精锐部队707在国会的行动显然是最具视觉刺激性的。戒严草草收场后,部队很快撤离,网上对其表现的评价也比较多元。某种程度上,这个行动是否对军队形象也造成了影响?同时,这本身也说明尹锡悦对军、警部门也并没有强大的控制力?
笪志刚:从军人的表现来看,很多军人对市民采取了宽容的做法,虽然现场有烟雾弹、推搡和肢体小冲突,但总体来讲场面并不激烈。后来网上还流传出一位韩国士兵向民众道歉的视频。
韩国上一次戒严已经是四十多年前了,实现民主化的元年是在1987年,现在这批军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是在韩国民主化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大多没有经历过戒严年代,民主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虽然说政府军令必须要执行,但执行过程中个人和群体如何把握尺度是有空间的。他们对这个戒严令能贯彻到什么程度,其实也是一个实践检验韩式民主的标志。
国会大厦门口的韩国707部队 社交媒体
我觉得至少就我们看到的画面来说,军队整体还是比较训练有素,对民众宽容,没有出格行为。试想现场有李在明为首的议员能翻墙进入国会,能在会场从容地开会表决,很多人还在直播,民众大量聚集,说明现场管理是很宽松的。如果说民众保护了国会,军人的应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点。
从这个现象上看,尹锡悦应该也意识到自己发布紧急戒严是一个无脑的败笔。但要想结束,需按照宪法规定程序,事实上在野党议员通过反对戒严令决议案也等于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一旦国会通过解除戒严决议,那么总统应该遵照执行。其实就在尹锡悦宣布后,很多分析都认为戒严令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韩国社会毕竟经历过军事独裁到民主化的灼热演变过程,军警部门对这些事情是很敏感的,现在总统想要利用军队去做一些独断专行的事或者超出民众想象和接受度的事,没有什么施展空间。
过去发动军事政变的朴正熙、全斗焕,他们本身都是军人出身,手中握有军权,也掌控着能够发动政变的资源条件,但现在韩国政府这样的“文民体制”下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说尹锡悦发动了一场政变,其实是高估了其对军警宪特部门的影响力。
尽管韩式民主存在很多遭人诟病的问题,但总体上它还是在不断修正、走向成熟,也有一些制度框架的约束,特别是民主自由价值观在韩国社会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尤其在年轻人中间,这一理念很难反转。所以,戒严部队的表现相对温和,有自媒体文章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等交通信号灯,一等二看三通过。
观察者网:换言之,现在的韩国没有军事政变的土壤,可以这么说吗?
笪志刚:个人的一种猜测是,尹锡悦可能本身并没有想要发动军事政变或是进行军政独裁统治的意图,更多的是企图利用戒严令这种形式去震慑对手、打压异己,为政府和自身面临的困境解套;甚至在他的逻辑想象中,祭出这个大招,向大众展示所谓“反国家势力”的恶性,可能会激起社会民意对他的支持,对在野党形成震慑。
但恰恰相反,他错误地低估了军人政权、尤其是光州事件在韩国民众心目中留下的历史阴影和强烈的情感记忆。在韩国宪政史上,政治和军队的关系所占权重非常大。尹锡悦发布戒严令,相当于重新激活了社会大众的伤痛记忆,让民众反感。
所以,我的推断是,尹锡悦的出发点是不会也不敢真的发动一场政变,但他绝对错误估计了韩国社会对戒严令的反感,以及戒严令与历史事件链接的情感因素和负面指向。尹锡悦在7日上午对民众的电视讲话中,承诺不会有第二次戒严,并低头致歉。不排除尹锡悦的发言是缓兵之计,有维护总统任期的意图,但也说明发布戒严令这种恐吓政治家和民众的做法,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简单粗暴行径。
观察者网:说实话,从事发至今,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草率发起这样一个准备极其不充分的行动,而且其实也很容易推演出失败后果。
笪志刚:我个人觉得,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一个团队里面,如果有那么几个“猪队友”提出一些建议,而且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氛围下被拿出来讨论,就很容易冲动行事。比如金龙显提出这个建议,他是军队行政第一高官,他可能认为通过戒严,足以对对手和社会达到威慑作用,而且打着清除所谓“亲北”和“反国家势力”的名义,整肃反对派乃至执政党的一些核心成员,对一些人至少可以先抓起来问罪。
但现实则是,从一开局就发现形势不对。首先,军队不是一心一意配合,既没有抓人,也没有该有的紧张态势。
其次,尹锡悦自己的支持率也异常低迷,数月来从25%跌至19%,再跌至最新的13%。即便韩国社会有一股保守势力反对在野党的做法,但尹锡悦作为总统的不作为,再加上第一夫人金建希的各种负面事件,也不得人心,他想用这种极端方式来施压对手,转移视线,未免太乐观。
通常执政团队在采取打压对手的非常规措施前,至少要评估一下结果,比如成功几率有多大,再比如是不是双刃剑等等。但他现在也不是双刃剑,都是负面影响。
观察者网:确实,现在已经看到韩国正进入异常激烈的政治斗争,您觉得接下来尹锡悦的政治生命会是怎样的走向?
笪志刚:目前恐怕无法断言只有一种结局,我们换一个比较的方式,至少有两结果。
先说最不好的结果,首先,在野党192张议员票,再加上8个及以上的执政党国会议员造反,在7日下午国会举行总统弹劾案表决时达到200票门槛,通过弹劾案。接着,韩国宪法法院还有最后一道关口,对尹锡悦是否违宪做出终审裁决。
当然,尹锡悦可以辩解这是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如果宪法法院现有的6名法官(定员9人,3人空缺)一致或部分认同没有违宪,那可能没问题;但就现在执政党态度和韩国民意来看,非常不乐观,如果宪法法院法官一致裁定尹锡悦违宪,那尹锡悦就将在宣布之际失去总统职务,甚至最终被检方起诉。
相应的,韩国政治就进入过渡期,由国务总理作为看守政府,接着在60天内启动大选。很多分析认为,在这种局面下开始总统大选,极大概率就是变相助推李在明上台。
其次,是相对中性的结果,也就是执政党内有数名议员造反,但不够8票,或者都遵从了执政党不支持弹劾的决定,没有议员造反,最终弹劾案表决不到200票而流产,也就没法进入宪法法院的最后一个裁量层面。尹锡悦还能坐在总统位子上,但根据达成的某种约定,要帮助执政党渡过危机,不能因为你的任性和冲动而让执政党的形象和支持率损失过大。
这样一来,有望达成妥协,尹锡悦继续执政,做完剩下的两年多任期,但在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政府决策上,需要与执政党进行协商,或是获得执政党的首肯,用通俗的话来说,保证执政党的利益是最高目标。
当然这种情况下的执政,对尹锡悦来说肯定是带有屈辱性质的,等于无形中被党“托管”,也等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咎由自取,自己作茧自缚导致寸步难行。韩媒也因此爆出了尹锡悦剩余的任期可能调整,意味着其在今后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有可能挂靴走人。
至于退不退党,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在韩国政坛,所谓的退党不是啥大事,有的人进了退,退了进,很多时候是根据政治时机,随时可以选择的。所以,执政党必须要想办法求得社会最大的谅解,毕竟尹锡悦是代表执政党的,如果民众不依不饶,那也会是很大的麻烦。
据媒体最新消息,7日早晨,国民力量党首韩东勋在本党的议员总会上再次强调本党将反对下午针对尹锡悦的弹劾。据悉,国民力量党内对7日上午尹锡悦的道歉讲话反响还不错,似乎说明尹锡悦被弹劾的概率明显降低。
12月7日,在韩国首尔火车站,民众观看总统尹锡悦发表讲话的电视画面。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
当然,对在野党来说,不会轻易放过弹劾这个“天赐良机”,给自己增加筹码,所以一定会不依不饶力争通过弹劾案;即便国会投票通不过,也要继续举办烛光集会,通过街头抗议展现对尹锡悦政府的不满。
另外的一些可能性就是,未来如果尹锡悦能得到一个机会,比如外交活动,或者出台让韩国大多数民众获利的法案等等,适当转移民众注意力,随着时间流逝,他也许能暂时渡过这个危机。
12月4日凌晨,韩国国会召开会议,190名议员一致通过接触戒严令,李在明与韩东勋握手交谈。
观察者网:这两天,韩国最大工会表示将长期罢工,直到尹锡悦辞职为止。但一旦进入政治博弈阶段,长期对峙、消耗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疲惫感,有可能会让抗议力量慢慢消解下去。
笪志刚:是的。不过另一方面,作为韩国最大在野党的共同民主党,除了李在明外,也没有非常得力或形象特别好的候选人。如果提前大选,在野党肯定首推李在明,问题是李在明也是“一身病”;虽然目前相关案子被宣判无罪,但检方声称还要继续上诉。
而作为韩国政坛“关键少数“的祖国革新党党首曹国一旦也决定参与总统选举,加上国民力量的韩东勋,将会形成在野党两股势力合围执政党候选人的态势;最终,曹国或将以撤出间接帮助李在明当选。从戒严令风波以来的国民力量党和共同民主党的支持率来看,目前在野党领先幅度扩大至37%比25%,对执政党形成冲击。
观察者网:在这次事件中,另一个关注点是美国的态度,白宫似乎是从措手不及到松了一口气,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表示这是尹锡悦政府的严重误判等等,您怎么看美方近日的表态,尹锡悦会被迅速“抛弃”吗?眼下正处于美国执政权力交接的过渡期,特朗普上台后美韩同盟、美日韩关系,以及半岛局势的走向,是外界观察焦点,您觉得这起事件会对地缘局势造成哪些微妙影响?
笪志刚:我觉得现在美国不会“抛弃”尹锡悦,因为拜登任期不到两个月了,现在抛弃尹锡悦对他没有任何外交上的益处,而且拜登任内美韩关系发展得不错。拜登政府一直将韩国作为所谓东亚民主主义的灯塔,对韩国的民主价值观称赞有加。一个典型例子就是, 2021年12月第一届民主峰会在美国举办,2023年3月第二届民主峰会是线上会议,而今年4月第三届峰会就是在首尔举办,韩国也自称要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枢纽国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美国“抛弃”尹锡悦,相当于把你自己扶持起来的灯塔当众推倒,这说明你推崇的民主价值观传播体系、你和盟友之间构建的这种价值符号和软实力,根本经不起任何检验。
所以,我觉得拜登不会主动做出这种相当于变相承认是自己外交和协调盟友败笔的表态,而且从美国的反应来看,尹锡悦也没有提前知会美国,他选在拜登去安哥拉访问的时间节点,可能也是不想刺激美国。
1980年“光州事件”的时候,全斗焕动用武力镇压,其实美国是默许的;当时驻韩美军没什么介入,相当于是默认全斗焕使用武力。但这次有所不同,第一美国确实事先不知道,第二韩美关系强调共同的民主价值观,美国最新的表态隐含一些批评,但总体四平八稳,本质上还是希望此事不要影响美韩盟友关系的平稳。
不管是日本还是韩国,美国对这两个东亚盟友的政治外交的幕后操控程度非常之深,外界经常质疑日韩在外交上到底是否真正独立。所以,这次事件也是一个检验标识。
拜登任内应该不会大动干戈,接下来真正的考验是特朗普正式就任总统之后,如果尹锡悦还能继续担当总统,那么两人之间的磨合会怎么样?
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在韩国社会引发巨大负面反响,我认为美国今后也会有意无意的利用各种机会敲打韩国;至少你不能不跟我打招呼,就做出这些出格的行为。尤其像军事政变、用军队控制民众等等,美国至少表面是坚决反对的,也不希望自己的盟友出现这些状况。尹锡悦的“暴走”,相当于也给美国提了一个警醒。
观察者网:所以,尹锡悦无论最终是否下台,其面临的麻烦肯定非常繁重。
笪志刚:既有政府内阁的无效执政,也涉及其夫人金建希面临的各种指控,《金建希特检法》的一波三折,还有他自己在今年春季大选期间对部分议员候选人的介入嫌疑等等。
金建希收受迪奥手袋的过程被偷拍并曝光。 网络图片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韩国的执政党、在野党应该真正从国家利益发出,不能过多透支政治博弈成本,大量浪费纳税人的钱,应谋求政局的稳定;韩国的外交、安保、经济等各项政策,不能因为换了总统就彻底废除,这对民众、国家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执政党和在野党需要达成一定的共识,不要随意搞政治追杀,动辄就让总统进监狱。当然,韩式民主的背后,还有韩国民众的情绪化和激烈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政治生活中的极端化表达。韩国政治不断上演的怪现象,折射出韩国民主仍存重要缺陷,需要不断成熟完善。
观察者网:互联网上一直流传的韩国总统魔咒,几乎历任总统都难以善终。其实这些年韩国国内也一直有体制改革的呼吁,包括总统任期改革、检察体系改革等等,在文在寅任内都有所讨论,但最后都举步维艰、不了了之。您怎么评价韩国的政治改革问题,有改革的希望吗?
笪志刚:其实韩国国内一直有相关讨论,比如关于比例选区的设立,在很多方面对大党影响和势力过大做出了约束,但大党总有办法绕过这些限制,像是创立“卫星”政党,选完之后再合并,相当于那个比例选区还是属于大党控制。所以,韩国政治有其特殊性,也有一些历史因素,改革每走一小步,背后的博弈和斗争都非常激烈。
再比如韩国的三权分立看似设计得很合理,但韩国总统权限过大,因此三权分立的相互制衡之间存在漏洞;物极必反,也导致总统“魔咒”挥之不去。此外,韩国的两党党争常常夹杂了太多私货和利益,社会阵营撕裂严重;不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各自支持选民其实根本不在意本党的对错,一味盲从,社会对立极其严重。
对我们国内民众来说,我们追求中韩友好与合作,希望韩国政局稳定,减少外溢等不确定性。但韩国政局变化是其内政,高度关注也好,冷眼旁观也罢,即使尹锡悦真的下台,也应对韩国政治有相对理性客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