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经播报

胡鞍钢:中国实施第三次扩大内需战略,含金量巨大,前所未有!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鞍钢】

第三次扩大国内需求战略开始实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在有效控制疫情之后,中国向全国和全世界发出了最重要的信息,即实施第三次扩大国内需求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众所周知,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8年中央决定实施第一次扩大内需战略,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方向要及时从“适度从紧”转向“适度扩张”,成功地应对了外部冲击,既包括亚洲金融危机,也包括“九八”大洪水,发行国债,建设一大批水利、交通、通讯、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扩大高校招生等,中国经济属于增长下行形,在亚洲地区“一枝独秀”。1998-2002年期间中国对世界GDP(2017国际元)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6.3%。

2008年先是爆发了“5·12”特大地震,接着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中央科学判断、果断决策、及时实施第二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央安排了1.18万亿元,带动了4万亿元社会总投资规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中国经济属于增长下行形,在世界大国中成为火车头,直接带动世界经济从2009年的负增长转为之后的正增长,2008-201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GDP(2017国际元)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7%,而美国贡献率为-0.15%。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此次扩大内需是第三次,不仅加速中国经济复苏,还会再次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的GDP总量已经翻一番,将第三次再现“中国增长贡献论”。2023年本届政府任期届满后,我们还会做第三次事后评估。

当然这次扩大内需既与前两次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不仅是实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特别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发力,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始终都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化危为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扩大国内需求的方略,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最大贡献。

向世界发出独特的“中国信号”

今年的两会意义特殊,特别是在全球仍旧处于新冠疫情笼罩之下,中国在这个时候召开两会,是想对世界宣告:

第一,中国在世界上打赢了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保卫战、总体战,取得了决定性战略成果。仅用了最短的时间,有效地保护了14亿全体中国人民,也有效地保障了14亿人民基本生活,的确是“十分不易、成之惟艰”,书写了中国抗击疫情的新篇章,也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抗疫实践的新成果。

第二,在这次疫情中,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突出表现为:一是巨大经济代价,在第一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了罕见的断崖式下降,同比下降6.8%,与去年同期名义GDP相比,减少了11558.8亿元,在考虑到与去年同期增长率(为6.4%)相比,实际增速下降幅度高达13.2%,实际GDP则减少了28784亿元,这是防控疫情的总成本或总代价,相当于2019年GDP总量比重的2.9%;二是湖北地区经济代价更为突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39.2%,为全国大局付出了巨大代价;三是人力资本代价,在抗击疫情中,一批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等因公殉职,许多患者不幸罹难。

第三,新冠疫情对实现2020年原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产生强大冲击,对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产生一定影响,这要求2020年经济增长率达到5.8%,现在看来很难完成,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的主要原因。

第四,在世界上中国率先重启经济,加速复苏,实现正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负增长,在G20国家中只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三大新兴经济体为正增长,其他各国经济增速都会大幅度下降。此外,全球性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迅速攀升,进出口贸易大幅下降,全球绝对贫困人口也包括发达国家相对贫困人口大幅增加等。在全球多重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即使没有达到5.8%,实现正增长,已经实属不易,也会对世界经济悬崖式下降起到极大抵消作用,还会再次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最大动力源。

总之,《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全球瞩目,发出了独特的“中国信号”,即实施扩大国内需求战略,推出了一揽子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货币支持政策、就业优先政策等,加速经济复苏,率先正增长。

没有具体目标不是对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今年对GDP增速没有设定具体目标,但我国的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是一个指标,而是一个指标体系,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大系统的综合考虑、协同共进。

一是超越了一般国家的五个宏观经济指标,即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即使是失业率指标,我国还包括两类: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最有特点的还是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指标;

二是形成中国特有的经济指标体系,如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以体现经济增长目的在于居民收入增长;

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民生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减贫目标,即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大的亮点,意味着中国提前10实现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减贫目标;

四是形成中国特色的资源环境指标,包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这也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绿色发展指标。

在上述指标中,经济增长率目标既是核心指标之一,也是基础指标之一,因为经济增长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资源环境指标的趋势,通常经济增长率低一点或有所下降对资源消耗增长、污染排放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民生)、资源环境三者综合效益或福利最大化,而不只是经济增长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