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经播报

31省GDP增速目标确定,还强调了这两点


【文/观察者网 陶立烽 编辑/冯雪】1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GDP数据,较前一年增长3%。而稍早前31省份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也全部出炉,其中24省份同时公布了2022年的GDP增速。

总的来看,对于2023年的GDP增速,大部分省份都定在5%-6.5%之间,平均增速5.9%,总体高于去年实际增速。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向观察者网指出,各省GDP增速的目标设置,反映了各省对党中央关于“稳增长”整体部署的具体落实,这些目标设置,也体现了各省对今年经济工作的积极态度。

综观各省份2023年的重点工作,基本都聚焦在“扩大内需”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而这正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五大任务的前两条,这也反映了各省份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董煜认为,预期的决定因素是信心,而信心是来自于环境,除了保持政策一致性外,舆论也要加强引导,要把政策的宣传解读放到和政策制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让大家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政策,避免负面影响和干扰,影响市场预期。

24省份公布去年经济增速,资源型省份和中部地区表现亮眼

15日,随着吉林、青海、北京、江苏、甘肃等最后5省市人代会召开,全国31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均透露了今年的目标,另外24省份公布了去年经济增速。

总量上看,前10大经济省份位置依然没变。广东连续34年稳坐全国第一,以12.8万亿高居榜首,不过江苏也首次登上了12万亿的台阶。山东、浙江则继续分列“8万亿”、“7万亿”阶梯,河南首次突破“6万亿”。

此外,“5万亿”梯队上,除已有的四川、湖北外,加入了福建,而湖南则预计近5万亿元;“4万亿”阵营还有上海、安徽、河北,以及北京;陕西、江西,则位于“3万亿”梯队。

另外,贵州首次上升到“2万亿”队,并在五年后冲刺3万亿,而“3万亿”梯队中的老大重庆则将五年后的目标锚定4万亿。

综合来看,2022年各省份GDP增速普遍较低,不过也有一些亮点,比如江西(5%)、宁夏(5%)、湖北(4.7%)、山西(4.5%)、陕西(4.5%)、湖南(4.5%以上)。

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向观察者网指出,这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源型省份和中部地区。如陕西、山西这两个煤炭大省,其经济高增速与煤炭价格处于相对高位有关。而如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区,一方面,中部省份近些年产业升级和扩大有效投资的政策逐步见效,经济增速大多年份都处于全国中上游;另一方面,这几个省份在2022年受疫情影响较小,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大于其他省份,比如前11月,湖北、湖南、江西的社零增速分别为3%、2.6%、5.5%,而全国同期为-0.1%。

31省份今年增长目标出炉:平均增速5.9%,是如何制定的?

对于2023年的GDP增长目标,大部分省份定在5%-6.5%之间,31省份目标增速平均为5.9%,高于去年实际增速。

董煜指出,总体上来说今年“稳增长”是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做了专门部署,特别是强调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因此各省份GDP增速的目标设置,反映了各省份对党中央关于“稳增长”整体部署的具体落实。这些目标设置,也体现了总体上各省份对今年经济工作比较积极的态度。

对于具体增速,部分省份也做出了说明。

广东省将2023年目标增速定为5%,南方日报文章《“5%以上”是“跳起来够得着”的增长目标》中指出,相比去年2%左右的经济增速,今年5%以上的预期目标似乎有点高,但相比新时代十年7%以上的年均增速,并不高。同时,对照广东“十四五”经济增长目标,今年增长5%以上才能为后面的工作赢得主动,确保完成“十四五”年均增长5%左右的目标;对照“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也需要以广东经济之“进”更好支撑全国经济之“稳”。可以说,5%以上的目标是有条件、有基础、也有必要的,是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

针对今年5%的增长目标,浙江日报发文表示,这一增速,综合考虑到多方面因素,首先,要看清当下发展形势,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并非一劳永逸,在预期人流物流商流更加畅通的同时,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其次,疫情3年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最后,要对标国际发展大势,从海外的经验来看,逐渐走出疫情、消费环境逐渐改善的大方向是确定的,但受疫情反弹和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加强的影响,短期消费仍然承压。

2022年10月29日,浙江省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智能工厂车间里,新能源汽车生产火热。(图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