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文/大卫·亨德因】
“这是一个展示美国发展模式的项目”。
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美国驻安哥拉大使图林纳博·穆辛吉这样形容美国出资100亿美元在安哥拉新建的铁路。
在“去美元化”、“多极化”和“全球格局重组”等词汇从空谈逐渐变为非洲大陆的现实的背景下,美国关于洛比托铁路走廊的投资声明,意在减弱中国在非洲西南部地区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
除了重申美国作为非洲稳固的长期贸易伙伴的地位,并在必要时与中国的投资进行 “对赌”之外,资助一条横跨非洲的、长度1300公里铁路线的行为也证明,美国终于开始热衷于与非洲大陆进行新形式的经济交往。安哥拉农业综合企业集团“Carrinho Agri”的首席执行官大卫·马西尔(David Maciel)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也表示,洛比托铁路项目“不仅仅只是一列矿产列车”。
洛比托走廊将安哥拉的矿区与外界连接起来
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
一张铁路地图胜过千言万语
去年,我的朋友、奥斯陆自由论坛首席战略官亚历克斯·格拉德斯坦(Alex Gladstein)在《What Is Money Show》节目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参考了多年来对西方金融机构与非洲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并指出,西方给非洲的首选经济模式是让非洲大陆只生产廉价的、未经加工的工业原料和(不可食用的)经济作物。在这种模式下,非洲国家一旦从地下开采出这些原材料,就必须尽可能廉价和快速地将之出口。
为了保持工业投入的廉价,非洲当地人应尽可能少地获得经济利益。这些资源除了最基本的开采程序外,不应再进行任何额外的选矿或加工程序,这样,非洲国家就不会围绕出口的资源发展出复杂的经济生态系统和产业。
如果资源是产自埃斯克拉沃斯(位于尼日利亚的一个地区,盛产原油)的原油,那么在原油开采出来后就应立即装上油轮驶往欧洲。如果是恩多拉(赞比亚城市)的铜矿石,则会用火车运出并在24小时内抵达达累斯萨拉姆港(坦桑尼亚港口)。如果是从苏尼亚尼(加纳城市)运来的可可,则会用卡车运输并在8小时后抵达特马港(加纳港口)。如果是当天从北基伍(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省)的荒郊野外运来的未经切割的宝石,那就用飞机运到简陋矿场附近的简易机场,然后直接飞往迪拜、孟买或布鲁塞尔进行加工。
刚果(金)拥有发达的的钻石原石资源
这种模式在形式和结果上都与19世纪的殖民地资源开采模式十分相似,它在非洲大陆造成了大量可见的贫困,而且随着全球北方国家逐渐意识到其整个繁荣体系是建立在非洲的苦难之上,这种模式现在越来越多地招致批评。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非洲大陆取得惊人影响力就不足为奇了——在已知的人类历史上,这是首次有一个外部大国在非洲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以促进非洲大陆经济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以更快的速度、在本地土著参与度较低的情况下榨取非洲的资源。
表面上看,美国在安哥拉投资100亿美元的行为,似乎是对中国在这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450亿美元(还在不断增加)的完美反击。问题在于,美国在非洲的这些投资,只有发生在1956年才会是令人期待的。大卫·马西尔可能会坚持说不是这样的,但只要看一眼铁路地图,就能清楚无误地了解洛比托走廊项目背后的目的和意图。
洛比托走廊铁路地图
非洲的东面是坦桑尼亚、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非洲经济和基础设施最发达的国家。即使考虑到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不稳定因素,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东非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了1万亿美元,形成了一个人口超过5亿的市场。相比之下,1950 年美国战后在欧洲的投资达到顶峰时,饱受战争蹂躏、资源匮乏的欧洲大陆的总人口才略高于5亿。如果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将刚果民主共和国与已经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部分地区完成的东非铁路总体规划连接起来,这才是美国应该推动的大规模铁路投资计划,认识到这一点似乎并不需要多费脑筋。
然而,美国对此却并不感兴趣。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美国人并没有在一个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地理位置优越、受过良好教育、地区市场规模与欧洲相当、投资潜力几乎无限的非洲地区展示 “美国的发展模式”,而是决定向西看,投入100亿美元修建一条穿越1300公里安哥拉茂密热带雨林的铁路。铁路沿线的粮仓和加工厂的项目合作伙伴急于将其作为工业共生项目来推销,除此之外,这条铁路几乎完全没有与非洲的工业或人口中心进行任何有意义的互动。
如果把一把尺子放在地图上,从线路起点:刚果矿业中心科卢韦齐画一条线,到终点安哥拉西海岸中国建设的洛比托港,你几乎可以完美地描绘出洛比托走廊的拟议路线。洛比托走廊全长1300公里,沿途只设五个站点,其目的显然是尽快将刚果矿产从矿区运到港口,并尽可能减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这样的思路还是美国以往投资非洲的老一套。
新美国,老样子
在距离洛比托港510公里的EN100高速公路上,安哥拉充满活力的首都罗安达与一个外国势力建立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经济伙伴关系。我曾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在罗安达郊区基兰巴市(Kilamba)的文章,介绍了该市如何在最初被视为“中国在非洲的鬼城”之后,转而成为非洲城市有序扩张的最大成功案例。
在首都周围的其他地方,中国投资一直悄悄地、忙忙碌碌地在安哥拉开辟新的影响力区间,其目标与洛比托走廊完全不同。在罗安达的通勤距离内,耗资16亿美元的华通铝产业园正在成形,其目标是在安哥拉打造铝产业链。
该项目分为五个建设阶段,预计将为安哥拉创造12000个就业岗位、30亿美元的年营业额和4亿美元的年出口收入。显然,中国对该项目的投资不是在做慈善,但华通工业园所体现的中国参与非洲经济的模式,与洛比托走廊所体现的美国参与非洲经济的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为了赚取合理的利益,而另一个则始终居高临下、病态贪婪,似乎也没有升级进步的能力。中国在非洲大陆的成功表明,在贸易关系中实现双赢是有可能的,而洛比托走廊则体现了美国非洲政策狭隘、无前途的现状。
华通安哥拉产业园奠基仪式
中国在安哥拉、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的铁路连接、港口和通信基础设施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显然,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使自己处于从横跨刚果(金)和赞比亚的采矿带便利获取资源的有利位置——中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但是,除了简单地修建从矿山到港口的殖民地式铁路,中国还认识到,通过投资位于900万人口城市通勤范围内的工业园区,中国可以在非洲继续取得成功。
中国已经意识到,支持非洲中产阶级的崛起、发展与繁荣,并不会让自己失去任何东西。遗憾的是,美国决策者似乎根本无法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把这一切继续交给美国国务院的人,联合果品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就仍然会在拉丁美洲武装敢死队,金沙萨的美国情报人员仍然会策划用有毒牙膏暗杀敢于直言不讳的非洲总统。根据200多年来从未改变过的美国外交政策理论,非洲的定位是成为美国领导下全球工业经济的廉价资源基地;非洲大陆则是一个居住着斑马、长颈鹿、狮子和被认为价值低于其脚下资源的人民的地方。
如果美国想与中国在非洲大陆建立的巨大影响力和声誉相抗衡,就必须将其非洲战略拖入21世纪。美国需要一种新的经济交往模式,承认非洲人是有追求的人,他们有权享受美好生活,而不是每年在安哥拉热带雨林中直线运输20万吨铜矿时必须避开的“有机锥形交通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