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海歸最焦慮的事,就是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教育


2010年我結束英國留學回上海的時候,5歲的兒子已經在倫敦的小學學前部學了一年。回國之後,即將適齡讀大班的他,去讀什麼樣的幼兒園好呢?

由於我們放戶口的小房子不適合一家三口居住,那時我們有兩個選擇:

一是進入位於市區戶口所在地的普通公立幼兒園,免費,但相應的,附近的房租也高。二是進入孩子出國前所讀的蒙特梭利幼兒園,位於半郊區,學費貴,但附近房租會低一些。

這兩種選擇的總價差不多。

我們為了工作方便,選擇了第一種方案,也想著幼兒園最後一年,試試公立教育怎麼樣吧。

現在回想起來,那一年兒子的幼兒園生活過得乏善可陳。

老師不可謂不盡責,但比起英國校園裡那種活力熱鬧的氛圍,整個校園顯得有點缺乏生機,老師也很少和家長保持溝通,一副無功無過的樣子。在畢業前夕,幼兒園還爆發了大規模的手足口病,我兒子也受到感染。整個校園停擺,最終好像連畢業照都沒有照,就草草結束了。

畢業那年,我們可以選擇就讀對口的二線公立重點小學,但那學校當時正在進行連續三年的基建,孩子們要在旁邊的一棟樓上課,每天要穿過「硝煙瀰漫」的校園。

我和太太相視苦笑,決定放棄這個公立名額,轉而去試試民辦學校。

「小學不讀民辦,大學就讀民辦」

在上海,民辦學校是優質教育的代名詞。

自1990年代中期,上海就在全國率先實行公辦重點中學初中部民辦化實驗。因而,上海的民辦學校實力之強、校數之多遠遠領先於北京和全國其他地地區。

在2011年我們面臨幼升小的時候,民辦學校已經一票難求。

不同於中國其他城市大多數家庭都是一門心思往公立名校擠,在上海,選擇不同類型的學校就意味著進入不同的路線和賽道。在這個過去近200年來都非常有國際傳統的城市,選擇海外路線就成為很多家長的自然選擇。

海歸最焦慮的事,就是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教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因為競爭壓力的一層層下壓,使得最終想送孩子到國外讀大學、讀高中的家庭,必須至少在小學階段就讓孩子接受民辦乃至國際化的教育,否則就會有「系統不兼容」之感――這和前些年「公立學校的優秀學生到了高中階段才準備出國」的主流趨勢已經大相徑庭。

而且,上海還有一批民辦小學專攻「體制內加強版」路線,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考入改制過的公立名校初中部(因為改製為民辦,可自主招生而不是靠學區錄取)。

這些民辦學校的實力之強,使公立名牌小學的孩子在和他們競爭中也不佔優勢。乃至在上海有「小學不讀民辦,大學就讀民辦」的民諺。

像我們家孩子這種狀況(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從幼兒園小班就已經開始做應考準備的「小白兔」),考民辦名校基本是以卵擊石。要知道,這些學校的入學考試極為殘酷,大概是100:1的錄取率。

我們落選了兩家名校,後來僥倖考上一家正在擴招的雙語學校的分校。

上海的「小升初」,水太深了

事情並沒能峰迴路轉。

說是雙語學校,雖然有幾位外籍老師裝點門面,但很多課程的組織思維仍然非常傳統中式。教材也無非是用幾本牛津或者佳音書,學生們被鼓勵在課外狂補重視語法和背誦的新概念英語。

去英國前不識單詞的兒子,在英國一年下來已經會和同學自然對話;結果回國讀了兩三年,又慢慢對英語不感興趣了,英文閱讀也沒怎麼開展,看來光靠讀「雙語學校」,英文其實不能多指望。

而雙語學校的中文,其實也頗傳統。

比如閱讀理解對作者意圖揣測只能按照「標準答案」;作文「三段論」的八股化和辭藻堆砌,也離真正的中文之美相差甚遠。

就這麼讀到小學三年級,我和太太動了為兒子換學校的念頭。經過頗為不容易的考試流程,兒子才轉進了另一所知名民辦小學。

又過了幾年,面臨到「小升初」。

學校開會的時候,老師一口氣說出了不少新主題:人戶分離如何開證明、雙語學校學生學籍問題、填報志願是否服從分配、按什麼順序優先分配……

坐在台下的我心想,為什麼沒有人提前和家長解釋清楚這些方法和門道?讓我們可以早做準備?

海歸最焦慮的事,就是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教育

我發現,泛焦慮的父母多,但真正去做全面了解的少。即使是懂行的父母,每次升學前,面對一年一年變的政策和形勢,大家也都有點諱莫如深,帶著一絲絲「你懂的」的味道,各自埋頭做功課。

一年一年下來,累積的秘密越來越多。

於是,我只好自己動手調查了解,寫了文章《為什麼教育資源最豐富的上海,小學家長比哪裡都焦慮》, 後來又寫了《上海小升初的五道光譜》,嘗試剖析上海從「公立」到「民辦」到「國際」的撲朔迷離升學路徑。

我也開始被外界稱為「爆款」教育作者――但事實上,我只是一個想了解更多形勢的負責任的爸爸。

有錢,卻進不了民辦學校

過去三十年來,「人往高處走」――往大城市去的原則深入人心。

無數青年從小城市一步步升級到大城市,他們之中,大部分是通過教育完成這個城市層級流動。等到他們結婚成家,也自然地把孩子生在大城市。

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要面對一個和自己小時候完全不一樣的,陌生無比的基礎教育系統。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海歸,包括外國人也把孩子帶到上海接受教育。

上海優質的教育資源成了香餑餑,倒也不難理解:在國內買任何優質的東西,都遠遠貴於國外,食品如是,教育也是。

尤其在上海這樣一個全球都市。無數人通過學歷和經驗值把自己砸進來,卻總憂慮自己的孩子可能最終留不在上海,或者在上海成為所謂的「社會底層」。

即使不「往下看」,他們也會無止境地「往上比」――從藤校到美國夏令營,從機器人大賽到花樣滑冰,「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跑得很快,自家的娃一不留神就落後了,而且這一落後就可能導致多米諾骨牌式的一步步被動。

海歸最焦慮的事,就是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教育

所以,上海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惜靡費巨資。

但現在,光有錢並不能解決問題。

中產階級的消費習慣,是踮一踮腳尖勉強夠得上的消費也要跟上。所以在上海,民辦教育的學位太火爆了。

由於是非公辦教育,民辦學校有一定的權利對學生進行入學選拔。想進民辦的學生越多,選拔就變得越加白熱化和神秘化,一席難求導致了考查學生家長和要求填寫祖孫三代背景這種怪現象的發生。

這也使得民辦教育的輿論壓力陡然增大:公辦教育本來應該是主體,怎麼能讓民辦教育搶了風頭?

今年1月20日,上海市教委發布了2018年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決定推進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

也就是說,在考生通過網上系統填報志願的時候,公辦民辦學校是一起報名的――而不是像以往,民辦學校往往早於公辦學校多達幾十天乃至數月便報名錄取。

同時,也對民辦學校的招生做出了很多限制性規定,比如不能進行考試、面試,僅僅允許進行「校園開放日」等活動,而且時間也比公辦學校的開放日晚了近一個月。

海歸最焦慮的事,就是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教育

重鎚落地,引起輿論紛紛。至少在牌面上,讓不少對競爭白熱化的民辦教育不夠「堅定」的家庭徹底選擇了公立(他們中頗有一批是買了學區房但是想讓孩子試一試民辦的)。

但從另一角度來說,也有人認為今年才是就讀民辦的好時機,因為競爭對手少了。

而且民辦學校肯定不會「坐以待斃」,校園開放日是他們提前內定錄取的好時機。

早在七八年前,我孩子考民辦小學的時候,學校里掛的橫幅也是「歡迎參加『校園玩一玩』體驗活動」,根本不提考試兩字――這裡面,水很深。

另一方面,小升初的過程中,取消了大量的數學杯賽,也讓家長們叫苦不迭。

如果你覺得教育部門「減負」,家長還不領情,是他們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其實不然,因為民辦初中仍會選拔招生,沒了數學杯賽成績這個明顯指標,家長們更加抓瞎,不知道用什麼標準去接近心儀的民辦初中――畢竟,他們是應試教育的一代人,更習慣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

中產父母開始反思

在我的調查中,我發現上海和北京的基礎教育模式與觀念其實大相徑庭。上海民辦教育強,國際化觀念濃。北京還是公立名校全面佔優,國際學校在觀念上是富人的遊戲。

但無論上海還是北京,家長們都被焦慮感深深綁架了。

北京由於沒有全面實施公辦學校初中部分離的政策,公立重點初中雖然明面上不能進行招生考試,但私底下用各種方式提前進行選拔,反而滋生和培訓機構利益輸送等各種怪現象。

在民辦教育不足以挑戰公立教育的北京,公立教育成為高考式的獨木橋,學生早早被奧數等應試教育捆綁。而上海,在政策的影響下,也正往這種趨勢靠攏。

雖然在歐美,讀私立學校,一直也是富人的遊戲,但相對來講,他們的公立教育基礎還是好的。學校里通常有大量的圖書,鼓勵閱讀,鼓勵創意表達。(雖然中國家長會詬病他們數學比較差,但數學怎麼學也是見仁見智。所以BBC才會拍那部讓中國老師到英國教數學的紀錄片。)

但我們的公立教育,卻太重視標準劃一的結果,而不是創造性的過程。

海歸最焦慮的事,就是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教育

不過,正當上海的家長們最近屏吸準備迎接今年四月入學報名的大場面時,一篇微信爆文又引發了熱議。

這篇名為《不要迷戀「高大上」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只是個傳說》的文章認為:上海的諸多雙語學校,英文、中文都教不好,雙語」成了一個陷阱,「魔都」幾乎無校可讀。作者的孩子準備赴英國讀書了。

文章發出了一個潛台詞般的信號:你們雖然爭得頭破血流,但其實都是個「坑」而已。

這樣的文章發表之後,「彈」比「贊」多。很多讀者認為,以英國的英語教育來比上海雙語學校的英語教育,就像用上海的中文教育去比英國的中文教育一樣荒謬。

但,這卻也代表了上海中產父母對教育本質的一種反思。

上海一家民辦雙語學校的家長在微信群里抱怨:二年級的語文老師出了一堆對子讓孩子對。

她焦急地說:「蝴蝶、梧桐和河馬究竟要對什麼?老師也沒給出多少背景介紹和講解。這樣盲目的對對子有什麼意義呢?」

很多雙語學校,並不教授掌握一門語言所需要的獨立閱讀能力、創作性和批判式寫作能力。中英文應試高分,和成年後是否掌握良好的中英文表達能力,其實並不划等號。

或許,教育很難超越一個社會的發展階段、超越人們大腦中的觀念範式。

為了應試壓力,所有人都去追隨有跡可循的模式,大多數的校外輔導班也都在強化這些高分模式。很多海歸為了讓孩子延續自己的「榮光」,即使是選擇海外教育路線,也天天在刷分,為的是孩子能去藤校――實際上是走了一條「洋高考」的路。

海歸最焦慮的事,就是讓孩子在國內接受教育

對於海歸們來說,再次出國讓孩子接受教育,或者簡單以移民來解決問題的方法都並不是最佳――如果移民,意味著是對孩子未來發展方向的重大判斷,在這個中國世紀,你要讓孩子如何具備中國競爭力?

我個人認為,融入中國社會、融入中國規則、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培養一個具有全球視野,有一定專長的孩子――其實不是沒有辦法,只要你不焦慮,不盲從。

事實上,眾多專家都在警告,孩子們在今後的三十年,要面對一個和現在多麼不同的世界:人工智慧將取代流水線工人,個性化發展將會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只是,我們正處在一個漫長切換期的歷史過程中,或許並不是那麼多家長都能及時清醒,去做一些目前看來多少有些冒險的素質教育嘗試。

教育焦慮這個魔咒,切中的其實中國中產害怕階層下滑掉隊的痛點,也是成功學被互聯網放大化之後的泛階層焦慮,更是媒體助推的結果。

如果你足夠有定力和方法,就當這一切都是吵吵嚷嚷的咖啡館背景音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