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漢語言文字是世界是最難掌握的語言,封建社會中,能受到漢語教育的,只是高高在上的小眾人群,普通大眾是很難有機會進學堂學習的,一是因為漢語難以學習,二是經濟基礎決定了受教育的權力。當曆史的車輪進入了新的時代,普通大眾的受教育權力得到普及,如何讓普通人能很快地學習與運用漢字,就成了新時期文化教育工作者所要解決的問題,於是,漢語拼音化,就擺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漢語拼音方案》的主導竟然是個半路出家的經濟學者。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近代中國可稱為文化巨匠的人為數不是太多,有位文化老人絕對可以配上「巨匠」的稱號——他一生跨越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而被戲稱為「四朝元老」。他前半生是經濟學家,後又半路出家,研究語言文字,成為當代最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這位老人就是中國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於江蘇常州,早年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做過經濟學教授。1947年,周有光被派駐在紐約工作期間,一個契機讓他與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見面了,兩人坐在一起聊了一會天。後來在自己所著的書中,周有光提到了那段談話:愛因斯坦的學術我不懂,我們就是一般的談話,對當時的國際形勢隨便講講。而周有光對於愛因斯坦的印象則是:非常友好,沒有一點架子,他也不是那種滔滔不絕的人。此後兩人又有一次機會在一起聊天,可以說在中國沒有幾個人有這樣的機會與愛因斯坦面對面交流兩次,但周有光非常低調,甚至連他的家人都是很久之後才知道。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正是在他主導下,中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百歲過後仍筆耕不輟,先後出版《百歲新稿》、《朝聞道集》等數部新作。直到2017年1月14日,在112歲生日剛過第二天壽終正寢,他才放下自己的使命。

  1/青果巷裡走出的大師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出生於江蘇常州青果巷。周老原名周耀平,「有光」,是他自取的筆名。青果巷可是個藏龍臥虎之地,從那條小巷裡就走出了趙元任、瞿秋白、周有光三位大家。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周家原本是常州的名門望族。周有光的曾祖父曾在外地做官,後來回到常州,辦紗廠、布廠、當鋪,是當地最富有的家庭。太平軍第一次攻打常州時,城裡的防守經費都是他曾祖父給的。太平軍打不進常州就撤走了。後來,太平軍打下南京成立太平天國,隔了兩年後又來打常州。這次常州失守了,他的曾祖父投水而死。

  太平天國滅亡以後,清朝封他的曾祖父一個官——世襲雲騎尉。正因為如此,他的祖父一輩子衣食無憂,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取消了這個世襲待遇。周有光剛一出生,就遇上家道中落的窘境。隨後,周家只能依靠變賣祖上的遺產度日。為了生計,周有光的父親當了一名教書先生,但教書先生的薪水對於一個大家庭來說杯水車薪。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周有光10歲時隨全家遷居蘇州,入當時初始興辦的新式學堂讀書。17歲那年,周有光考上上海的聖約翰大學,卻正是家中最窮的光景。聖約翰大學是教會大學,學費極貴,在讀者非富即貴,為讓周有光上學,家中四處舉債。第一天在大學註冊,周有光領到卡片,不但要寫中文,還要寫拼音,可中國當時並沒有統一的拼音,學校只好拿上海話來標註。進入學校後,周有光接觸到拉丁文,興趣使然,自學了字母管理法,沒想到為今後的事業打下了基礎。

  從小時候開始,周老就讀了很多書,喜歡看《西遊記》是周有光還記得起的,至於其他的書,則因為「太多了,說不上來了。」不過,周有光還清楚地記得對自己終身受益的書,那就是《不列顛百科全書》。在周有光的書房中,《不列顛百科全書》也是佔據了一定的地位。周有光專門有一書架擺滿了《不列顛百科全書》,共三排,從上至下分別是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到了後來更有趣,改革開放時期,中美兩國要搞文化合作工作,當中有一項就是要翻譯美國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周有光竟然做了《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三位編委之一,其他兩位編委是劉尊棋和錢偉長。「其實,《不列顛百科全書》本來是英國的,因為二戰期間英國的很多企業都賣給了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也是如此。我們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不過由於當時國內購買力很差,就壓縮成10本,稱為《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由此,大家更有理由叫周有光為「周百科」。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抗戰便爆發後,為穩定後方經濟,國民黨政府在西南成立農本局,周有光帶著妻兒去重慶工作。在被炮火撼動的中國大地上,周有光帶著妻兒四處逃亡,直到抗日的烽火熄滅,上海的銀行業要恢複,周有光被派往美國華爾街工作。

  當時,他有個叫何廉的朋友,一日尋上門來對他說:「愛因斯坦現在沒事做,想找個人來陪他聊天,你要不要去?」周有光一聽,當然要去!於是穿得精神抖擻上門拜訪,卻沒想到愛因斯坦穿得極為隨便,見了他就像對待老朋友一樣。談話間,愛因斯坦對他說:「人的差別在業餘,一個人到60歲,除去吃飯睡覺工作,還有很多業餘的時間,如果能夠好好利用這些時間,完全可以在一門學科上有所建樹。」一番話將周有光點醒,此後,他開始鑽研語言學,發誓不讓自己的每一天虛度。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在紐約,周有光與老舍、羅常培、楊剛等人多有來往。老舍是應美國國務院邀請前去講學的,羅常培當時正在耶魯大學訪問。在周有光眼裡,身為作家的老舍,總是「談笑風生,莊諧紛出」,而作為學者的羅常培,則是「溫文儒雅,言必有中」。後來羅常培發現周有光對語言問題頗感興趣,於是他們又多了一個聊天的話題。

  周有光夫婦於1949年6月上旬抵達上海。回國以後,周有光在複旦大學擔任教授,同時還在銀行兼職,並與其他經濟學家合辦了一份刊物——《經濟周報》。當時上海工資改革,薪水大減,他一百元工資縮水到五分之一,他卻對此毫無怨言。1952年院系調整後,他被調到上海財經學院擔任教授,業餘時間經常為報刊撰寫文章,其中就有不少討論文字改革的內容。這為他以後的轉行埋下了伏筆。

  1955年,他被周恩來總理親自點名,讓他速速去往北京,參加全國文字改革會議。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2/半路出家的「漢語拼音之父」

  在周老加入之前,漢語拼音方案討論了兩三年,但遲遲沒有一個結果。文改會拿出了6個方案,到底該用哪一個,大家爭論不休。當時中蘇關係尚好,蘇聯便想中國用俄文斯拉夫字母。然而這一點遭到周老的反對,他認為斯拉夫字母國際並不通用,不利於以後長期應用與發展。周有光提出普及普通話的兩項標準:全國漢族學校以普通 話為校園語言,全國公共活動以普通話為交際媒介,並提出漢語拼音方案三原則:拉丁化、音素化、口語化。隨後那三年,在周老帶領下,文改會革故鼎新,在不斷的爭論和探索中,創定了漢語拼音。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了漢語拼音方案。從此,全國小學生入學第一件事,就是學習漢語拼音,為推進國民脫盲、文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1979年-1982年,周有光出席國際標準化組織會議,促成國際投票通過漢語拼音方案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ISO7098)。之後,周有光繼續研究以詞語為單位的拼音正詞法,形成《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1988年公布。他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主編《漢語拼音辭彙》,成為電腦中文詞庫基礎。

  這次從經濟學半路正轉行到漢語言文學,讓周有光幸運地躲開了「反右」。彼時上海經濟學界震蕩,無數學者被風潮席捲而去。周老雖幸運躲過了這一劫,卻沒能躲過接下來更大的狂潮。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1969年,他被派到寧夏參加勞動,在無比空曠荒涼的地方,很多人叫苦連連,周老卻說很好,「不下放我,我一輩子也見不到這樣的地方啊。」當年在寧夏,不少老乾部自殺或精神崩潰,可在周老回憶起來卻滿是趣味。周老去寧夏前用腦過度,晚上睡不好覺。結果從事體力勞動後,腦袋得到休息,失眠症就沒了。「這就叫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那些動蕩的歲月裡,周老依然溫文爾雅,遇事不驚,在痛苦中想辦法提煉樂趣。這與妻子張允和的處世哲學不謀而合:「不拿別人的過失責備自己,不拿自己的過失得罪人家,不拿自己的過錯懲罰自己。」

  3/相濡以沫的跨世紀愛情

  說起周老和張允和的姻緣,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佳話。中國文化界有兩條著名的巷子,一是常州走出諸多大家才子的青果巷,還有就是住著張家四姐妹的蘇州九如巷。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張充和的曾祖父曾任江蘇巡撫,父親張冀牖是一位開明的教育家,祖籍安徽合肥,於1918年遷居蘇州,住在五卅路的九如巷三號。

  張家四個姐妹中,大姐張元和嫁給崑曲名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即為周有光的夫人,三姐張兆和的丈夫是作家沈從文,四妹張充和嫁給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Hans H. Frankel)。張允和與她的三個姐妹同為上海中國公學的第一批預科女學生。葉聖陶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周有光是幸運的,他最終贏得了張家二小姐張允和的愛情。早在1925年,由於周有光的妹妹周俊人與張允和同學,兩家的兄弟姊妹們便已相互認識。1928年周有光、張允和同在上海讀書時,交為朋友。1932年上海發生戰亂,為了安全起見,張允和借讀於杭州之江大學,適時周有光任教於杭州民眾教育學院,兩人開始自由戀愛。

  經曆了一系列甜蜜後,到了談婚論嫁時,周有光卻遲疑起來:「我這麼窮,恐怕不能給你幸福。」但張允和並不介意,「幸福不是你給我的,是我們兩人一起去創造的。」1933年,兩人舉行婚禮,風風雨雨,一路扶持,從抗戰到解放,從建國到內亂,70年恩愛如初,患難與共。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直到晚年,兩人蝸居在一個小房子裡,每天都會喝兩次紅茶,每次喝茶前,都要拿起杯子敬對方,周有光老人說:「古代有舉案齊眉,我們這裡沒有案,有的是杯子,每一次喝茶之前,都要碰杯,這叫舉杯齊眉。」

  到了晚年,兩人都是孩童脾性。張允和看到老伴兒的頭髮禿了,就會拿這件事來開他玩笑,周老摸了摸自己的腦門一笑,「我這是頭髮還沒長出來呢!」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2002年8月14日,張允和老人因心臟病突發去世,這對周老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在經曆了半年的傷痛後,周老才好不容易挺了過來。此後,他的生活越來越簡單,但始終保持著一個習慣,每天上下午,都要喝一杯紅茶。

  4/「身居陋巷,心懷天下」的長壽老人

  妻子去世後,兒子周曉平照顧起父親。兩人親近數十載,被稱作「兄弟父子」。 2014年,周曉平動了兩次大手術,來見父親時,兩人如久別重逢的老友,不但一起唱了聖約翰大學的校歌,還唱了《馬賽曲》。110歲的父親和80歲的兒子,打動了在場的所有親朋。萬萬沒想到,就在一周后,周曉平離開了人世……

  兒子的離去,再一次將周老推向孤獨和悲傷。他在醫院住了幾個月,收到了好多次病危通知,可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周有光81歲時開始對自己的年齡從頭算起,到了92歲時,一位小朋友在送給他的賀年片上寫著:「祝賀12歲的老爺爺新春快樂!」按照這個演演算法,他今年剛過而立之年,也就是30來歲。

  為了讓生活更加有趣,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讀書、寫作上面。他自稱老來讀書,才體會到溫故而知新、學而後知不足、老而後覺無知的快樂。

  進入晚年的周有光,不斷提出振聾發聵的觀點和理論。周有光雖然是專業性很強的學者,但是他在公共領域內也有深邃的思考。比如在談到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時,他說他最佩服的是王國維和胡適,認為他們是有創造力的知識分子。比如在談到社會發展史的時候他說:「社會的發展規律最簡單就是這三樣東西:經濟從農業化、工業化到資訊化,政治從神權政治到君權政治再到民權政治,文化從神學思想到玄學思想到科學思想。」在談到教育的時候,他說現在中國教育有兩個大問題,其中之一是:「存在大量的無效勞動,中小學生每天搞到很晚,累得要命,但時間都浪費了。」因為有些觀點過於尖銳,有些文章無法發表。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年過百歲的周老依然堅持博覽群書、筆耕不輟,出版了無數啟蒙之作:100歲《百歲新稿》、104歲《朝聞道集》、105歲《拾貝集》、108歲《周有光文集》、110歲時《逝年如水》。如今,周老迎來自己112歲的生日,卻依然求知求變,每天堅持讀書、看報,了解時事,難怪大家都說,從周老身上,得以看到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如何從「傳統」成功向「現代」過渡的。這份「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值得每個人敬重與學習。

  周先生年輕時生過肺結核,患過憂鬱症,結婚時,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35歲。這下算命先生被打臉了,周老活到112歲了仍身康體健、思維敏捷。

  一個長壽的長者,自有許多常人無法體驗的生活細節。周老有一次去醫院做檢查,填一個表,他寫了97歲,醫生以為他寫錯了,就給改成了79歲。又有一次去醫院,一個醫生問他長壽之道,周老說你是醫生怎麼問我啊?「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以前我沒有考慮過,但是後來思考了一些有道理的方面:我的生活有規律,不亂吃東西。以前我在上海有一個顧問醫生,他告訴我大多數人不是餓死而是吃死的。」

中國最牛文化老人:與愛因斯坦聊過天,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112歲

  提及長壽的秘訣,周老的經曆已經給出了答案。第一是心胸豁達,處亂不驚,第二是於苦難中取樂,積極面對,第三是勤于思考,不斷汲取新知,第四是以愛情滋潤,互相敬重,第五,周老一生奉行「三不主義」,一不立遺囑,二不過生日,三不過年節,生活簡樸,素茶淡飯。

  周老常說:「求知要越多越好,生活要越簡單越好!」這不僅是對年輕人的啟示,也是對每一個生命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