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成都還有味道嗎?


騰訊大家編輯給我出了一個題目,要我和流沙河老先生對聊「什麼是真正的成都味道」,我想了好久,發現要回答這個問題真不是容易的。

我的歷史寫作算是學院派,是學術研究,給所謂「象牙塔」中人看的,很少真正面對社會,只是多年前我《茶館》一書出版后,在寬窄巷子的見山書局做個一次講座,是首次給學術界以外的讀者做講座。

給騰訊大家寫專欄,算是一個把自己的學術研究通俗化的一個嘗試,這次參加騰訊大家組織的這個對話,無疑是直接和讀者溝通的機會。

流沙河老先生是大眾喜歡的文化泰斗,先生在騰訊大家上的文章,我基本都拜讀過,努力向老先生學習通俗化,這次對談就是一個好機會。老先生總是有好故事,我讀過不少老先生的作品,在對成都味道的問題上,我確信我們有許多方面是相通的。

童年時和老先生住同一個院子,他是我父親的同事,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互稱之為「老庚」(看到有媒體對這個活動的報道,顯然不知道這個說法,想當然地寫為「老根」,就錯遠了)。老先生的命運坎坷,父親經常在家講他的傳奇故事。他從右派勞改回單位后,在四川省文聯的圖書館工作,我們一些小孩經常聽他講故事。不敢相信,歲月流逝這麼快,竟然半個世紀已經過去。能夠榮幸地和老先生坐在一起,講成都的故事,真是感慨萬分。

成都還有味道嗎?作者和流沙河先生在活動現場,攝影:小甩工作室

對話的主題是成都味道,我離開成都太久,對成都今天的味道說不出個所以然。我主要想聽老先生講,我在旁邊敲敲邊鼓。我現在能感覺到成都的味道,但多是童年的記憶,回味的是成都過去的味道。還有一些就是從文獻中體會到的成都過去的味道,算是間接的感覺。

真正的成都的味道是什麼呢?不是幾句話能夠說清楚的,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味道不是一天形成的,一定是長期的過程,一定是從過去流傳下來的傳統,一定是綜合的因素。

味道是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的,經常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我說不清楚今天成都的味道,但是我今天還可以回味過去成都的味道。那種味道,是縈繞在腦海中,時時會在心中翻出來,讓人有一點淡淡的懷舊和惆悵。因為過去的味道很多消失了。

說起成都的味道,一定是和其他城市進行比較的,是有地域的差別的。例如,在成都講吃是懂生活,在北京人看來是庸俗(記得這是成都作家西門媚在她的「食光機」系列中說的)。

成都的味道,也可能是特殊的城鄉關係,每天從城外來賣菜的農民,或來謀生的手工匠;也可能是城市面貌,像兩層樓的鋪面,有圍牆的公館,府南河,城牆,滿城和皇城;還有成都的招牌和幌子。如果過去都像今天的某城市那樣,要亮出所謂的「天際線」,把各種招牌都拆除,城市哪裡還有豐富多彩的面貌呢?

成都味道還有可能是方言(成都話)、飲食(小吃)、市民文化(生活情調、生活節奏)、氣味(火鍋味、小吃味、茶葉味、辣椒味)、聲音(手工匠、小販的吆喝),等等。

成都還有味道嗎?

現在氣味還有,但是老成都的聲音沒有了,代之以街上汽車的喇叭聲、商店促銷的音樂聲。我在《街頭文化》一書中,是這樣描繪這個城市的聲音的:

居民們能迅速地辨認出不同小販和手藝人的叫賣聲。一首竹枝詞寫道,「門外忽來賣貨郎,連鈴鼓動響叮噹。婢供驅使娘彈壓,挑揀全憑女主張。」 一位老茶客回憶當年買賣舊貨小販抑揚頓挫的吆喝聲,記憶猶新:「牙齒,牙齒,金牙齒;手錶,手錶,爛手錶。要不要珍珠?要不要瑪瑙?要不要珊瑚?要不要茶壺?……」 從早到晚,商販們在街頭來回遊走,用他們獨特的聲調吸引顧客。黎明時分,城市被從茶館、街邊小店、手推車傳出的各種雜音和小販的吆喝聲喚醒,街頭巷尾到處充斥著「火巴(讀:pa)豌豆!」、「豆芽兒!」的叫賣聲,這都是一般家庭最普通的菜肴。 日出之後,各種各樣的小商販登上了他們的舞台――街頭,從而在都市生活的交響樂中開始了他們一天的表演

成都還有味道嗎?王笛著《街頭文化》的兩個版本(人民大學版和商務版),2018年將有新版問世(北大版)

味道實際上也包括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關於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人們已經談得很多了,成都是休閑的,緩慢的,和快節奏的現代化的生活,有著明顯的區別。

如果要問什麼是成都味道,茶館就是成都的味道;休閑的生活方式,就是成都的味道;從從容容的生活態度,也是成都味道;居住環境也是成都味道。小時候居住的大院,前面是布後街和腳板街,聽名字就好有味道。改造前的寬窄巷子也很有味道。

成都還有味道嗎?今天成都的寬窄巷子

味道就是值得品味的東西,可以有很多東西去慢慢體會。一個城市的味道,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會。味道也分人群,如階級、教育、經濟地位、地域、族群、年齡等。

我喜歡過去大慈寺後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現在變成太古里了。太古里沒有成都味道,但年輕人喜歡,但是正是這樣的新東西正在蠶食傳統,但是它也可能是青年人眼中的成都味道。

現在的年輕人,生長在這個國際化、商業化的、互聯網時代。地方文化對他們的影響十分有限,所以他們眼中的成都味道,一定與我們這一代是不同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甚至不一定有「成都文化」這樣的認同感。

在好多老成都看來,新東西固然炫目,但是沒有成都味道。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在這次騰訊大家組織的對談中,提到原來有成都味道的和尚街被推倒,變成了今天的太古里,結果媒體報道都說我認為太古里也是成都味道,這剛好和我說的意思相反。

成都還有味道嗎?作者1990年代拍攝的和尚街
成都還有味道嗎?和尚街已經沒有了,現在叫太古里

對講究吃的人來說,小吃就是成都味道;對喜歡輸贏的人來說,麻將就是成都味道;對喜歡古迹的人來說,杜甫草堂,武侯祠就是成都味道;對喜歡小街小巷的人說,過去的寬窄巷子就是成都味道;對喜歡閑聊的人來說,茶館就是成都味道。不過,現在成都有味道的茶館越來越少,結果禮失而求諸野,成都彭鎮觀音閣茶館經常成為我們回味老茶館的所在。

成都還有味道嗎?彭鎮觀音閣茶館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味道。過去成都的味道,還在於它的人情味兒,住在鋪面和大院的鄰里關係密切,日常用品借進借出,老人小孩相互照看,有事無事的閑聊,各家炒菜的味道,一切都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但是今天人們搬進了鋼筋水泥、封閉的公寓樓,密切的鄰里關係消失了。

過去的成都又是一個可以容納外地人的城市。一個城市有味道,還在於它的包容性,可以把別人的味道,吸收融合為自己的味道。文化總是相互影響和借鑒的,從歷史一直到今天都是這樣。

一個有味道的城市,絕對是一個可以容忍下層人(特別是外地移民)的城市。成都茶館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那裡幹活的,幾乎都是外縣來的人;上層下層都可以使用同一個空間,坐在同一張茶桌旁。而不像有的城市,充滿了對外地人的歧視和傲慢。

一個城市有味道就是因為它的豐富多彩,包括人群的豐富多彩。如果都是千篇一律,那還有什麼味道呢?如果一個城市試圖把所謂的下層人清除出去,所作所為,不僅沒有味道,可以說是缺德。

美國城市史大師芒福德說城市是一個有機體,一個城市的味道,是和他的生態有關。但是我們今天的城市,正在變得像一個鋼筋水泥的大怪物。我們的城市正在失掉活力,乃至生命,甚至還出現了「死城」和「鬼城」。

成都還有味道嗎?沒有人氣的「死城」

現在有一種城市審美,什麼都是統一,什麼都是整齊劃一,什麼都要宏大(甚至包括一些街道辦事處的辦公樓都建得十分威嚴)。這種審美,是從蘇聯學來的,大廣場,大建築,整整齊齊,宏偉得令人生畏。如果各個城市都是整齊劃一的東西,那肯定是一個枯燥的城市。

我很憂慮的是,我們的城市變化太快。在大約二十年時間內,一座座古城被推倒重建,過去的老城已經不見。最近我看到一組照片和一組油畫,都是歐洲一些城市的建築,在100年以前的油畫,這些建築今天仍然存在,把這些照片和油畫放在一起,真是非常震撼的對比!為什麼我們對自己的傳統,就如此地不珍惜呢?

成都還有味道嗎?義大利佛羅倫薩百花大教堂的一百年前的油畫
成都還有味道嗎?義大利佛羅倫薩百花大教堂今天的照片,碰巧作者去年初夏才去過這個地方

成都像中國所有其他城市一樣,味道越來越淡,文化變得越來越同質。這個現象是與城市的重建聯繫在一起。城市住房條件的改變是必須的,但是應該怎樣改?當然,歐洲石頭房保存容易得多,中國房屋多是木結構,難以持久。不過,看看我們的東鄰日本,過去的房屋也是以木結構為主,但是今天到日本京都、奈良,我們可以感覺獨特的味道。我們唐代的木建築,只好去日本才能看到了。這難道不是我們城市建築的悲劇嗎?

成都還有味道嗎?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由中國唐代高僧鑒真和尚興建

現在的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文化越來越同一。例如,全國古鎮都一樣,雲南的大理古城,四川的黃龍溪,江蘇的周庄……都區別不大。過去,一張照片一看就知道是成都,現在不可能了,全國千篇一律。

成都還有味道嗎?四川黃龍溪

我剛去雲南跑了一趟,真是非常失望:鄉村也變得沒有了特點,雲南農村和川西農村,幾乎沒有了區別,磚牆鐵皮或石棉瓦屋頂房,代替了過去傣家的竹樓,原有的美感沒有了。我想不通,為什麼過去窮鄉僻壤的房屋都有設計感和美感,但是今天的哪怕是土豪的豪宅,就那麼俗呢?

成都還有味道嗎?雲南之行,到了中緬邊境,也沒有看到一座竹樓,寨子里的傣族也不再住竹樓了。作者終於在一個正在開發的江邊濕地發現了一座為旅遊者搭建的簡陋竹棚

現在經常是一個地方舊城改造成功,其他地方就紛紛仿造。景觀沉淪,沒有了視覺的美感,到處都是古鎮、音樂廣場、大道、老街、步行街、仿古建築、大屋頂……我們的想象力越來越匱乏。城市發展面臨著矛盾,城市設施改善了,但是傳統消失了。

怎樣解決這些矛盾?我悲觀地認為,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任何人都不可改變。中國現在的城市管理體制,不會延緩,反而加速了這個進程。如果能夠把眼光放遠一些,把歷史和地方文化的保護放在經濟效益和商業發展之前,或許我們還可以留給後人一點有成都味道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