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干货分享

你也在不經意間,掌握了一堆關於「買買買」的知識點嗎?| 100 個生活大問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試著從你的日常詞庫里意念檢索一下,不用費多大勁兒,你就會發現關於消費的新辭彙意外的多。

比方說,不用「購買」這個詞來描述買東西這件事,你能想到幾個替代的說法?像是「下單」「剁手」「買買買」「清空購物車」什麼的,至少能說上來不下三種吧。

你可能記不住除了家人之外任何人的手機號,但莫名就 get 了 100 種商品的神秘代號,諸如勞力士的「綠水鬼」,Dior 正紅色唇膏「999」,也基本不太可能錯把「神仙水」當作遊戲道具。

如果對美妝品牌更熟悉一些,你或許還能從紅色里分辨出五彩斑斕的「豆沙色」「姨媽色」「死亡芭比粉」;能像報菜名一樣來一段品牌接地氣昵稱貫口,Dior 雕,LV 驢,Lamer 臘梅,YSL 楊樹林……


至於給人推薦好東西的時候是「安利」,給遊戲花錢叫「氪金」,管帶貨能力最強的那些時尚博主叫「KOL」,都已經是日常操作了。啊對了,「帶貨」也是個新詞兒,你看,我們用得這麼順手,以至於不仔細留心,很難避開它們來講和消費相關的事兒。

我們這個時代有那麼多和消費有關的新辭彙,這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當我們發現能夠用各種新字眼描述和溝通一類事物時,就意味著事情起了變化,而且這些新鮮情況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了一個相當有存在感的位置。

現如今的消費生活和三十年前甚至十五年前都大不一樣,拿日用品來說,以前超市裡有什麼我們買什麼,洗髮水用飄柔的,護髮素用蜂花的,洗漱時偶爾還會用到爹媽出差帶回來的酒店牙刷,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用上比高露潔軟毛貴出百倍的電動牙刷,但現如今,它已經是一種精緻生活必備,屢次在我們的調查中獲得「最能提升生活品質商品 top 1」的風評。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購買的是基本的生活所需,購買的是某個具體的功效,但在工業社會帶來足夠豐沛的產品,城市中產積攢了一部分因為「反正也買不起房子搖不到車號」而無處安放的小筆資產之後,人們不再滿足於只為基本需求而買東西,轉而開始消費附加價值,開始為(哪怕是一些言過其實的)設計、工藝和品牌故事買單,並且通過購買獲得一種與有榮焉的心理按摩——雖然還負擔不起愛馬仕,但我的牙刷是牙刷界的愛馬仕,枕頭也是枕頭界的愛馬仕,我離人生贏家界的愛馬仕還會遠嗎,啊,這極致的享受,啊,這美妙的 feel。

收益者是像戴森這樣專為滿足上層需求而出現的品牌,它成功的讓一大批月薪不過萬元上下的都市青年覺得,花三千塊購買一個吹風機仍然是超值之選。你在為它買單時,買的不單是一個把頭髮弄乾的工具,更是一種黑科技,一種精緻生活的標杆,一貼對抗脫髮焦慮(本質上也是時代壓力)的鎮定劑。

另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導購從可有可無變得不可或缺了。不是購物頻道里嚷嚷著「原價 998 現價只要 98」來兜售奧運紀念款金鑲玉的電視導購,而是小紅書、什麼值得買之類的導購平台,包先生、黎貝卡這樣的時尚 KOL。

他們看起來洞悉潮流,有一套判斷什麼是好的什麼是破爛的標準,而且和你的生活保持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不那麼高不可攀,又不能被完全複製。你未必有比肩他們的美貌和資金(贊助),但卻很容易認同他們展示美好生活樣本,認同他們創造的各種全新需求,接著東拼西湊成一種(假裝是自發產生的)個人需求。

這些需求也越來越細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的美妝博主總有辦法讓你相信你,僅僅滿足於面霜眼霜的仍然是粗糙的原始生活,你的每一寸皮膚都可以找到專業的護理產品,臉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仍然顯老,那可能是你的頸紋太多所致,不如買個頸霜塗塗看?即便是沒有人看到的腳底,也要用足膜給自己最貼心的呵護啊。同樣的,只買電動牙刷怎麼能夠,漱口水總要常備的吧,水牙線囤好了嗎?專門洗內衣褲用的壁掛式洗衣機呢?黃梅天的時候沒有它你是怎麼活下來的?

一系列的審美和價值觀被悄悄地植入你的意識:更新換代是必須的,面面俱到是最基本的,再怎麼考究也是不為過的,即便是追求 effortless 也不是放任自流,而要不著痕迹地用力……這些不只是通過描畫向往來實現,有時也會藉助焦慮,比如美的人都在堅持塑型,你有什麼理由不健身,不為了擁有「馬甲線」「比基尼橋」而努力,除非你想做這個時代里最怠惰的棄兒。

已經成為日常用語的消費辭彙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為了描述這些變化,即新的審美體系,舉足輕重的導購鏈條,以及購買意義的消費模式而誕生的,比如「同款」「頭部大 V」「信仰充值」。其中也不乏一些繼承了商業領域誇大其詞傳統的創新詞,比如「賦能」「黑科技」「工匠精神」。


除了這些普遍的消費行為相關的新字眼,還有隻在特定消費圈子內部使用的消費「黑話」。紐約時報旗下時尚雜誌 T Magazine 中文版里一篇名為《消費主義的幾張面孔,你看清了哪一張? 》的文章解釋說,通過價值觀立場和消費志趣來組成的聚合關係如果得到成熟發展,會形成一個共同參與的內部知識生產社群,以及只有內部的人才聽得懂的「黑話」,就如同出現了一個懸置的烏托邦一樣,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願意為之付錢,並獲得價值感。

一個以消費某類商品為導向聚合在一起的圈子和另一個之間的黑話並不相通,比如在我們做過的一項涵蓋了運動鞋、腕錶、美妝產品等多個圈層的黑話測試中,不同圈子的人就對題目的難度有截然不同的判斷,有讀者表示化妝品相關的題目觸及了自己的知識盲區,也有人輕鬆答對大半,唯獨敗在了二手鞋圈入門級黑話「買煙成色」上。

為了助力你我在消費主義的裹挾中盡量做一個明白人,好奇心研究所為你整理了一份「買買買」黑話手冊,涵蓋了以上提到的消費變化和圈內黑話,一共 4 類 27 個詞,都是重點,要考的。

1. 花式花錢的八項動作要領

【剁手】原意來自於人生三大幻覺之一的「再買就剁手」,後來直接被當成買買買的別稱,買太多會變成「千手觀音」的都市傳說也由此而來,代表形象一般認為是《鐵齒銅牙紀曉嵐》里的和珅,因為和大人的經典表情包就是「我怎麼就管不住我這手呢」。

【吃土】一種對自己財務狀況的寫實描述,「窮到只能吃土」的簡稱,當代版的「喝西北風」。任何預算超支的狀態都可以用它形容,通常來說,寧可吃土也要買的總是對自己有點特殊意義的存在,比如新款主機遊戲、偶像應援、郭德綱相聲專場內場票。因此一個沒有「月底吃土」覺悟的當代青年,可以說是沒有信仰可言的。

【氪金】源自日語「課金」,原指用充值買道具等用真金白銀購置虛擬財產,現在也引申出了花錢(走捷徑)的負面意思。由於帶有很強的二次元屬性,一般用來形容充月卡/買會員之類的虛擬商品消費,而那些不花錢就無法變強的遊戲也因此被玩家們稱呼為「氪金遊戲」,一種跟「垃圾遊戲,毀我青春,耗我錢財」一樣的又愛又恨。

【信仰充值】最早來自於索尼發燒友,意思是「對索尼的愛已經到了信仰的程度」,後來衍生到各個品牌圈層,粉絲長期購買同一個牌子的手機/電腦/遊戲都可以被稱之為「充值一波信仰」。當然了,因為「信仰」看不見摸不著,偶爾也會被當成「智商稅」的含蓄版說法。

【配貨】日常版含義是我們在電商 app 里經常看到的「正在配貨」功能,高階版含義則是指「想買某款產品,必須同時消費一定金額的周邊配件才能買到」的專櫃購物門檻。後者多用於時尚界和代購圈,可以造句為「xx 家的 SA (店員)跟我說這款包包要配貨才能買得到,我轉頭就 double 價代購了一個」,一種不著痕迹的 humblebrag。

【刀】dollar 諧音,可代指美元,又因為意象和「砍價」的動作相吻合,也有議價的意思,「可刀」表示價錢好商量,「可小刀」指能抹零。


【屠龍刀】二手圈常用術語之一,用以形容「兩萬的東西問我二十賣不賣」的獅子大開口型砍價操作。通常出現在商品介紹的最後,寫作「屠龍刀勿擾」,意思相當於「別問了,不二價」,也可以簡寫成「屠龍勿擾」。

【種草拔草】一個相當意識流的比喻,「草」指的是「像野草一樣春風吹又生的購買慾」,「種草」的意思是「看中了,想買」,「拔草」的意思則是「拔除購買慾」。但是注意了,「拔草」有兩種相反的用法。如果有人對你說「我拔草了街口的大腸面」,ta 說的既有可能是「終於去嘗了,味道還不錯」,也有可能是「聽說有人吃了拉肚子,不打算去吃了」,具體含義還得看上下文。

2. 當代消費媒婆及其相關術語

【KOL】Key Opinion Leader 的縮寫,營銷術語,指業界意見領袖,消費主義狂潮中指哪打哪的基層將領。品牌方迷信的性價比優選,彷彿只要 KOL 站出來振臂高呼,哪怕喊的是「你看這苦瓜它又酸又甜」,也會有追隨者跟著買賬(並不會,除了 KOL 本人僱傭的水軍)。

【頭部】隊伍最大,戰鬥能力最強的基層將領。比普通 KOL 說話好使,廣告費也更貴。以此類推還有腰部大 V、腿部大 V,按照這個從人體部位取材的命名趨勢,像我這種說話沒啥份量的買圈小透明,是不是也可以叫闌尾大 V。

【帶貨】指一種「ta 用啥,你就也想用啥」的超能力。當代公眾人物的終極考驗,不具備此能力的朋友將會被市場淘汰,資質優秀且覺悟了這項超能力的人,則會逐漸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駐機場 QQ 秀,供廣大消費者觀摩效仿。

【仙女】「美女」「親」「小姐姐」的升級版,商家對女性購物者的恭維稱呼之一。經典用法是「小仙女」,兼顧了年齡、外表和性別,可自用可夸人,非常好使。遺憾的是使用泛濫之後,也跟「美女」一樣經歷了語義的嚴重通脹,基本上全部的女性消費者和一部分精緻男孩隨時都有機會位列仙班。唯一的障礙可能是體重,畢竟胖仙女比較不容易飛升。

【空瓶】現如今「好用」「好看」「滋潤」這些詞都已太過蒼白無力,護膚品領域的意見領袖必須曬出本年度用完的空瓶,才能表達一種「我真的用了,這個平價版 La Mer 是真抗氧化/有皮膚愉悅感/雞肋」,現如今只有「無限回購」才能博得眼球,一種薦購領域的黔驢技窮。

【開箱】電子設備論壇常見的 show off 行為,開箱直播者總在嘗試用各個精緻的角度把開箱帖拍出大片感,有時候其乏味程度不禁令人暗自期待,要是拿錯了包裹還比較值得一看,想想看,本來是一個新款大疆無人機開箱,打開來發現其實是對象上個禮拜下單的衛生棉條組合裝,Surprise!

3. 約等於「貴」的商品附加值標籤


【文創】又一個商品的自我增值捷徑。那些印花粗糙甚至還帶著重影的杯子、帆布包,手機殼、假皮革丑 T 恤……一旦加上文創兩個字,價格立馬貴出三五倍。要是對人也有效,我一定當場寫進簡歷。

【莫蘭迪色】一種帶有灰度的體面色系,阿寶色是充斥著廉價感的,而莫蘭迪色≈低調奢華≈昂貴。

【賦能】BAT 是給用戶開創無限可能的賦能平台,做衛生棉條的創業公司也是一家給女性賦能的公司——使用了我們的棉條你就能擺脫月經恥感,化身充滿力量的 wonder woman,營銷水準也沒比「戴上就能在床上任意翻滾的」帶側翼衛生巾廣告強到哪裡去。根據《金融時報》前專欄作家 Lucy Kellaway 的定義,「賦能」這個詞屬於標準的商業屁話,在 8 條屁話製造守則里中了 2 條:一是「不要用已經存在於字典上的字詞限制自己」,二是「如果你製造出的東西很簡單,切記用沒人知道是啥意思的辭彙重塑它」。簡單來說,創業公司使用它屬於以訛傳訛故弄玄虛,而 BAT 製造它是為了重新翻譯「資本控制」,屬於高端商務漢語八級滿分選手,不僅讓人看不出壟斷控制屬性,還成功營造出一種「上帝創世,女媧造人」式的慈悲為懷。

【沉浸體驗】四面環繞立體燈光秀。有時候甚至還要簡陋,指我們搭了一個你能在裡邊稍微玩耍一下的棚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你最早的一次沉浸式體驗是家鄉廣場上的充氣城堡。

【黑科技】一個「我們業務過硬,富含技術基因」的自我暗示。實際指讓投資商聽了臉色發黑的手工小發明,30 分鐘快速干發帽,一秒蓬鬆髮根痱子粉,光之魔法紫外線變色防晒霜瓶蓋,一種用來抹黑科技的辭彙界 hater。

【工匠精神】原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屬於職業精神型辭彙;現主要作為致力於成為爆款的產品必備的造句辭彙,屬於職業忽悠性辭彙。《關鍵詞:資本主義新語言》的作者 John Patrick Leary 稱,類似「手工藝」一類的詞其實是資本對一些反文化批評的回應,以顯示它能為工人看似機械的日常提供某種目標感和自主性。最近的代表產品叫小罐茶。

4. 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圈內密碼(歡迎補充

【雕】Dior 的本土昵稱。同樣的,管 LV 叫驢牌, YSL 叫楊樹林、Lamer 叫臘梅……用這些過於接地氣的俗名,消費者大人們把奢侈品拉下神壇送進泥潭,並藉此營造了一種「奢侈品牌我在我們村口小賣部里常買」的 feel。

【色號】口紅顏色代碼,如果說這個世界的終極答案是 42,那麼對應的終極問題想必就是「求問色號」,因為甭管是看 vlog、電視劇、甚至春晚,人們所關心的核心問題永遠只有一個:這唇色好看,色號是啥?

【小 x 瓶】熟悉護膚品的朋友都有著驚人的藝術天分,僅憑顏色作為代號就能區分各家護膚品牌的旗艦產品,赫蓮娜小綠瓶、蘭蔻小黑瓶、SK2 大紅瓶什麼的自然不在話下。你要是問起小金瓶,ta 們能當場給你列舉出三款不同產品,反問你說的是安耐曬的防晒、歐萊雅的護髮精油還是雅詩蘭黛眼霜。


【油皮親媽】神奇的是,親媽這個詞在描述母親時通常指令人窒息的另類母愛操作,在描述護膚產品的使用體驗時,則是指一種關懷備至的體貼,表示「對我這種總愛出油的膚質相當友好和有效了。」

【復刻版】一種對現有產品線的反向測評標準,腳感好、底超軟、設計細節完敗常規款……一票否決品牌發展史的神奇存在。

【買煙成色】二手鞋損耗程度的形象描述,指,也就穿了不到「下樓買包煙」的功夫,比穿過幾次、八成新要新,比僅試穿舊一點,almost 全新。但不排除一些不夠厚道的賣家,說是買包煙,但其實是「下雨天穿過小區,到半個街區外的便利店走了個來回,之後又使勁兒清理了鞋底」那種程度的買煙成色,因此四捨五入,大致可以理解為九成新。

題圖、插畫來自:鄭舒雅

*【100個生活大問題】是一個新分裂出來的欄目,它關注那些當代人類細枝末節又無比重要的生活動態,就是那種你在朋友聊天時會用「哎你們最近發現沒有」開頭的話題。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