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干货分享

越來越多人做了基因檢測,不過有些人對自己的身份認知還是那樣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和個性化醫療概念的興起,美國科學家於 1990 年首次提出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時,平均每個全基因組測序成本高達一億美元的高昂成本已經一去不返, 人們現在花幾百人民幣就能買到基因檢測的服務。

消費級(Direct to consumer)基因檢測已經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行業,並逐漸被平民化。使用者通過在家採集唾液、郵寄至檢測中心,以獲取一份包含自己的祖源、健康風險及藥物反應等基因內容的報告。

不過,這份報告似乎並未被作為科學對待。一項最新的調查顯示,多數用戶會出於偏好,選擇性地相信自己的基因報告。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這項調查,對基因檢測結果如何塑造人們對種族和民族的看法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不同族裔和種族背景的 100 名已接受測試的美國人,檢查在測試結束 18 個月後,種族結果是否逐漸改變了他們的自我認知。調查結果發表在 7 月的《美國社會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

研究發現,儘管基因結果中告知了原本未知的種族信息,有 59% 的檢測者卻沒有改變自己的身份認知。而那些聽從結果的人,也只是選擇性地接受他們認為正面的身份,或是他們覺得他人會接受的身份。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社會學家溫迪·羅斯(Wendy Roth)說,人們並不認為這些遺傳結果是最為權威的。事實上,他們像採摘櫻桃一樣,在結果里挑挑揀揀,根據他們想成為誰、他們想如何表現自己以及他們對社會接受度的預判來解釋這些信息,然後決定是否接受它。

研究中,一名墨西哥裔美國白人,通過測試發現自己擁有美洲土著、凱爾特人和猶太裔的血統。然而,他拒絕了自己的凱爾特族血統,卻欣然接受了自己非常敬重的猶太根源。而另一位參與者在測試前堅信自己是印第安人,但當基因結果表明她沒有印第安血統後,她認為這是不準確的,並且仍然認定自己是一名美洲原住民。

值得注意的是,與多數檢測者不同,白人受訪者往往更樂於接受自己的新身份,稱自己擁有白人與其他種族的混合血統,但原因同樣不是出於科學上的說服力。對此,羅斯分析,白人的身份較為普遍,缺乏特別之處,同時一些白人可能對於自己已有的種族特權有負罪感,因此希望擁有別的血統。此外,在接受結果的人中,80% 在人口普查中登記了自己的新身份,打破了以外表和已知血統作為根據來確定種族的傳統。但羅斯也表示,種族問題要比在基因中編碼的信息要複雜得多,但目前,「許多購買服務的人都在尋找歸屬感,或是證實那些在家庭中世代傳承下來的故事。當結果不符合他們的預期時,不少人就選擇忽視,或去批評它。」

其實,從消費級基因檢測的名字看來,它的科學性就有被忽視的可能性。根據 6 月頒布的《2018 年基因檢測行業研究報告》,基因檢測主要分為三塊:科研級應用市場的基因檢測包含基礎研究和藥物研發,而臨床級市場則包括傳染病病原體檢測、生殖健康、遺傳病篩查、腫瘤全周期,這兩者以數據準確性、可靠性為重,而相對地,消費級基因檢測包括祖源分析、運動基因、皮膚特性、個性天賦、營養代謝、藥物代謝、疾病易感基因等項目,儘管也涉及疾病干預的領域,但一方面,行業尚未形成規範,另一方面,其效果還存在較大爭議。

4 月發表於英國學術期刊《自然》子刊上的研究發現,某公司的消費級基因檢測結果中 40% 的疾病突變為假陽性,可見其臨床意義還比較局限。另外,除常規檢測項目外,還有一些公司提供兒童天賦基因、心理素質測試、以基因為配對標準的社交軟體等迎合市場的產品。

因此,消費級基因檢測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較強的交叉性、易讀性和趣味性,奠定了其科學與娛樂的雙重屬性。

題圖來自:Tom Ezzatkhahon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