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Navigation Page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托卡马克之冠】

最近和朋友聊天时,一个梗不绝于耳——“city不city?”“好city啊~”

这个梗初听有点像烂梗,但接触久了发现其极其洗脑,而且有严重的人传人现象,以至于目前笔者和朋友去小饭馆吃个饭都要先一起研究一下小饭馆“city不city”。

基于对一些小问题穷根究底的小小偏执,笔者探寻了这个梗的出处,意外发现它竟是个舶来品——在中国对54个国家的公民实行长达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后,大批海外游客抱着“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心态来中国一探究竟,外国博主“‌保保熊”在中国旅游时,经常以魔性语调问同行的妹妹某个地方或活动“city不city”,这梗由此流传开来。

“保保熊”对“city不city”的诠释

细究之后,笔者意识到,这个梗的影响能持续扩大,揭示了一个经常被大家忽略但至关重要的真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刻板印象,离谱却深刻

海外游客亲赴中国后的种种感慨,实质上透露出的是中外之间严重的信息差,这种信息差导致海外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存在极其严重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层层传导至政治层面后,极有可能导致双边关系存在基于误解而出现的误判。

虽然交通工具和信息网络的更新迭代,让我们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未知的世界,但坦白说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因素,哪怕是2024年的今天,海外社会对中国的认知都是相当不准确、不充分甚至不严肃的,有些认知的错误程度甚至到了可笑的地步。

从“身边统计学”的角度来说,笔者曾亲耳听到外国人坚信中国人穿着长袍马褂、留着满清式的辫子,可以说在海外,对中国人抱有“傅满洲”式印象的,大有人在。而笔者在玩游戏与海外玩家交流时,也有不少海外玩家仍以为当下的中国还是改革开放前的样子,人们穿着灰黑蓝三色的老旧服饰、戴着像章,成群结队地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赫鲁晓夫楼下。

笔者在海外旅游时,还遇到过海外朋友请笔者吃包子和饺子,认为笔者一定会有宾至如归的感受,直到笔者向对方解释笔者的家乡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基本上不怎么吃面食,对方震惊无比,对于“中国人并不都吃包子饺子”倍感惊讶,甚至还讶异于笔者喝可口可乐,以为中国人不喝这饮料。

这些刻板印象离谱到笔者怀疑对方是不是在开玩笑,直到反复确认后才确信,对方并不是在逗乐子,他们是认真的。

刻板印象的要命之处在于,它往往不一定错,而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存在非常严重的以偏概全和东拼西凑。

于是,一个问题被引申出来——如何打破刻板印象和错误认知。

打破成见,还需方法

这个问题,实际上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和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

从现状来看,中国是全球化进程最主要的推动者和受益者之一。目前的中国是全球最大船东国、全球最大贸易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产业集群,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国。

若看数据,根据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2023年中国的进出口规模达到5.94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14.2%;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港口运行分析报告(2024)》也显示,2023年全国沿海港口外贸吞吐量49.6亿吨,外贸海运量已占全球海运量的30.1%。

在世人眼中,中国对全球化进程的深度参与似乎是最近几十年来才发生的新鲜事,在此之前,中国一直是全球化进程的局外人,是一个封闭陌生的国家——可能国内的许多人也都这么认为。

实际情况是,中国对全球化进程的深度参与,古已有之。

人类文明的全球化进程起源于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在传统认知中,中国被认为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但事实是,从明朝开始,中国就是全球化进程最主要的参与者,当时的中国就是全球大宗远洋贸易最大的供应商,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大量供应丝绸、茶叶、瓷器以换取白银,而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从新大陆获取的白银基本上都通过远洋贸易流入了中国。

这一时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几乎达到了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以上,以至于让中国这么一个贫银国居然靠着远洋贸易流入的白银建立了一套银本位的财政制度,初步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使得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能施行以白银为财政核算基础的“一条鞭法”。

所以,中国不是什么“全球化的后起之秀”,而是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中断了对全球化进程的深度参与;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继续积极参与和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并迅速在其中占据较大份额,还深刻塑造了这一进程。

可以说,目前的这一结果并非新人入场,而是中国回到了本就属于自己的位置,是历史进程回到了正轨,是正常的世界经济秩序所应有的模样。也可以说,不是中国参与了全球化进程,而是中国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部分。而外国游客“city不city”式的诧异,是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

此次引发“city不city”热议的直接原因是加大了对外开放,对更多国家开放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这也直接证明,改革开放,一抓就灵。

两名来自瑞士的游客在北京前门大街拍照留影。新华社

另一方面,“city不city”这一满含正面意义又接地气的“舶来品”表达,与中国的对外形象相挂钩,这一联动还揭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道理:一个国家的外部形象,很多时候取决于这个国家自身所具备的特质无意间的自然流露;最有效的宣传手段,往往是功夫在诗外,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而非刻意却不得要领的硬推广。

在对外宣传方面,我们或许也可以看看隔壁日本的经验。

日本也经常搞官方宣发推广,但效果非常糟糕,外务省的官方宣传经常成为被外界取笑的对象。比如前首相安倍晋三请普京看日式传统摔跤,就把已是柔道黑带的普京看得一头雾水,不过碍于礼貌只能跟着他人一起鼓掌。

但若不局限于东亚之间、放眼全世界,日本的对外形象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正面的;而这种较为正面的对外形象,是日本发达的文化产业和质量较高的旅游服务业产生了外溢。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业,日本本国国民才是最大的消费者,这些行业是服务本国居民之余,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服务于海外消费者,再凭借良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让海外消费者对日本产品、日本社会乃至日本国家产生良好的印象。

造出“city不city”这个梗的外国博主“保保熊”也一样,他“逛吃”的地方并非友谊商店式的专职对外接待场所,而是国内居民日常消费和生活的地方,然而就是这些常在镜头外的地方给他留下了良好印象。

换言之,要想塑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形象以扩大和推动对外交流,与其花时间精力去事倍功半地推广宣传,不如苦练内功,做好自己,把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真正做出质量和水平,提高用户体验。同时,大力提高国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国民的休息时间,让国民有时间、有财力去消费这些文化产品和旅游服务,也让行业能够获得资金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实行消费需求牵引的供给侧改革,形成良性循环。等到真正形成健康强壮的行业生态后,不愁客不来。

一切行业做到尽头,终究还是要做产品。我们要做的,是给桃李浇水施肥、细心呵护,随后静待下自成蹊的时刻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