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睿】
《黑神话:悟空》火遍全球后,大陆编辑来问我:现在台湾岛内小朋友是怎么接触到四大名著的?因为对于大陆人来说,无论是哪个年龄层次,也无论你有没有读过原著,都会对西游记、三国演义的故事如数家珍。
其实不用我回答这个问题,看看绿营粉丝在讨论这个话题时的漏洞百出,把《西游记》的作者直接说成是施耐庵,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以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女性、《西游记》作者是蒲松龄或唐三藏的趣闻,也都是中学教育现场的真实故事。且不说青少年如此,即便台湾的成年男女,比如曾说自己是念中国书长大的蔡英文,也未必记得四大名著及其作者。
黄帝、孔子、岳飞和郑成功
这是因为沦为政治打手的台湾通过最近30年教改,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把“中国元素”打成“牛鬼蛇神”了。据台湾学者王明珂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去中国化教育”,不仅改变了台湾学生的认同,这种转变也蔓延到整个台湾社会,影响好几世代的人群。
所以,一般家长不明白自己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也不明白孩子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教师更不自觉成为中国身分认同的刽子手。绝大多数“忽然台独派”、“忽然拒统派”、“忽然台湾人不是中国人派”在那个时期产生的现象,就是很好的说明。
此外,王明珂在1997年发表的研究指出,台湾青少年回答“本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名人物依次是:孙中山、唐太宗、秦始皇、孔子、蒋中正、刘备、岳飞、…、武则天。──其中很明显的界线是:既没有台湾人物,也没有共产党和左翼人物。
也就是说,台湾蓝媒所宣传的“中华文化在台湾”,即“两蒋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中华文化在台湾得以完整传续,并与自由、民主、多元的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形成融汇东西的台湾文化”云云,其实是国民党早期就将文化运动当作政治打手,连孔子和岳飞也成了反共道具。
后来李登辉与民进党作为美国对华战略编派的双重遏制工具,既要继承国民党的反共基因,又要反制国民党“崇古以反共”的中国路线,于是青出于蓝,“反共反中”遂汇流成为台湾拒统谋独的政治正确。可是政治决定历史的结果,只能沦为虚无。所以作家李敖曾经诘问:台湾哪来文化?
在疏离台湾应有文化的同时,失去主体性的台湾社会以横向接受欧美日的西方文化作为门面,也就是次级版的“脱亚入欧”。但由于缺乏主体性与文化纵深所需的地理、人口、经济、历史和政治规模,台湾并不具备“融汇”东西方文化的条件。
因此,“自由”沦为个人主义,“民主”走向民粹与独裁,“多元”成为欠缺主体意识的遁词。
黄帝、郑成功在台湾政治、社会、人心的地位与记忆变迁,很能集中说明西方文化入台以后,个人主义、民粹、独裁与欠缺主体性格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陆地区,形成判然对照。
中国是知识与人格
两岸青少年的历史记忆是通过学校教育、民俗节庆、书籍、漫画、电视剧、电子游戏与公开表演等媒介而形成。如今通过这些媒介,大陆青少年接收中国化信息,而台湾青少年却是接收“去中国化”的信息。
况且,台湾民粹为“民选独裁”服务,一往无前。
比如中小学课程审议这种专业工作,凡是中小学生皆可登记候选审议委员,号称“自己的课纲自己审”。如此一来,课纲民粹化、课程浅薄化成为必然,出版商奉承当道与学生的旨意,必然生产深度与广度不足、兼具政治正确的教材,而教师授课也必然受限于课时和政治红线。
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下,家长又无意或无力反制“去中国化”信息,加上全社会充斥美系日系书籍、漫画、电玩、影视的广告网络,民俗节庆已然日渐扭曲质变或淡薄,更加上南向政策的误导与南岛民族的想象建构,在这种环境还能健全经验中国名著的年轻人,无异凤毛麟角。
当然,不知道或不记得小说名著,并不代表为人没素质。但是在一个中国文化影响过的社会里,没文化常识却可能产生人格方面的问题。
民国时期的上海闻人杜月笙打小没受过学校教育,但他通过京戏与说书认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后来还让随侍的文化人不时讲述相关故事,并以此成为他某些层面的价值观和江湖规矩。著名的“闲话一句”,就是当时上海人通过他而认识“盗亦有道”的故事。
换句话说,中国语文常识涉及一个人的知识与人格养成,无知与无耻因而是相互成就的罪恶与悲哀,这就是满腹情怀的区桂枝奋起直斥台湾语文教育的认知逻辑。
每见两岸年轻网友交锋时不对盘,动辄恶言相向,其根本因素在于“五千年与五百年之别”,而这正是“去中国化”的台湾当局乐于见到的政策效果。
中国五千年融合式文明以精耕细作为主要方式,带给台湾生产、贸易与文化;西方五百年掠夺式文明以狼吞虎咽为基本方法,带给台湾殖民、奴役与皇民化。台湾既是中华文明在东亚融合发展的组成,也是西方文明在全球游牧打劫的范围。
然而且不说史前的地理连结与人群移居,荷日殖民台湾时间不足90年,华夏文明经营台湾已超过1700年,为何台湾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中文常识却远不如大陆同侪?
区桂芝批评台湾新课纲是“无耻课纲”
殖人洋奴的脑回路密码
答案在杰出的台湾媒体工作者张钧凯先生点出的一个玄机,那就是赖清德等人的脑回路密码:“1624”。
今年蔡规赖随的520演说表示:“1624年,台湾从台南出发,开启台湾全球化的开端。站在‘台南400’的历史时刻,台湾更要展现自信,勇敢航向新世界,让世界迎接新台湾。”公元1624这一年,荷兰人的殖民掠夺进入台湾,距今正好400年,符合“台独”运动者的“台湾人四百年史观”。
也就是说,“台独史观”从属于西方五百年掠夺式文明,妥妥的是外来物种遗留,却被台湾当道指为“本土史观”。即便郑成功今年400岁诞辰,也在当前台湾不敌指鹿为马的“去中国化”狂潮。而鸠占鹊巢的“台独”掠夺式作派,就是乞丐赶庙公,奴才抢主家,咆哮认同中国与手游悟空的人“滚出台湾”。
这是典型的人格异化。以五百年外来物种遗留的史观,在岛上敌视五千年中国融合式文明的组成,无知无耻,反客为主,可以说是又蠢又坏。
又蠢又坏的“台独”人格能立足岛上,其条件是垄断“台湾之光”。比如被其独占话语权的自由、民主、人权、多元,再如仅有的奥运金牌光环等精神条件。而他们的物质条件,就是被幻想永远领先世界的美系产业链晶圆代工服务(wafer foundry service)──半导体芯片。
当这些条件被异化的人格群体胁持后,就成为《水浒传》石秀所骂的“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台独”人格既是五百年洋大人的奴才,芯片与金牌为光耀奴才而服务,自然不可能再有自主性。台积电的被动性设厂,林郁婷不提告IBA以证明性别,以及李洋的认同错乱,都是这种性格的体现。
当汇集全岛资源的“台湾之光”为地缘政治下的奴才自奴后,“台湾之光”就不可能再为人民主体服务,反而成为排斥人民群体竞争力发展的存量。没文化、没人才、没资金、没市场、没对策的“去中国化”社会,如何可能制造芯片以外的游戏产业?如何可能争取一两面奥运金牌以外的各方面成长?
社会不健全,与其中人民性格的不健全,相互成就。当人人甘于自奴后,就会本能地开始奴他──不允许他人不甘为奴,否则就要他人“滚出台湾”;自己不抵制奴才剥夺中国权利,也不允许他人争回权利,否则就喊他人“舔共”。鲁迅说,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真是道理。
更有道理的是,奴才只想做奴才,傻子却不想做傻子,然而他终究是做了奴才眼中的傻子。新加坡的媒体曾说,这是因为傻子多到骗子用不完。那些不问是非黑白,哄抬“台湾之光”的男女老少可能永远不会明白,“台湾之光”为何少得这么可怜。
结语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傻子社会的局限性,来自中国视野和左翼观点缺位。
殖民主义与西方文化入台400年来,首要工程就是在岛上“去中国化”;反过来看,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一岛,承担着面对西方殖民列强略夺中国的前沿,以及殖人洋奴的双重剥削。局限固是傻子社会的局限,悲哀却是整个中国的悲哀。
在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之际,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曾对记者表示,作为一名家长,她挺心疼台湾的孩子们在教科书上不见《史记》、《汉书》,不知三国、南北朝,不知何为台湾光复,以后他们会不知道……。从鲁迅说“救救孩子”,到区桂枝说“救救孩子”,需要拯救的中国孩子毕竟变少了,这也是台湾再光复的意义吧。
自《西游记》问世至今,恰恰是西方欧美日世界暴发式膨胀,而殖人洋奴密码“1624”潜行台湾乃至横行全岛的时代。然而《黑悟空》在这个东升西落新时代复兴的意义,正是五百年来中国历经八十一劫难而恢复应有地位的标志。
心疼孩子,救救孩子,历史仿佛回应了中国人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