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Navigation Page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我们被告知这次特朗普和哈里斯的辩论很重要,但真的重要吗?无论手中有没有那张选票,大家心里都清楚,辩论不过是一场戏。选前两个月,绝大部分选民都已确定投票意向了,辩论只是花絮,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很小。除非,有人在辩论讲台上惨遭滑铁卢,那么这场戏就能创造奇迹,影响现实。

不过,这个号称美国选举史上最重要的辩论,并没有发生奇迹,就只是则新闻花絮,即便为哈里斯临场表现欢呼的亲民主党媒体,也不能否认此一事实。现实是,这场选举依旧陷入胶着,民主党的兴奋之情仅在于,经此一役,确认了他们不至于惨败。

我们局外人应该关心的是,透过政治辩论所呈现的“美帝国”发展趋势,所谓趋势,即无论谁当选都无法改变的总体走向,因为美国走向深刻影响全世界。

这场辩论,大家看的是哈里斯而不是特朗普,因为迄今为止,前者对美国选民而言仍是一张可供任意涂抹的白纸——西方称为“白板”(tabula rasa)——外界并不知道,甚至怀疑她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

此外,哈里斯还被共和党人归类为“技术官僚”,美国人向来不认为技术官僚具备“领导力”。还有,哈里斯并非经过初选产生的候选人,这对信仰普选民主与适者生存的美国文化而言是一个糟点,一般选民会怀疑从密室里蹦出来的共主,是否经得起大选考验。

或许更重要的是,最初唱衰哈里斯的不是对手,而是民主党自己。打从拜登执政起,执政党就对副总统的表现忧心忡忡,媒体充斥着哈里斯的负面新闻。直至她被推举为总统参选人,外界仍认为哈里斯是个草包、提线木偶,是完全依赖政党资源而不是个人魅力(或能力)代表全党参选的政治领袖。

以上所述之特点,是不是有点像侯友宜?是的,我认为哈里斯就是美国版的侯友宜。当然,哈里斯的档次还是高出侯许多,毕竟检察官出身,就算肚子没料,基本口才还是有的,而且其竞选团队十分善于遮丑,善用“朦胧美”优势,不像侯友宜,在媒体镜头前口拙到需要2个“保姆”随侍在侧帮忙讲话。

大家都在关心这场辩论谁会赢?但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视觉中国

换言之,第一个关于趋势的观察重点是:“一张白纸”是否能击败“老油条”?

这对帝国政治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考验。对其他国家而言,若哈里斯胜选,美国政治将更难预测,因为总统的个人资质与决策性格已属次要,未来推个西瓜选都可以,而胜选后的每一个重大政策,可能都来自于总统背后各种提线人相互斗争的结果。

虽然现在已是如此,但未来会更明显。用学术一点的措辞,即“去中心化”。

第二个趋势观察重点与第一个密切相关:美国还能维持正常选举吗?

如果一张白纸能靠一次小有斩获的辩论而胜选,这意味着不服选举结果的选民将更为激进化,并默许激进的落败者不择手段夺权,这便注定了未来美国选举将永无宁日,甚至,这次选举出炉之日,马上就会出现另一波更大的政治海啸。

说哈里斯这次辩论小有斩获应是公允之论,因为选民对她的预期基础本来就偏低,而这是哈里斯表现“超出预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因为她的口才比特朗普好。相对地,特朗普的表现比预期差,主因是支持者对他有较高期待,期望他透过一次辩论就能将对手击倒,就像上次一样,而这并没有发生。

再者,提问记者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即当场纠正辩论者的说法。无论记者理据多么充足,事后再予以补充批判即可,当场纠正擂台上的主角只显示了这场比赛并不公平,而这给了特朗普在未来两个月刻意犯规以争胜铺了红毯。

须知,特朗普支持者最核心的动能,就来自于“不公平”,无论这种感觉合理不合理,事实上,感觉本就不是理性。支持者怀着强烈不公平的感觉,即便无法使特朗普收获更多支持度,也能使其支持度固化,并足以用合理化犯规的手段来对抗不公平。

特朗普支持者的马斯克承认哈里斯表现“超出大多数人预期”,但同时指责辩论主持人对特朗普“不公平”

最近在台湾,柯文哲事件延烧好几周,其大量支持者被逼上街头,就是出自不公平的感觉,而且这感觉还有理有据。民粹没想象中那么容易点燃,它势必须要来自对手的柴火,而在一个分歧对立越来越严重的社会,永远不缺来自对手的柴火。

三者,辩论过后,无论是民调或时评,民主党阵营会沉浸于“利多时刻”,亲民主党媒体气势转旺,虽然双方会合作控温以防止支持者以为稳赢而松懈,但志得意满很难掩饰,且有时也是策略性的,而这会倒过来让特朗普阵营剑走偏锋以求突围。

从特朗普中枪到这次辩论的期间,是共和党松懈、民主党积极补强自身的阶段;但从这次辩论到投票期间,形势有逆转的迹象,便轮到共和党背水一战,按特朗普绝不认输的性格,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都不奇怪。

美国选举若无法维持正常运作,那帝国瓦解就会增速,全世界都要准备面对一场余震不断的大地震。换言之,哈里斯并不是“无害的白纸”,应该也有人隐隐感觉到,在空白的背后潜藏着许多未知数。

第三个趋势观察重点:移民问题将在西方引起多大连锁效应?

整场辩论,个人只选出两个亮点,其一是特朗普的结辩,抨击哈里斯光说不练,凸显拜登政府的假大空与无能。事实上,哈里斯在辩论擂台上虽然展现了出乎意料的强势,但其讲话内容确实假大空,以致缺乏“致命一击”(纽约时报的形容)。而特朗普的结辩尽管出色,但仍未能覆盖辩论过程的失分。

其二就是“移民吃(猫)狗”。

从特朗普集中火力在移民议题上进行攻击,即知这是美国选民非常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不少观察者认为,特朗普指控移民吃狗是大失分,但不能不说,这只是精英的看法,美国乡巴佬可不见得认为这只是谣言。

高估选民素质,一向是精英痼疾,而看近几年的选举现象,民调数据并不能充分显示社会隐含的不安因子。特朗普会不知道指控移民吃狗必然引来群嘲吗?当然没这么傻,强调此一说法,可能来自选举直觉,也可能经过沙盘推演,算出了利大于弊的结论。

美国人民有多爱狗,东方人很难想象,指控移民吃狗,严重性不会比“堕胎杀婴”更轻微。而由此可见,移民问题在美国人心里隐含的不安与恐惧有多深。这不是新鲜事,但似乎永不退潮流。

“他们在吃狗”上热搜

提问记者就是在此说法上当场纠正特朗普,自以为聪明地补充“事实查核”,而哈里斯只是露出耻笑,并未就此大力反击“假消息”。但明眼人看得出来,记者知道此一说法事关重大,哈里斯阵营则明显不愿就“移民吃狗”问题穷追猛打,因为要弄出疑似吃狗的画面并不难,更何况社群媒体早就疯传类似说法。

简单说,特朗普竞选团队肯定看得出来,这是对手不愿碰触的议题,那么若要犯规求胜,扩大此一传闻就会得分,至少能弥补在堕胎议题上的劣势,目标就是摇摆州的乡巴佬选民。当然,与其他特朗普惊世骇俗的言论一样,“移民吃狗”也有反作用,但我们永远不能排除选情堪忧的一方狗急跳墙。

需要强调的是,美国与欧洲近来都兴起了复刻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现象,从历史与思想为起点,重新辩正传统价值观,以与30多年来横扫西方并扩及全球的自由主义相抗衡。这样的现象不能不说是移民问题的并发症。

简言之,国力下降与财富分配不公,造成人民急欲寻找归咎对象,而将问题丢给非我族类是最直觉而有效的方式。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已经引起了欧洲的共鸣,而拜登的白左多元路线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当前,欧洲极右翼的兴起趋势已不可逆,特朗普知道他在整个西方世界不乏听众。

因此,指控“移民吃狗”有没有效?当然有效,我甚至认为这是今年特朗普“政见”中最大的亮点,无论这是真相或假消息。这不是哈里斯阵营战略性诉求“未来感”,战术性“鄙视特朗普”就能克服的难关,我反复强调过,论选民心理,恐惧压倒一切。

反移民的外在表现就是保护主义,按实证经验,即便是拜登型的白左路线,也是走向内缩,当哈里斯夸夸其谈盟友的重要性时,可惜特朗普未能有力地揭穿民主党的伪善——“老实说吧,你们不是正在走我的路子吗,我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抢劫盟友而已,而差异在于,我没有利用战争套利”。

换言之,想移民到西方国家的人须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友善的西方面孔正在减少,这将是一个时代现象,以及最真实而遗憾的未来感。

中国最不担心选举结果

如果说世上哪个国家最不担心选举结果的,就是我们中国了(不含中国台湾),因为无论谁上台,都会用力反华,差异实在不大,这是崛起路途中的必经关卡,也是这次两个经济外行辩论经济议题时的重心。

欧洲与中东的两场战争利弊相减,特朗普的失策是没强调这一点,全面否定拜登政府的“资敌”作为,反观自己主张停战,就是阻止中国获益,以致最应加分之处没加到分。

从特朗普的角度看,重点不该放在普京,而这是哈里斯的聪明之处,让特朗普掉进“普京坐在基辅”的陷阱。中东战场亦然,重点不在于哈里斯是不是讨厌内塔尼亚胡,或以色列命运,而在于美国因此声望下跌,并由中国接收和平声誉。

不过,这或许能说明,在特朗普眼里,中国议题限缩在经济层面,并非全球战略层面,而在“重建美国”的基本构想中,此两者其实是矛盾的,拜登政府的失败,就是妄想两者兼得。当然,这样的揣测还需要更多坚实的证据,毕竟,特朗普未来会怎么想,特朗普自己都不知道,未来,我们还得从其行为中取证。

承前述,如果哈里斯当选,中方应该注意美方政策的难以预测性与不稳定性,就此而言,哈里斯并不会比特朗普更好处理。真要论起来,个人认为特朗普还是相对容易预测的领导人,因为他不是白纸,行为轨迹远比哈里斯多得多,预测所需要的线索也多得多。

其次,西方的保护主义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中方反其道而行加大开放力度,战略是正确的。最近中非合作论坛,受到普遍的好评,连台湾若干观察者都竖起大拇指。从西方失去的,让非洲补上,并实现互利双赢,全球化仍是山不转路转,美欧对中国的重要性确实应该降低。

最后,哈里斯想乘胜追击,邀特朗普再辩论一次,我希望特朗普接招,但下次应拒绝记者提问,而是让双方自己设定问题,自由发挥,互相质疑,这样戏会更好看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