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interested, please send a message to:Telegram Me

Navigation Page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近年,由于美国积极布局“友岸”供应链,越南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加上全世界都认识到半导体行业是未来科技趋势的基建,它也顺应时势颁布其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展现其雄心。那么,中国应如何看待?越南在芯片业上的企图,对中方是威胁还是机会?

事实上,台湾比大陆更在意东南亚半导体行业发展,因为如果东南亚取代了台湾的半导体供应链地位,所谓阻碍统一的“硅盾”就更不知所云。但台湾的“硅盾”本来就逆潮流,我们又处于美国主导的、将台积电四分五裂的过程,台湾的半导体地位势必下滑。

尽管两岸统一是家务事,与他国无关,但这话主要是讲给美国人听的。在现实中,统一事业不可能不在意邻居的反应,尤其是非“美国队”的东南亚。届时,东南亚供应链将处于什么地位,也是两岸统一问题中的一环。

从行业视角观察,得先设定一前提,未来“一个世界,两个(或多个)系统”的趋势恐难避免。在此趋势下,东南亚国家位处中国周边,理论上应成为“中国队”的一员。然而现实不会这么完美,中方只能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里,尽量提升合作互利的比重,以最大程度降低这些国家对两岸统一变局的抵触,平添中国崛起的障碍。

其次,我们得认清当前的时代背景。东南亚崛起的红利,几乎完全来自中美世纪对抗,只有站中间,利益才能最大化,因此东盟基本不会选边站。而中美双方都会避免将东盟推到对手那边,这便是为何,对中国而言,与南方邻居的关系理应是合作大于竞争。

越南Hana Micron公司员工下班视觉中国

其三,在高科技领域,东南亚因为靠近“世界工厂”才会被西方青睐,这意味着中方比美方更具有拉拢优势。因此美国的友岸供应链布局不会单押东南亚,而会在全球寻找候选者。除了美国队友之外,还有中东、南美洲、非洲、印度,这些地区都有国家与东南亚一样发出了“高科技宏愿”,并将半导体业视为发展的必备条件。

换言之,东南亚想做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心,竞争者众,自身条件也不见得是最优。关键是,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最佳自处之道。

半导体行业是高风险投资,在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中,制造端最昂贵,也最难经营,所以想提升全球半导体地位,芯片制造厂才是重点,其余两个环节的进入门槛相对低。

简单说,许多国家尽管有“公主心”但却是“丫鬟命”,决定自身半导体产业是公主还是丫鬟取决于其芯片制造能力以及制造工厂营运维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看台积电到哪里设厂,就是一个表明该国具有芯片制造厂运维条件的较为准确的指标。截至目前为止,除开美国是豪夺台积电之外,真正合适放牧“芯片汗血宝马”的是日本与德国。

根据此一指标,东南亚(包括南亚)六国(马、菲、越、泰、印、新)虽然是美国设定的友岸,也靠近世界工厂,但全是丫鬟。关键问题只在于,这丫鬟是否只伺候美国,还是必须也服务中国,以顺应“一个世界,两个(或多个)系统”趋势。

那么,以下就品一品越南半导体战略,由此评估中国该怎么“收编”东南亚国家到自己的系统里。

公主心丫鬟命

越南划定半导体发展三阶段,第一阶段实现100家芯片设计公司,1家小型芯片制造工厂,10家封装测试厂,5万名以上的工程与大学毕业生,时限设定在2030年以前。

第二阶段实现200家芯片设计公司,2家小型芯片制造工厂,15家封装测试厂,10万名以上的工程师与大学毕业生。时限设定在2040年以前。

第三阶段实现300家芯片设计公司,3家小型芯片制造工厂,20家封装测试厂,与产业规模相称的工程师与大学毕业生数量。时限设定在2050年以前。

这无疑显现出了越南的一份“公主心”,但能否实现存疑。我们不必看该计划的设计与封测的部分,越南若真奋发图强,这两部分应该都能接近目标。越南的主要竞争者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印度,这三个国家在设计与封测层面都不输越南,甚至超越。论公主心,菲律宾甚至比越南还傲娇,公平地说,与印度相比,越南算是比较务实的。计划能否实现的决胜点只在于制造部分。

个人认为,要支撑“公主心”,必须有五大支柱:

第一根支柱:与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欧洲等地区从教育端开始进行深度合作,制造厂的成功基础来自于“有创新研发能力的人才”以及“愿做苦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育,有赖于与芯片大国的深度合作。

第二根支柱:从台积电被五马分尸的过程中看,目前仅美国、日本、德国各自获得了“残肢”,因为这几个国家都有台积电的大客户,保证设厂能获得持续性收入与补贴。印度、中东、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目前都尚未获得台积电承诺,其共同点就是“大客户不确定”。由此可见,拥有芯片客户(如苹果、华为、英伟达、索尼、德国车企)是芯片厂最关键的“保险”,东南亚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2023年越南“闹电荒” 工厂轮流停电停工视觉中国

第三根支柱:关键矿产是中美各自选取队友的一个重要考量点,因为关键矿产能保障中美的战略需求,具有各取所需的合作意义。“公主心”总得有些公主资质吸引追求者,而且得是“天生丽质”,不只是中美博弈里随时可能变动的策略性地位。在诸多候选国里,印尼有镍,肯尼亚与越南有稀土,多米尼加有铝,都可视为合作优势。(肯尼亚与多米尼加是美国相中的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对象)。

第四根支柱是水与电,芯片制造离不开这两样东西,尤其是电力供应,一秒都不能断。

第五根支柱是政府补贴,排除韩国和中国台湾不谈,中国大陆、美国、欧洲、日本所能提供的产业补贴不是东南亚国家能相比的,在这个高风险行业上,政府力量很大程度决定了产业是公主或丫鬟的命运。

当前,没有任何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能满足以上五根支柱,基础最优的新加坡也只有三根,或两根半。而越南目前缺电,那就别玩了,缺电足以抵消所有优势。

有意思的是,东南亚的发展限制与其发展机遇是一样的,即在中美对抗环境下“站中间”。对美国而言,半导体供应链去中心化的完美剧本是从东亚移出,而不是压抑了韩国和中国台湾,却在同一个地区扶植另一个未来威胁。

白话说,美国技术围堵中国,如何确保其不站队的邻居“偷渡”技术(包含设备)给中国?美方要的不是丫鬟,而是禁脔(如韩国和中国台湾),但东南亚不可能接受美国将狗绳套在自己脖子上,因为这形同将机遇转变成限制。

因此之故,缺电只是越南发展半导体比较醒目的障碍,但不算致命。整个东南亚的发展瓶颈都在于人才不足,这也不算致命,大力投资于教育即可。真正致命的是发展路径不明确。

所谓的发展路径,就是如何平衡自身产业与中美两方的供需与技术合作关系。此一难题并非越南与东南亚国家独有,所有中间派都遇到一样的问题,如中东的阿联酋、沙特,非洲的尼日利亚、肯尼亚,南美的墨西哥、多米尼加。

此一难题,与中国的半导体发展有直接关系。

大陆难以动摇的成熟制程芯片地位

今年中国大陆1-6月总计出口芯片金额达5427.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5.6%,破纪录。以前大陆是芯片进口冠军,按今年出口的能量,上升趋势不变的话,年底市场将作出结论,中国大陆将晋升芯片出口冠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本土光刻机也突破至中阶DUV,为成熟制程芯片发展提供成本助力。

与中方的芯片出口扩增对应的是东南亚出口至中国的芯片则锐减,与2021年相比,2023年东南亚出口至中国的芯片下滑23.3%。中国的进口量虽然仍维持增长(1-6月总计芯片进口量年增14.1%),但显然成熟制程芯片产能不但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覆盖到部分出口。

此一趋势迫使东南亚六国不得不思考,其发展成熟制程芯片的战略是否会面临中国庞大的竞争压力。东南亚半导体产业布局最完整的新加坡,也仅能制造成熟制程芯片,供应的对象则是原本中国的客户,以“中国+1”的概念发展。而现在全球各区域都建立自己的芯片厂之后,东南亚的芯片发展必然受限。

2022年,新加坡半导体出口金额是1200亿美元,为越南的约10倍,如若后者意欲复制前者的发展路径图,那么在这个多变的乱局里,失败机率很大,主因在于其可攻略的市场萎缩。况且,对芯片产业“初级生”而言,断无可能在技术上弯道超车。

新加坡电子厂AFP

换言之,无论是越南或整个东南亚,战略路径选择应着眼于下一代半导体技术,选择的合作对象尽量多元,才有可能确立雷打不动的生存条件。这便是值得大陆努力之所在,宜尽可能释出诱因与南方邻居合作,包含供应链整合、技术研发、教育合作、企业结盟、在地投资等等,旨在增加彼此的黏性。台湾已经在这么做了,但战略目的不够明确,甚至与美国战略相矛盾,因此成效有待观察。

说到底,芯片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是“看天吃饭”(景气),真正重要的是“芯片应用客户”,唯有应用客户能确保芯片制造厂的营运连续性。例如,今年以来,台湾地区和韩国半导体出口复苏,基本来自于AI技术的贡献,姑且不论AI应用是否还缺乏具体获利能力,但它毕竟是一个大趋势。不能不提的是,东南亚在此领域有个难点,即多语言AI的发展困境,因为这个区域的语言多样复杂,有碍大型语言模型的建构。

终归来说,这是中美两强的斗争场景,其余角色都是见机行事,见风使舵的丫鬟。中国要求胜求存,就必须在全球各区域寻找合作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中企扩大海外布局以形成友岸是必然的,内卷是死路,半导体业得着眼全球市场。

越南的发展难点,就是中国寻求合作的切入点,而没有任何迹象足以显示,越南半导体业能发展到威胁中国的境界,即便将时间拉长到2050年。

整个东南亚与中国的技术及经贸若实现深度连结,则形同将现状改变到适合统一的状态。反之,若让属于美国队的台湾地区与东南亚深度连结成功,美国禁脔绑架丫鬟,致使东盟反成了台湾的“硅盾”,就不利于统一。

在半导体层面,统一难题,并不在于如何处理台积电——因为美国在帮忙拆除这个“硅盾”——而在于如何不让邻居担心两岸统一会妨碍他们的发展,以及在更大的战略上削弱美国在本区域的长臂管辖。

这是一场进行中的无烟硝战争,而中国没有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