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国内新闻翻译

  • Dissatisfied with MS mey's policy of "moderate withdrawal from Europe", British resignation minister Davies resigned.

    [Wen / observer Amiya Chi], according to many foreign media July 9th news, British local time 8, because of the prime minister Teresa Mei’s “mild retreat” policy, the British Minister for European minister David Davis and his deputy Steve Beck (Steve Baker) have both resigned. Teresa may or thus plunged into a major crisis.

    According to the guardian, today, after Davies announced his resignation, his deputy Beck also submitted his resignation immediately. The resignation also includes Suvi La Brefman, a senior official of the Department of European Affairs (Suella Braverman). May will have to restructure her government and try to persuade parliamentarians to support her plan to return to Europe.

    A screenshot of the guardian

    The one or two hands responsible for the withdrawal of European affairs have chosen to oppose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n Friday with the cabinet on “moderate withdrawal from Europe”.

    According to Bloomberg news on July 7th, Mei won support from cabinet members on the issue of Euro withdrawal last Friday. Her government plans to maintain close trade relations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fter its withdrawal from Europe.

    Bloomberg News Report

    Mei also put pressure on the cabinet, warning that if anyone criticizes the government’s policy, he must resign.

    After a day of talks at the prime minister’s village villa, Mei’s cabinet signed a new plan. The plan aims to establish a “free trade area in the UK and Europe”, including maintaining the existing customs system and adopting the same provisions for all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plan does not include the huge service sector in the UK – London’s major banks will no longer enter the EU market so easily.

    The new plan will seek to “integrate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market”.

    Davies, who is a “retiring Optima”, is obviously unable to accept Mei’s plan.

    Davies’s resignation

    In his resignation to Mei, Davies said the conservative – led government would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ssible” to fulfil its “commitment from the customs union and the single market”. He said, “now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policy will make us in a weak position in negotiations.”

    Davies believes that the prime minister plans to adopt EU regulations on all commoditi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bring the control of most of the economic means to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ertainly not to regain the domination of our law.”

    Davies, Beck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retiring party” insist that Britain should be clea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and seek new trade agreements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set up its own laws, not to be affected by the European Union.

    According to the guardian, Davies told his friends that he could not tolerate the “moderate retreat” of the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Davies is said to be “very angry” about this.

    Mei said in reply to Davies, “I regret that when we made such a big progress in European affairs, you chose to leave. I disagree with your description of the plan we made last Friday. “

    Bloomberg reported that the resignation of the chief officials in charge of the European affairs could leave the government on track and cause a series of incidents, the position of may prime minister. Legislators of “Optima retreat” may take action against her.

    On the evening of July 9th, may will hold talks with her conservative members to discuss her plan in Parliament. Some lawmakers have expressed their worries.

    This article is an exclusive manuscript of observer network. It can not be reproduced without authorization.

  • AUM Bishop's body remains cremated and police are alerted to its deification.

    (observer network comprehensive report) according to the Japanese Kyodo News Agency reported in July 9th, the 6 day of the death of the death of the ohm truths Matsumoto Tetsuo (63 years of life, the name of Ma Yuan shaku) remains 9 days in the Tokyo City, Japan, the cremation of the city crematorium. According to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people, it was learned that who received the ashes has not yet been decided, and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is expected to temporarily deposit them in the Tokyo detention centre. Police are alert to Matsumoto’s deification and attention to the recipients of the remains.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 relevant sources, Matsumoto 6 before the execution of the detention room staff said he hoped to give his body to four women.

    On the other hand, Matsumoto’s wife and second daughter sent a petition to Kamikawa Youko on the 7 day, demanding the speedy transfer of the body. The petition claim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with Matsumoto and advocat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designate specific people.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is studying how to deal with it.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cremation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amily.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the remains will be handed over to the death sentence in advance.

    There were 2 men and 4 women in Matsumoto and his wife as a former leader of the mission. Four women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in Tokyo last November, revealing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arents. They had applied to the Yokohama family court to remove and approve their parents’ names from their successors, emphasizing that “there is no contact with the family or the followers”.

    Tsuchiya Masami, who was executed at the same time as Matsumoto, was also cremated on the 9 day when he was executed at the Tokyo detention facility (53 years of execution).

    According to observer network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although Japan is still a few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till retain the death penalty, but the death penalty appeals procedure is very long. It is not uncommon for the death penalty to be executed in prison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In September 2006, the Supreme Court of Japan decided that Asahara should maintain the death penalty. It has been 12 years since today.

    The most widely known case in the case of ohm is the Sarah gas poisoning of the Tokyo subway.

    On the same month of the Tokyo subway sarin gas case, police raided the Ohm’s truth Education headquarters and found that the organization also planned to launch a massive undifferentiated terrorist attack in November.

    The plan is to use the name of the name of the rice -17 helicopter to spread the gas over Tokyo on the day of the Congress’ s new session, with the intention of killing the emperor, members of the cabinet, members of Parliament an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in Tokyo. While Japan was in turmoil, it provok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to launch nuclear war, and finally led the Aum doctrine to rule the anarchic Japan.

    13 people sentenced to death were all imprisoned in the Tokyo detention center. In March, 7 of them were transferred to 5 detention centers throughout Japan. The outside world guessed that it was preparing for the final execu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The organization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cult, bu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not identified it. At present, the remnants of the Aum doctrine are still active. Several successive organizations are closely watched by Japanese police every year.

  • 日本遭遇罕见暴雨 中国留学生:生活被彻底打乱

    据央视新闻7月9日报道,8日,日本的暴雨警报已经全部解除,但是对于受灾民众来说,回家的路依然艰难。

    仓敷市是冈山县的一个旅游景区,两条河流从城边流过,本来是美丽的风景,却在一夜之间成为灾难。房屋二楼窗户处的水迹,记录着洪水曾经到达的高度。这座在暴雨中受灾严重的城市,一部分地区的居民已经全部避难。

    图片均来自央视新闻

    我们在这里遇到了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小王,她们一家在这儿生活了3年。洪水在半夜袭来,小王和大部分匆忙逃离的居民一样,什么都没来得及拿。

    中国留学生 小王:当时穿睡衣来的。

    记者:穿着睡衣出来的?

    中国留学生 小王:对对,然后还以为是地震了,我们就赶紧下楼上车,然后上避难所,然后刚买的新衣服换上。

    这几天,小王打算爸爸妈妈住在避难所,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洪水开始退去,小王想回家看看,拿些东西,但是她也一时不知道,还能拿走些什么。

    中国留学生小王的母亲:走那天的时候,就是着急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我家车淹了一台,开出来一台。

    记者:那接下来还得住在避难所?

    中国留学生小王的母亲:对呀,还得住在避难所,没有地方去啊。

    记者:就像现在,损失有多少?

    中国留学生小王的母亲:损失啊,现在也估计不出来。现在家里的家用电器什么都不能用了,还有一点儿贵重物品在里面,手表什么的都淹了。

    对小王一家来说,好不容易在异国建立起的生活又被完全打乱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搬回家住,也不知道房子会不会成为危房不再适合居住。生活如何恢复正常,在天晴之后,还毫无头绪。

    央视记者 王梦:我周围的房子淌着水还能勉强进去,但是再往里面就只能坐船才能到达。从我这个角度能看到房子车都在水里,但是走进一户人家才能看到灾害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生活重建的困难。

    但是,在灾害中能够逃离,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是幸运的。到8日,仓敷市还有1000多人被困,而在市中心的医院里,还有300多人等待救援。洪水在逐渐退去,救援还在继续推进。

    在这次暴雨灾害中,日本有11个府县收到最高级别的暴雨警报,而受灾严重的地区多是像仓敷这样的比较小,或者比较偏僻的地区。如何在这些地区建立有效的灾害预防预警疏散救援,是需要思考的课题。而在暴雨警报解除之后,日本气象部门提醒民众,要密切注意可能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 德社民党党魁怒怼美大使:我们可不是香蕉共和国!

    【文/观察者网 王慧】“我们可不是香蕉共和国”,德国社民党党魁纳勒斯(Andrea Nahles)一针见血地愤怒回应道。

    俄罗斯RT新闻网8日报道称,美国驻德大使格勒奈尔(Richard Grenell)与德国汽车业三巨头——戴姆勒、宝马和大众的领导人秘密会面,提出了美国和欧盟相互实施汽车零关税的方案。

    此举引起了德国社民党党魁纳勒斯的强烈不满,她在《星期日世界报》的采访中抨击道:“让大使举行这种议题的会谈,这对我来说还真是个新鲜事儿,这是种啥方法?

    社民党是目前是德国执政联盟的一部分,与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组成德国执政的大联合政府。

    现任社民党党魁的纳勒斯曾先后担任过社民党副党主席、社民党秘书长及德国联邦劳工部长。

    德国社民党党魁纳勒斯(Andrea Nahles)

    纳勒斯表示,如果美国想和德国谈关税的事,让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和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去谈。“我们可不是香蕉共和国!”纳勒斯怒怼道。

    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指一个经济体系属于单一经济(通常是经济作物如香蕉、可可、咖啡等)、拥有不民主或不稳定的政府,特别是那些拥有广泛贪污和强大外国势力介入之国家的贬称。通常指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小国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称,德国媒体此前援引汽车行业消息人士的话说,除了与德国汽车业三巨头领导人外,美国驻德大使还与汽车工业联盟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谈。

    消息来源说,这位大使讨论了美国与欧盟尤其是德国之间的关税战,表示自己被授权解决这个问题,并提出了“零关税”的解决方案。

    今年5月,特朗普下令美国商务部调查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以及对欧洲汽车征收更高进口关税的可能性。

    上周,特朗普宣布这项调查将在7月底完成,华盛顿方面正在考虑对欧盟的车征收20%的关税。

    此前,美国对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钢铁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此举遭到欧洲国家的严厉批评,欧洲国家后来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美国驻德大使格勒奈尔(Richard Grenell)

    美国驻德大使格勒奈尔5月初才到德国上任,填补这一空缺了15个月的外交职位。

    仅一个月,他就在德国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右翼网站布赖特巴特新闻网(Breitbart website)援引他的言论称,他在整个欧洲倡导右倾政府。

    他说:“由于左派的政策失败,我对欧洲的保守政策风潮感到非常高兴”。

    柏林方面为此提醒格勒奈尔,干涉东道国政治并非大使职责的一部分。一些议员甚至呼吁驱逐他,称其为“特朗普的仆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克罗地亚球员视频高喊“光荣属于乌克兰” 遭国际足联调查

    本届世界杯,国际足联开出的罚单真不少。

    瑞士队员“双头鹰”之后,又有克罗地亚球员喊出“光荣属于乌克兰”。

    据体育媒体ESPN消息,当地时间7月8日,国际足联表示,正对克罗地亚队后卫维达(Domogaj Vida)在对阵俄罗斯的比赛结束后呼喊口号——“光荣属于乌克兰”(”Glory to Ukraine.”)这一事件展开调查。

    视频截图 来源:推特

    克罗地亚球员维达 来源:太阳报

    7月7日,克罗地亚队对阵俄罗斯队的1/4决赛期间,维达射入两粒进球(含点球),最终克罗地亚在点球大战中淘汰俄罗斯,进入半决赛。赛后,维达与队友在更衣室内录制了一个视频并传到网络;视频中,维达对着镜头高喊“光荣属于乌克兰”的口号。

    视频中,在维达身边的人员是前克罗斯亚国脚武科耶维奇(Vukojevic),紧接着说道,“这场胜利属于迪纳摩(基辅)和乌克兰。”

    武科耶维奇现任乌克兰基辅迪纳摩足球俱乐部球探,他曾是一名中场球员,效力克罗地亚国家队出征世界杯,2014年世界杯后结束国家队生涯,2008年至2015年效力于基辅迪纳摩队,2017年退役。维达则于2013到2018年间效力基辅迪纳摩队,今年1月转会到Besiktas。

    近年来,由于克里米亚等问题,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紧张,“光荣属于乌克兰”这一口号经常被乌克兰反俄民族主义者所使用。

    视频制作 观察者网 唐莎莎

    这则视频在网络、电视上传播后,引发俄罗斯人的愤怒。7月7日晚些时候,有俄罗斯人在莫斯科市中心唱起了反克罗地亚歌曲。而另一方面,乌克兰足协主席Andrey Pavelko 8日对《体育快报》(sport express)称,“昨晚,所有乌克兰爱国者都感觉有点像克罗地亚人。”

    在世界杯期间,球员若使用含有政治倾向意义的口号和手势易被视为对公众的挑衅。因此,国际足联也介入调查。

    针对违规政治口号,国际足联纪律守则第54条规定,“任何人在比赛期间作出挑衅公众的行为,将停赛两场,并最低处以5000瑞士法郎(3800英镑)罚款。”

    8日下午,国际足联发言人证实了对维达的调查,“我们可以证实,国际足联纪律委员会已经向球员维达发出警告,原因是他在2018年世界杯俄罗斯和克罗地亚1/4淘汰赛后发表的视频。”

    另据《苏维埃体育》援引国际足联发言人的话称,国际足联正在处理不同的报告以及关于这一问题的潜在证据;但在收集完所有材料之前,不会对此事做出裁决。

    如果维达遭到国际足联停赛两场的处罚,那就意味着他的世界杯之路到此结束了——无法参加克罗斯亚对阵英格兰的半决赛,以及之后的决赛或季军争夺战。

    事后,维达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在镜头前的言论所包含的潜在问题。据俄罗斯媒体援引维达的话称,自己尊重俄罗斯这个国家,这只是和自己的乌克兰朋友们开的玩笑。足球无关政治。没有任何不好的意思。

    他称,“这场胜利是为了克罗地亚。没有政治。”

    “这只是个玩笑。自从我加入基辅迪纳摩之后就交了朋友。我没有任何其他的意思。”

    “我不知道为什么俄罗斯球迷好像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喜欢俄罗斯人。这只是个玩笑。”

    维达还通过克罗地亚足协发表一份声明称,

    “我很遗憾一些媒体以这种方式解释了我和朋友的交流。这绝对没有政治信息,只是单纯感谢来自乌克兰的支持,我和武科耶维奇在乌克兰度过了很多年。”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冒犯任何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队友,我尊重他们所有人;就像我在乌克兰有很多朋友一样,我在俄罗斯也有很多朋友,我为他们所有人感到骄傲。”

    “我衷心希望这句话不会被理解为除了感谢乌克兰朋友之外的任何意思,不只是对俄罗斯这场比赛,而是在整个世界杯期间。”

    截图来自英国太阳报

    不过,据英国太阳报7月8日消息,当天下午,据一位国际足联发言人表示,将对维达“从宽处理”。这至少说明国际足联的态度是始终如一的。

    此前,三名阿尔巴尼亚族的瑞士球员在与塞尔维亚队比赛时,使用了双头鹰的手势来庆祝进球。由于双头鹰象征着阿尔巴尼亚国旗,而塞尔维亚和阿尔巴尼亚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恩怨。因此双头鹰手势被塞尔维亚球迷视为挑衅。最终国际足联对三人进行了罚款及警告处罚。

    北京时间下周四凌晨,克罗地亚队将在莫斯科半决赛对阵英格兰。

  • 日媒:G7中仅日本工资水平低于2000年水平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9日报道,在全球工资上涨的大环境下,日本似乎正在掉队。“虽然大企业的加薪率连续4年超过2%,但在七大工业国(G7)中,只有日本的工资水平仍低于2000年时的水平,很多日本人缺乏工资上涨的实际感受。”

    在日媒看来,如此下去,日本摆脱通货紧缩的脚步也将放缓;日本丞待形成不受年功序列(论资排辈)和终身雇用等惯例束缚的工资体系。

    2017年初,在调查了27万正社员的工资后(所谓正社员是指有五险一金,享受公司各种福利的正式员工),日本著名职介网站“DODA代理服务”发布数据称,排除经商者的日本上班族,包括奖金在内的税前年收入为44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5万元),扣除10%至20%的保险及税收后,上班族的收入在日本高物价的环境下难言充裕。

    此外,从年度变化来看,自2008年起,日本人的平均工资收入一直持小幅度下降趋势。

    G7中仅日本工资水平低于2000年水平

    机器人接待客人,还负责货物搬运和清扫——日本旅游公司HIS运营的“奇怪酒店”仅由相当于同等规模酒店4分之1的7个人来运营。该公司会长兼社长泽田秀雄表示,酒店通过提升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较低的生产效率,使得实现类似设施2倍以上的利润率成为可能。

    在劳动力持续短缺的背景下,日本通过省人化投资来提升生产效率的举措相继涌现。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只要每名员工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就将提高,而作为代价的工资也将提高。然而,在日本,这种生产效率和工资提高的关系正在出现异常。

    据日本银央行统计,最近5年里,日本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不过,剔除物价波动影响后的实际工资涨幅仅为2%

    环顾世界,日本的工资水平已落于人后。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计,从剔除物价影响后的实际工资(按各国货币计算)来看,在日、美、德等七大工业国中,只有日本处于比2000年还低的水平。在过去20年里,在保持通货紧缩的背景下,很多日本企业认为,“如果人工费提高,国际竞争力将下滑”,因此一直不愿提高工资。

    但是,劳动力短缺和经济的数字化趋势改变了局面。经营餐饮连锁店的日本RoyalHoldings的会长菊地唯夫直言,“能否通过工资让员工分享生产效率提高的成果,将决定企业能否赢得竞争”。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不再比拼低价制造高品质产品的成本竞争力,而是比拼新的商业模式。工资也不再被看作成本,而是对创新的投资。

    眼下,争夺人才的竞争在全球扩大。据美国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调查,日本企业的薪资报酬方面,部长和董事级别高管的报酬呈现出被亚洲各国超越的趋势。对于年轻员工,其他亚洲企业也开始支付比日本更高的工资。

    中国华为2017年在日本以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的起薪招募应届毕业生。这相当于索尼等日本大型电子企业的近2倍。不过华为的日本法人表示,这一薪资水平在全球范围来看并不稀奇,这是获得优秀人才的国际标准。

    日本企业需要转变思路。随着劳动方式的改革,虽然减少过度加班的企业出现增加,不过加班时间减少的话,加班费也将随之减少。即使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工作,以时间计费的工资体系无法将劳动成果返还给劳动者。

    对于拥有高度技能的人才,有必要制定根据劳动成果支付高工资的机制。如果优秀的人才得不到高薪的回报,在争夺人才的竞争中,日本企业将落后于海外企业。日本富士通综研的执行理事早川英男表示,“日本的劳资双方重视的是维持雇用,而不是工作的技能;有必要改变这种机制”。

    企业需提升赚钱能力

    日本政府必须通过放宽限制等举措来推动企业改革。不按工作时间而按工作成果来支付工资的“脱时间给制度”方面,虽然相关法案的审议被推后,不过预计将于年内在日本例行国会上讨论。

    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加薪,通过新的服务来创造利润也十分重要。利用软件机器人来制作资料、使用人工智能(AI)来接待顾客以及制造一线的无人化等等。仅仅减少工作量销售额不会增长,也无法乘上将提高的生产率返还给员工这一良性循环的势头。

    日本大型快递企业雅玛多控股(Yamato)正致力于开发面向主妇和老年人的代购物服务。该公司力争通过提价和减少对外部的配送委托来改善收益,不过仅仅这样无法实现增长。因此希望播下新业务的种子,将来回报给员工。

    预计日本上市企业2017财年(截至2018年3月)将连续2年刷新历史最高利润。已开始出现的加薪势头还会持续下去吗?在加薪3%成为主要议题的2018年劳资谈判中,企业与工会将多大程度改变思路呢?这将左右着日本的竞争力。

  • 游船倾覆事故家属联络中心和接待中心在普吉设立

    据新华社7月9日报道,中国驻泰国大使馆8日通报,经中国驻泰使领馆和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与泰方协调,泰方已在普吉设立3个家属联络中心以及接待中心,做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中国游客亲属来泰接待工作和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等。

    中国驻泰国宋卡总领事周海成当天率工作组赴普吉哇集拉医院,看望游船倾覆事故遇难者家属。

    据中国驻泰国使馆通报,3个家属联络中心分别是普吉机场国际到达联络中心(热线电话0066-76351005、0066-76352363)和普吉机场国内到达联络中心、哇集拉医院联络中心(热线电话0066-76361234)。家属抵达普吉后,可到联络中心登记,泰方将安排食宿和交通,并提供懂中文的志愿者随行服务。

    此外,家属接待中心设在普吉府府署一层办公大厅(24小时中文热线电话0066-76685394、0066-76685395)。家属接待中心将为家属提供咨询服务并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等。

    当天下午,中国驻宋卡总领事周海成在普吉哇集拉医院对遇难同胞家属表示亲切慰问。他说,驻泰使领馆连日来敦促泰方出动陆海空部队、水警以及民间力量,持续开展联合搜救行动,全力调查事实真相,并争分夺秒做好救治伤员工作。

    他说,中国驻宋卡总领馆开通了24小时服务绿色通道,组织了志愿者队伍,投入救援与协助工作。总领馆将坚决完成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任务,全心全意为遇难者家属做好服务。

    周海成听取了家属们的意见,并就遗体认领、事故原因、后续赔偿等家属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释。

    (记者明大军 杨舟)

  • 土耳其:如果因为S400遭到美国制裁 将报复美国

    据台媒7月9日报道,土耳其外交部长恰武什奥卢日前对土耳其购买S-400一事表示,美国如果因为俄罗斯把S-400卖给土耳其,就要求其他国家也加入制裁俄国的行列,这种立场无法被接受。如果美国因为土耳其购买S-400,就对土耳其实施制裁的话,那么土耳其也会采取报复手段。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土耳其外交部长日前再次重申,如果美国对于向俄国购买S-400防空系统一事实施制裁的话,土耳其势必会展开反击动作。他希望美国方面能有足够的智慧,不要主动破坏与北约盟友的关系。

    今年,恰武什奥卢已多次表示要对美国制裁展开报复行动,他认为如果美国想通过制裁惩罚土耳其的话,那么土耳其的反应将不同于俄罗斯或其他国家。土耳其会明确让美国知道,不应该威胁我们,因为我们是北约盟友。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土耳其外长认为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关系有问题。他举例说,如果我和某人关系不好,我就打电话告诉大家“不要和他当朋友”,这样合理吗?因此,土耳其无法接受这样的做法。

    恰武什奥卢解释说,如果土耳其购买S-400,美国制裁土耳其,这种类似的态度,土耳其无法接受。如果美国持续维持这种立场的话,两国关系不会转好。而且,美国如果实施制裁,也将有所回应。

  • 英格兰进四强满街飘扬圣乔治旗,有人追讨千年“版权费”了

    【文/观察者网 陆雨聆】上周六,英格兰踢着“快乐足球”2:0战胜瑞典,时隔28年再次跻身世界杯四强。英国国内俨然成了“圣乔治十字旗”的海洋。

    然而,作为圣乔治旗的发源地,意大利热那亚人却对此情此景看不下去了。该市市长半认真地说,他要给英国女王写信,索要拖欠了快300年的“版权费”。

    八强战后,英国街头兴奋的球迷  图源:《伦敦标准晚报》

    据英国《独立报》7月7日报道,热那亚市市长马尔科·布齐(Marco Bucci)再次强调,白底红十字的圣乔治旗为热那亚“版权所有”。他已经指示城建档案员,算一算英格兰方面应该补交多少钱。保守估计,这笔金额将高达数百万美元。

    原来,早在12世纪,热那亚还是个强大的“海上共和国”时,就已经把圣乔治为守护圣人,并以白底红十字的符号作为国旗了。十字军东征时期,从热那亚出港的十字军船只,都必须依规定悬挂热那亚国旗。后来,狮心王理查才把这面旗帜带回了英格兰。

    1190年起,为了让船只得以挂上圣乔治旗吓退海盗,英格兰开始每年给热那亚总督交“版权费”。

    13世纪末,英格兰正式把圣乔治旗定为自己的国旗,并在几百年后陆续和苏格兰的“圣安德鲁十字”及爱尔兰的“圣博德十字”合并,成为今天大家熟知的“米字旗”。

    “我认为英格兰人直到1746年之前都在好好交钱”,布齐道,同年热那亚被奥地利占领,共和国一蹶不振,他们就再也没收到过一分钱。

    布齐表示,他正在考虑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写封口吻轻松的“讨债信”。“女王陛下:很遗憾地告诉您,从我这边的账簿上看,你们好像不止250年没付钱哎。”

    在游行庆典中举着圣乔治旗的热那亚民众  图源:《太阳报》

    不过,布齐随即申明自己只是“一半玩笑、一半认真”,自己不会问英格兰要现金。但热那亚现在有4座旧宫殿。如果英格兰能资助修复其中一座,或者向慈善机构捐款,听上去都很不错。“对我们的城市来说,这将是一次很好的营销活动。

    《卫报》也调侃道,布齐想得很美,但此事早就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光意大利国内,跟热那亚抢着用圣乔治旗的城市就数不胜数,包括博洛尼亚、帕多瓦、雷焦埃米利亚、曼图亚、维塞利、亚历山德里亚和米兰等等。

    热那亚圣乔治宫外的圣乔治旗  图源:《太阳报》

    圣乔治的影响则更加深远,除了热那亚和英格兰外,他还是葡萄牙、马耳他、格鲁吉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守护圣人。据传,圣乔治于公元3世纪晚期生于巴勒斯坦(一说位于今土耳其的卡帕多细亚),经常以屠龙英雄的形象出现在西方文学、雕塑、绘画等领域。虽然他是英格兰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在历史中,他似乎从未去过英格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Carlin Flora2017-09-09 07:48:59
    126

    有人将人类看成行走世间的独立个体,丝毫不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干扰。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错误想法。

    卡琳·弗洛拉(Carlin Flora)是一名记者,此前曾在《今日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Today)担任特刊编辑。她曾在《发现》杂志(Discover)和《科学美国人Mind分刊》(Scientific American Mind)等媒体发表文章。2013 年,她出版了新书《朋友的影响》(Friendfluence)。

    本文AEON 授权《好奇心日报》发布,你可以在 Twitter 上关注他们

    伊内兹有着卷曲的金发和细长的四肢,在华美服饰的映衬下,她更显得妖娆妩媚。可即便如此,你还是能从她稍微突出的蓝色眼睛中看出她缺乏自爱。在她的眼睛里,一种虚假的情绪隐隐闪烁。伊内兹喜欢盲目模仿那些有男朋友的女生。一些奉承者在背后说了很多她的闲话。根据时下流行的好莱坞电影情节和她表露出的狡猾巧妙的气质,我们不免觉得这些猜想可能不太理性,甚至有些下流。但是,你又不能否认类似的流言总是粗俗且充满夸张的戏剧元素。伊内兹根本不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她更喜欢用严肃的语气问候:“你好吗?”这样的情况至少发生了六次。她经常被自己慷慨大方的想法弄得精疲力竭,不过真正导致她身心俱疲的却是自己什么也没有付出的负罪感。

    这段有趣的文字出自爱德华·圣奥宾(Edward St Aubyn)的小说《最后》(At Last),描写了伊内兹的外表、社会地位、心理和行为。就描写一个人而言,很难有人能比圣奥宾做的更好。而在日常会话或者约会网站上,人们也绝不可能给对方留下比圣奥宾笔下人物更好的第一印象。即便如此,任何特定读者在阅读时都会将自己理解、记忆和世界观强加于伊内兹身上。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伊内兹。同时,她又是象征自己所处社会环境最差情况的标志——讽刺有些人喜欢模仿冒充的性格。

    虽然通常情况下的我们没有圣奥宾那样出众的描写天赋,但我们还是时常描述我们自己和他人。有时候这样做的风险很低,比如闲聊时;有时候这样做的风险很高,比如给一个前来找工作的应聘者下结论或者为朋友介绍对象时。

    作家们追求的是情绪颗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指将情绪进行精准细分描述和感知的能力,高情绪颗粒度意味着能够更精确地体会这个世界的质感以及内心细微的变化与涌动——译者注)、重要的细节和恰当的隐喻。社会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则发明出类似“大五类人格测试”(Big Five)这样确定个体人格特征的分类工具。

    在“大五类人格测试”中,研究人员将对受试者的外向性、情绪不稳定性、亲和性、开放性和严谨性进行测试。如果我给你描述的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年亚洲人,样貌不错,性格外向,和蔼可亲,情绪不太稳定,思想开放”,你根本想象不出她真正的样子。你脑海中有的仅仅是模糊的框架式印象罢了。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图片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怪癖,而我们的气质性格中至少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甚至来说,我们的行为特征和日常习惯也是生下来就确定好的。但随着时间流逝和环境变迁,所有这些特征都会发生改变。

    如果有一天怪癖不再是怪癖,我们便会改正自己的行为。我们将自己的性格特征“封存”在自己结实独特的躯体之内,坚信自己的性格一定经过充分改造定型,将会始终保持一致。然而,性格却并不是这样。从流行心理学图书作者、商学院教授到占星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评估他人的办法。如果我们真的能评估他人,难道现在不应该存在一种非常流行的评估手段吗?

    实际上,最近有两个打破陈规的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会渐渐发生改变,而且经历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天翻地覆一般的变化。当人们接受治疗性干预之后,人格特征的改变速度会相当快。

    一百万个细小的人为因素——语调、鞋子的品牌、微笑的频率——才能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特征。我们很难将其拆开从而一个个详细审视,也很难确定的将其描述出来。如果一个人身上有多种特征,甚至是特征数量多到趋近于无穷,我们应该如何形容这种无穷?对于理论数学家而言,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但在与数学截然不同的性格科学领域,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更相信感觉而不是精度。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图片来自 PxHere

    作家是最能捕捉到这种不断变化状态的群体,他们在描写角色时有着自己的固定步骤。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描述他人。只不过我们没有注意到,其实我们自己也有一套描述别人的固定步骤。

    我们想让听众喜欢自己描述的这个人吗?想让听众在这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想让这个人与我们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我们的优点?我们身边的人不断改变,而我们的目的和意图有人处于变化之中。有时候,想要实现自己社交目标的先决条件便是假装其他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征。

    与他人相识后,我们脑海中会出现大量感觉和印象。这些感觉和印象就好像混乱的马赛克一样,在我们的思维中慢慢组装聚合,形成整体。玛丽·盖茨基尔(Mary Gaitskill)在她的小说《母马》(The Mare)中形象的描述了这个过程。《母马》的主人公叫瓦尔维特(Velvet)的姑娘,生活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她与来自纽约州北部的中年女性金洁尔(Ginger)以及家里附近马厩里的马匹关系很好。金洁尔这样形容瓦尔维特的母亲艾丽西亚(Alicia):

    我花了一分钟才意识到,她之所以让人感觉到体内充满力量,原因不是发达的肌肉和高大的身材。真正的根源在于她的性格:她体内好像有一个大水箱一样,能装得下一切。

    后来,金洁尔遇到了一个名叫贝弗莉(Beverly)的驯马师:

    她的眼神单纯,但却流露出猩猩一般的狂野、侵略性和狡猾。她目光如炬,你很难通过她的眼睛直视她的内心。她言语上客气礼貌,但脸上却带着青年人那种不屑和嫌弃的表情。她看上去像是那种能把孩子引向歧途的家伙。

    这些外观描写是读者了解人物内心的“入口”。不过,我们更多能了解的是金洁尔的内心。也许她认为自己给出的是关于他人性格的描述。但实际上,这都是她本能直觉的体现。直觉与她的心理状态混合在一起,进而塑造出他人在她眼中的形象。通过看待这两名女性的方式,我们能发现金洁尔对危险有着敏锐的感知。艾丽西亚和贝弗莉后续的行为会告诉我们金洁尔的直觉是否准确。小说作家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相比于描写一系列性格特征而言,刻画笔下人物的行为才是揭示他们内心世界的最好手段。

    缺乏环境的烘托,人物性格就无法得到充分表现。作家们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通常不是直接透露某人的“真相”,而是让角色对自己的评价与他人对角色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为了达到最好的喜剧效果,圣奥宾为读者展现了伊内兹的自我概念有多“脱节”。

    在这个领域中,小说作家比外行有优势:精明的旁观者能够从人物角色的自我评价和行为举止之间找到差异。不过,无所不能的小说作家无需为读者将整个拼图都拼全:他塑造了笔下的角色,也了解这个人物。同样,如果能摒弃附着在一个人身上的刻板印象(比如一个人是来自德州的年轻工人阶级)而给他全新的评价和判断,我们就可以纠正自己心中的刻板印象。这种对比让我们知道,认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始终如一是一件荒谬可笑的事情。与真正的战争英雄相比,自负自夸且喜欢舞弄枪支的德州人就显得不那么勇敢无畏了。

    在阿德尔·瓦尔德曼(Adelle Waldman)小说《纳撒尼尔的爱情故事》(The Love Affairs of Nathaniel P)开头,书中角色纳特(Nate)前去前女友埃莉萨(Elisa)的公寓参加宴会:

    每次纳特看到她时,埃莉萨的美貌都让他心头一震。好像在那一瞬间,因为分手而引发的受折磨情绪迸发而出,进而扭曲了纳特脑海中关于埃莉萨真实样貌的记忆。在纳特记忆,埃莉萨是一个卑鄙可怜的生物。可是当她打开门时,纳特竟然看到了一个生机满满、健健康康的美丽女子。

    然而几分钟后,埃莉萨又开始发牢骚。此时,纳特回想起了她被宠坏的性格和暴躁的臭脾气:

    她的美貌变成一种刺激,一种卡利普索风格(Calypso,海中女神,荷马所著《奥德赛》中人物——译者注)的诱惑。因为这种美丽,他又一次深陷其中。除此之外,当他用叉子轻轻拨动面前的鸡肉时,纳特注意到埃莉萨鼻子上的毛孔和前额上的粉刺。粉刺就长在埃莉萨的发际线旁边。这都是细小的瑕疵,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女士身上发现类似的问题都是不绅士的作为。但对埃莉萨而言,我们似乎应该用奥林匹克标准的完美容颜来评判衡量她的美丽。如此一来,鼻子上的毛孔和前额上的粉刺这样的缺陷就成了评判她的证据,使得纳特对她的印象打了折扣。当然,这是不合理的想法。

    埃莉萨形象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她人物性格与外在特征之间的联系上,更体现在两者的变化过程中。浪漫多情的纷扰纠葛决定了我们如何感知他人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看着一个人在不同人群面前改变的过程能为我们提供很多有趣的信息。如果你看不到一个人与他人频繁的互动过程,那你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和印象对他进行“评价”和“描述”。这时候,你评价和描述的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他。

    在描写角色特征的过程中,小说作家慢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同时渐渐将自己的想法展现在读者面前。瓦尔德曼的文字告诉读者纳特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对于埃莉萨缺点的批评太过小气且荒谬无理,但又能用微妙精致的理由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正因如此,纳特在小说后面才做出了脱离自我意识的举动。对那个被他随意虐待女性而言,沮丧和挫败来的更加凶猛。盲点让我们了解一切,而每个人身上都有盲点。

    我们都有猜测他人如何对待我们和看待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我们甚至还会不理性的想要知道他人的行为习惯。这种想法和欲望使我们拼命的想要给他人确定固定的性格,全然忽视一切能证明人类性格其实是不断改变的证据。我们想要一劳永逸的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把所有人都安排到正确的位置上。这就好比把玩具整整齐齐的放在玩具屋里制定的位置一样。放好之后,我们便可以高枕无忧的尽享一切。

    大量流行心理学和商业类的励志书籍为我们提供了用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测试以及定制式原稿。各大公司招聘员工时也依旧会用早就被证明根本不能预测个体未来表现的性格测试考察候选人。的确,利用我们想要控制复杂社交世界欲望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描述虽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但这种框架式概念却能揭示我们自己和所关心之人内心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其实,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模式非常有趣。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在《权力的游戏》中对应哪个角色,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性罢了。

    分析自我和他人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消遣活动。有时候,这是一个残忍而使人痛苦的过程。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分析自我和他人还是轻松愉快的。但是,流言蜚语会慢慢进化成一种复杂的生存机制。性格分析是我们认识他人的重要环节,但它的深层目的绝不是让我们对他人产生一成不变的印象。相反,性格分析能帮我们理解不断变化的常规情况,为我们
    的群体增添生机和活力。评价描述他人时,我们其实就是将自己与他人绑定在一起,形成联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估算出别人如何理解感知我们在未来的一举一动。每个人都在其他人身上做着测试,利用的对象包括共同朋友、泛泛之交、杰出人物和社会名流。如果我们都能认识到人的性格特征处于不断变化状态,那就会将八卦流言的重要性过度复杂化。

    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资料显示,大约五十多年里,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描述个体特征使用的都是相同的模型和词汇。在这些模型中,研究人员可以将你划分到“高”、“中”、“低”三个等级之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用“大五类人格测试”的任何一个维度对你进行评价。最终,你会被划入一个子类型之中,比如“活泼型人格”或者“风险回避型人格”。适用这套体系的问题在于,人们并不符合评价体系描述的维度,通常也不符合极端条件的定义。各种倾向虽然真实,但却不像逆倾向那样具有揭示意义:一个朋友性格外向,但与同事在一起时却少言寡语;一个女儿在学校时平易近人,但在家却脾气暴躁。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图片来自 剧照

    很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人的性格在童年形成,此后便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对这个理念提出质疑。今年一月,《心理学简报》杂志(Psychological Bulletin)发表了一篇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人的神经质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更令人惊奇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几个月的心理治疗便能大幅度减轻一个人身上的神经质现象,效果大致是神经质患者四十年生活磨砺的一半。另一个发表在《心理学和衰老》(Psychology and Aging)的研究则首次比较了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性格。他们在测试对象青少年时评估了其性格特征,又在六十三年后再次对其进行评估。虽然他们使用的评估手段与“大五类人格测试”不太一致,但测试对象在 14 岁和 77 岁时的得分表现并不相同。

    其他研究表明,城市和地区也有自己的性格特征(是的,加州就是懒散型性格)。这可以从两个层面帮助我们了解当地居民:要么是生存环境对他们产生影响,要么是他们因为自己的个性而选择了具有特定性格的城市和地区。

    一个人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也不会断对他产生影响。看看证据充分的“社会传染”(social contagion)效应就知道了。根据社会传染效应,我们身边的人会影响我们的习惯、价值观和情绪。有人将人类看成行走世间的独立个体,丝毫不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干扰。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错误想法,而我们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
    图片来自 YouTube

    人格心理领域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真相,而一个关于性格的理论似乎符合很多这类真相的描述。在这个理论中,环境因素和生活阶段都能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布莱尔·利特尔(Brian Little)是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他在新书《我、我自己和我们》(Me, Myself, and Us)这本书中刻画了性格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生物学天性”,包括主要由基因决定的神经生理学特征;第二个方面是“社会学天性”,包括文化和社会对我们行为和思想的影响;第三个方面是“场景特定天性”,它使你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利特尔所说的“个人计划”其实就是我们在任何特定时间所要实现的目标、梦想或者需要面对的压力环境。“自由性格”与我们的生物学天性背道而驰,但却能帮助我们实现所有的“个人计划”。比如说,和蔼可亲的人在督促配偶过上健康生活时会变得苛刻难缠。如果我们想要评价形容一个人,就需要知道她在特定时间的核心追求和目标。她可能为了实现目标而按照“与个性不符”的方式行事,而不是展现自己长期以来对外示人的态度的方法。

    如果你既是散文大家又是声名卓著的精神治疗医师,那你应该能够很好的理解性格的概念和局限性。但是,亚当·菲利普斯(Adam Phillips)在 2014 年接受《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采访时却给出与我们的猜想完全不同的答案:

    当人们说“我是这样一类人”的时候,我的心总是一沉。我们有很多公式,能用大概十个公式定义自己的性格、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等一切。但是,这些公式的描述词语与人们在生活中体验自我的差距非常之大,大到令人觉得荒谬可笑。这就好比画作下面的标题。你以为自己知道这幅画的名字。但是实际上,你还是要仔细看画才能了解它的内容和内涵。

    菲利普斯表示,精神分析学应该告诉我们自己因为焦虑而产生的想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渴望有多么强烈。在他看来,“不知周围发生何事但却自我的活下去是一件有可能的事情”。

    虽然我们永远不会停下了解他人的步伐,但菲利普斯的看法却给了我们尖锐的提醒:当我们用“目中无人”形容孩子,用“生活贫苦”形容朋友,用“放荡不羁”形容泛泛之交时,我们便阻挠了他们成长和改变机会。同样,我们也限制了他们走出矛盾、打破陈规和即兴发挥的空间。接受性格的不确定性和随时改变性,我们才能更加慷慨大方的接纳他人。同时我们也能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只要想要改变就能达成目标。

    翻译 糖醋冰红茶

    题图来自《黑天鹅》

    你想要如何评价你自己,又打算如何描述这个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