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简书简述

  • 有些小聪明,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终于要写《那年花开月正圆》了。我迟迟没有动笔,因为一直在犹疑,好怕这部电视剧让人失望。好在,播出的这几集没让人失望,所以,我特意给这部剧建了个新文集,开更。但今天,我们先从配角说起。先说说吴家和沈家两个“顶大梁”的好儿子。

    怎么评价他们呢?我觉得他们只是有些小聪明,还并不智慧。聪明需要阅历才能锻造成智慧。可惜,俩人都没能熬到有智慧的时候,就被“小聪明”弄丢了性命。

    有些小聪明,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视频截图.png

    自作聪明

    户部突然要膏药订单,这本是杜明礼给吴家下的套。一直屈居于吴家的沈家想借此机会翻身,所以率先完成报价。问题是这个报价太低了,低到不仅赚不到钱,还得赔一千多两银子。

    吴聘不想低价竞争。低于成本价的竞争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是生意人都非常忌讳的一点。于是,吴聘亲自登门,希望吴沈两家联起手来,重新报价,目的是无论谁拿到订单,都能有赚头。

    可是沈月生不肯。他认为自己这个计策无双。他打算用“赔钱”这个招,把吴家拉下马。一方面,低价获得户部军需订单,打破吴家十几年垄断军需订单的局面。另一方面,自己赔钱赚吆喝,想诬陷吴家故意提高定价,牟取暴利,离间吴家的朝廷关系。

    他采取的手段,说白了就是损人不利已。但是为了报复对手,他觉得值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即便自己成功拿到了订单,以后怎么办?靠赔钱做生意?他们家又有多少钱够赔的呢?

    这便是耍小聪明最常见的手段。他们以为计策无双,但结果大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就像周莹自以为聪明地说,血竭可以用杜鹃花叶子代替,制成膏药黑乎乎的,谁看得出来。

    吴蔚文大骂周莹,并坚持自己的报价。因为他做生意,以诚信为本。他们吴家能发展到今天,只因为坚守诚信二字。即便不被人理解,即便会丢生意,他们也绝不丢这份初心。

    做生意如此,做人更该如此。很多人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在背后不断搞小动作,最后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谁也不傻,谁真心谁假意,不可能看不明白。假的永远真不了,真的永远假不了。所以,人啊,还是少耍一些小聪明,厚道一些为好。

    有些小聪明,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视频截图.png

    知己不知彼

    同样不明智的人还有吴聘。

    他厚道又善良,做事、做人都没得说,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他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却不考虑别人会怎么想。

    沈月生死在吴聘家的库房,虽然官府判决吴聘无罪释放,但丧子之痛沈家根本无法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吴聘坚持要亲自去吊唁沈月生。

    他认为,人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用去顾忌他人的想法。只要尽到自己的人事就够了。更何况,他想着,在光天化日之下,沈家绝不可能对他动手,可是结果呢?被沈星移狠狠打了一顿,差点一命呜呼。

    说白了,他根本不了解对手。他一心只从自己出发,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虑对方,却忽略了对方跟自己的不同。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做得很对,可对方并不一定这样想。学会考量对方考虑问题的思路,才能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人际交往,本来就复杂多变,更何况在生意场上,博得就是人心,耍得就是攻心之术。你不去考虑别人的想法,终究会困顿于自己的想法,最终导致自己的失败。

    所以说,不仅是军事上要求知己知彼,生活中最好也能知己知彼,这样双方才能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端。

    因为,所有的战场,最终都会是人的战争。

    有些小聪明,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沈月生不听爹的话.png

    有些小聪明,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吴聘也不听爹的话.png

    不听老人言

    吴聘和沈月生有一个地方很相像,那就是他们都没听爹的话,最后没有得到好下场。

    吴家和沈家联手做的军需膏药,遭人陷害,说膏药有问题。沈月生坐不住了,他想去吴家打探情况,可是他爹不同意,说现在不是时机,让他耐心在家等着。可是他偏要去,于是瞒着爹偷偷去了。结果,被正在栽赃吴家的杜明礼手下杀害了。

    吴聘要去给沈月生吊唁,同样被爹拒绝,他依旧前往,结果,被沈星移暴揍一顿,差点一命呜呼。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听爹的话。而是想说,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越是紧急时刻,越是冲动的时候,越该冷静下来,三思而后行。

    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即便我已经拿定了主意,有时候我也会打电话征求一下爸妈的意见,听听他们的想法,虽然最后不一定听他们的话,但他们的建议会让我的决定更加完善。

    父母的学历虽然没有我们高,思维也常常落伍,但他们的经历却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山。有时候生活锻造的智慧,比书本上的理论更适合我们的人生。

    就像剧中的吴蔚文和沈四海,他们叱咤商界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必然也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做事前听听他们的意见,对自己的行事会有极大的帮助。

    你所谓的“智慧”,在“老人”眼里,可能只是“小聪明”。所以,辩证地看待“老人言”,才是我们正确的处事之道。别等着出事后才后悔爸妈的话,才知一切早已来不及。


    我的私密群已满,又开了一个交流群,大家如果还想进我的群,可以加我的微信:windy18233968787。具体在群里干什么,可以戳今天,我有两个重要的决定要宣布

  • 我没有药,却想提醒你要快乐

    我没有药,却想提醒你要快乐

    前两天和朋友去看了一场电影,不得不说八月底的天气真的还很毒,撑着太阳伞的我们依然觉得热。

    刚好三两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从我们擦肩而过正嘻嘻哈哈地打闹着,好似感觉不到这个让人想崩坏的天气。

    他们怎么这么早开学了,朋友有点疑惑地歪头问我。

    可能是毕业班的学生吧,以前我们也是这样啊,我不咸不淡地回答她。

    看着他们脸上惹人的笑脸,我又继续说了起来: “真羡慕现在的高中生,什么都不用管不用顾,只管努力学习就行了,打打闹闹开开玩笑,天气的闷热和生活的艰难好像一律被他们挡在了门外,留下的满是青涩的笑容。”

    朋友接了我的话说:  “你还记得我们高三那年吗? 高二升高三的时候,八月份提早开学补课,天气也是这么热,起码有三十几度,教室里没有装空调,只有五六个吊扇在呼呼吹着,但我们对燥热的抵触却一一在打闹和做题中化解了。”

    朋友言语里有难掩的怀念,讲出来都是甜的快乐。

    那时候再热再难再累再困,我们也真的是乐在其中的,专注力都扑在学习上,最烦恼的事是担心自己的考试分数提不上去。压力是真真切切看得到的,但却比现在要快乐很多。

    现在的快乐都被掰得细碎了,组合起来的不容易,也直接决定了我们能难得高兴一回。

    在某个公众号看到了一条话题征集是: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说实话,我没有药,所以我也真的不知道怎么解这个问题,只能说压力每个年龄段都是有的,可能我们还未找到这个年龄段的压力释放口。

    成年人有成年人更重的压力,我们会有越多的flag 要去付出实践,有越多想要为之努力的东西,今天可能只是为了取得某门学科的高分成绩而烦恼,明天为了毕业找工作而愁眉,后天就要为了买房付首付而苦脸。

    一般的话,大部分人的成长轨迹差不多是这样顺下来的,但有时我们的能力有限,卡壳在所难免,每次卡住的时候,自动转换成垂头丧气的模样,情绪持续走低。

    那种感觉就像,当我们走马观花地看过更多更好的东西,当我们越来越要求自己拼搏上进的时候,当我们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钱和更好的生活的时候……

    欲望越来越膨胀,但我们却持续够不着自己想要的东西,踮起脚尖艰难跳跃尝试,到最后气喘吁吁,变得越来越不快乐。

    “随便啊我无所谓”真的是一句极其轻松的回答,但我相信很多人已经不敢轻易将这句话说出口了。毕竟,轻松的背后是更多的不能随性和随意。

    付出和收获失衡的时候,真的能以一句“随便无所谓”来结尾?不能了,后面捣出的麻烦都将是你的不快乐。

    我没有药,却想提醒你要快乐

    弄丢了自己的好朋友也是一种不快乐。

    不得不承认,进两年来我的假期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 “成年化”了,虽然仍和朋友保持着不间断的几次约会,但是大部分的时间是投入到成年人该做的事情上了。

    以往,每年的暑假,都是我们好几个朋友聚会最多的日子,大家约在一起不外乎就是吃饭、逛街、看电影轮流变换。就算真的是百无聊赖,也会坐在一起嗑唠闲聊,这样的日子过得很是开心。

    有人走了,有人来了,有人还在原地。好像是一个循环,又好像是一种趋势,互相越走越快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很多好朋友弄丢了。

    有一天,连我妈都开始问我  :“你现在怎么都只固定约那几个人了,之前不是挺多好朋友的吗?”

    我突然一时接不上话了。

    缄默了一会才无奈地回答  :“没办法啊,其他人都在忙自己的事呢,时间对不上,久久就疏远了。”  她这才反应过来,连我都已经忙起来了,身边的伙伴们,自然也不会再有以往的清闲了。

    有几个高中很要好的朋友,上大学到现在都没再见过面了,只是有时候会在微信班群里发一下自己的“近况”。

    上个月不知道谁在群里率先分享了一个坐标位置,好几个人的头像已经很少出现了,默默保持潜水的状态。刷完朋友圈再看,已经有好几个比较活跃的人纷纷接力下去,开始也分享了起来,有显示江苏、广州、浙江、海南、内蒙古……

    惊觉,之前 “黏乎”的伙伴,如今已经天南海北。想在假期约这个或那个,对应的空闲时间都参差不齐,有点聚不起来了。

    对于前小半生的很多人,碍于很多可有可无的因素,我始终没办法好好驾驭住好朋友这层关系。等我在生活的一切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也意味着我正撤退一部分人的圈子。

    因为时间而疏远的人,真的觉得挺惋惜、挺遗憾的。

    我没有药,却想提醒你要快乐

    为什么越来越难快乐了,因为快乐的阀值升高了呗,这真的也是原因之一。

    以前特别爱玩电脑,每次都要跟我爸讨价还价才能玩,要是多争取到了一点时间就会高兴地手舞足蹈,现在玩久了,唯一的知觉就是 : 累。

    以前会因为收到东西喜出望外,现在收到礼物都要斟酌着下次该怎样回礼才好。

    ……

    曾经那些能打动我们高兴的事情,现在已经不能轻易撼动我们了。一些挫败和经验使我们变得更坚硬了,除了一些深刻的情感上的联系,其他外在的东西很难再波动我们的情绪了。

    错综复杂的种种因素真的让我们smile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没有药,只有来自《一条狗的使命》里的一段台词送给你:

    “所以当了几辈子的狗,我终于明白了,首先要开心,只要有可能,就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这就是一条狗的使命。若我能将幸福带给你,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你要快乐。


  • 不做面子的奴隶

    林语堂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龙兄说:“坚持不要脸,世界才会给你脸。”我也要说,别怕丢脸,别做面子的奴隶,让我们的脸多多曝光吧。

    印度有个落后的小村子,村里从来没有女孩子学摔跤。爸爸却决定让女儿们学摔跤。周围的村民们嘲笑他没有儿子,为了坚持摔跤的事业居然让女孩学摔跤,anyway,那又怎么样?他陪伴女儿锻炼,为了让女儿长肌肉,跟买鸡肉的人讨价还价,还跑去当地的体育机构申请资金,只为了给女儿买一块专业的摔跤垫。他几乎将“不要脸”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的故事。

    很多人观影后批判他,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女儿身上,然而,当我们看到电影中这个片段时,我们就能理解这位父亲的做法了:14岁的闺蜜,在新婚之夜,告诉两姐妹,如果我有这样的爸爸,我宁愿去练摔跤,也不要在这么小的年纪, 就嫁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人,从此与锅碗瓢盆相伴一生。

    是的,如果爸爸屈服于印度传统的风俗,为了面子,让女儿们也早早嫁人,我们也就看不到电影中的冠军吉塔,以及后起之秀巴比塔了。

    活在别人的嘴里,累。而不做面子的奴隶,就需要奋起努力,打破常规。要知道,只有努力再努力,慢慢地时间才会回报你想要的东西。

    要是你以为《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仅仅是一部励志的电影,那就错了。它除了鼓舞大家别做面子的奴隶外,更教会我们,遇到风言风语时,如何去应对它。

    第一,别老想着会不会“丢脸”,忘记“脸”这个东西。电影里的吉塔和巴比塔,刚开始被爸爸“逼”着锻炼时,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没想到,她们的一头长发却被爸爸强制剪成了男孩头。她们沮丧地走在大街上,晨昏夕落,旁人的窃窃私语冷嘲热讽,让她们感觉丢脸极了。爸爸对她们说:“忘记自己是个女孩,像个男人一样去奋斗。”当她们无奈地将短发、男式短裤抛到脑后时,她们便真的忘记了自己的女孩身份,忘记周围的一切,投入训练。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她们拥有了满满的自信和成就感。

    第二,当别人开始用嘴巴影响你,最好的办法是用行动来让她们闭嘴。电影中有一个小细节:吉塔和巴比塔顶着一头短发和一身男式衣裤在训练,被一个男孩嘲笑。她们用专业的摔跤手法,让男孩来了一个完美的狗啃地。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我们要去打架哦。要知道,行动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是会让那些流言蜚语悄然失踪的。这里我不得不说另一部火爆电影的主人公,吴京。媒体运用舆论想“逼迫”他捐款,他悄无声息。多年来,他热衷于公益,直接前往现场,从不高调张扬。这不,网络的这出闹剧,自始至终都是网友们你来我往的一出闹剧而已。

    第三,不做面子的奴隶,还要勇于对抗所谓的权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在大学里遇到的教练,教学方法和理念和爸爸完全不一样,只要求她拿到铜牌就行了。爸爸不畏艰难,远程教导女儿。最后,在赛场上,吉塔在没有父亲的陪伴下,终于获得了冠军。

    对抗权威,面临着被退学,永远上不了赛台的风险,吉塔做到了,她最终赢得漂亮。

    《摔跤吧,爸爸》让我明白了,面子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有些事,你不去试,永远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奇迹将与你无缘。

    我们都是普通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一点,坚强一点,尽量活出“不要脸”的样子。那时候,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了希望!

  •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分辨一部剧好还是不好,需要先看多少集?

    答案是,10分钟就够了。

    第一秒,一个被染得血红的鱼缸,金鱼在来回游动。玻璃的表面反光,在依稀的光影中,一个男人在挥舞着什么。

    镜头含蓄而凌厉,无言之中,你已经完全明白了。

    血,顺着刀尖,一线淌下。

    双眼沾满了污秽,在黑暗中泛着蓝色的幽光。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这个开场,不是吃素的。

    紧跟着,是一个8分钟的长镜头。

    一镜到底,在现场来回游移,把事件、人物、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

    工地发现一大袋尸块,说明之前的一幕,是杀人分尸。

    重要人物有——

    刑警支队队长周巡(王泷正 饰),戴墨镜,糙汉子。

    新来的实习生周晓彤(梁缘 饰),愣头青,没见过世面(现场作呕)。

    警队外聘的顾问关宏峰(潘粤明 饰)。

    他没有正式编制,但一出现,就自带一种所有人都得围着转的气场,队长周巡也要点头哈腰,上前相迎。关宏峰不搭理人,自顾自朝抛尸现场走去,目光左右搜索。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他是前支队长,周巡的师父。

    疑惑的周晓彤,拿出灭门案在逃嫌疑人的通缉令,看着上面眼熟的照片,又念出了一个名字——

    关宏宇……?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信息密集,编排巧妙,气氛抓人。

    什么叫美剧一般的感觉?这就是。

    好了,你现在大可关闭这篇推送,放心地追剧去了。

    如果你还想听Sir多说几句,也行——

    《白夜追凶》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开年至今势头最猛的国产剧。

    看过的观众争相给身边人安利,豆瓣评分一路上涨到9.0

    《白夜追凶》还带来个新词,“硬汉派悬疑罪案剧”。

    什么叫硬汉?

    外表冷峻,内心强大,饱受生活的雕刻。

    主角关宏峰,全中。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还不止,在Sir看来,这部“硬汉剧”哪哪都硬。

    首先,故事硬

    《白夜追凶》是典型的刑侦剧,32集,8个案子,一上来就是毫不含糊的碎尸案。

    监制五百、导演王伟,同属《心理罪》团队。

    这次,不玩玄乎的“心理画像”了,直接上刑侦的硬功夫。

    办案过程高度还原,现场取证、周边走访、尸检报告、监控手段……全都摆事实、讲道理给你看。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白手套、鞋套全不落下

    靠脚印,锁定凶手的身高、鞋码。

    手上的茧子、烫伤、抓伤痕迹,体内检验出亚硝酸盐,推测出受害人特征——鼠标手、抽烟、养猫、宅男(长期吃方便食品)。

    于是联系电信部门筛查——

    抛尸现场附近片区,有没有长时间在线,突然从昨天开始没上过线的IP地址

    一查,bingo,找到受害人的出租屋,确认身份。

    这么有理有据的破案过程,符合新时代观众的智商需求。

    《白夜追凶》的第二硬,气氛硬

    气氛不是飘忽的吗,怎么也能硬呢?

    能。

    有时你会感觉到,紧张到空气都要凝固了。

    片头倒置的窗户、门、漏斗、镜子、指纹……在沙漏的最后一秒中流失的城市。

    全剧色调低沉,构图充满压迫逼视感。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一涉及到案件细节,它通常又抛弃花招,用朴素、直白的风格,让你有种“逛菜市场”般的真实的错觉。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在探案过程中,剧情时而急转直下,就像有把硬邦邦的枪,突然顶到了你脑门上。

    比如,关宏峰回家,身后有人拍他后背,你一看,那人跟他长得一模一样(连疤痕都是)。

    在凶手家里,找到一个送外卖的工号牌,吊诡的是,这人给他送过外卖。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但是你懂的,每每看到这种最起劲的时候,一集就播完了……

    最后,这部剧当然是人够硬

    你肯定猜到了,关宏峰和关宏宇是一对双胞胎。

    弟弟身负命案在逃,哥哥从警队辞职,想帮他脱罪。

    关宏峰答应出山,帮周巡破案,条件是:让他看弟弟的卷宗。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破案是支线,兄弟俩翻案才是主线。

    剧名《白夜追凶》,你可以理解成——白天黑夜都在追凶。

    白,是关宏峰。

    夜了,他有个毛病,“黑暗恐惧症”,别说不能办案,就连精神都要被吓崩溃,睡觉也必须开着灯。

    所以,只能由弟弟穿上他的衣服,代他办事。

    “关宏峰”,是两个人共同使用的公开身份。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不过呢,Sir觉得有个小bug,有黑暗恐惧症、以前不能夜行的关宏峰,现在突然能了,不是反而被识破了吗?还是说另有隐情,往后能不能把坑填上,这还得接着看。

    这两个人,一个稳重,一个轻浮;一个是破案大神,一个是速成的;一个见到尸体比女人还亲,一个见了女人,呃……马上忘了亲哥。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这个设定,也让观众头顶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感觉随时会掉下来。

    因为可怕的是,警队里的角色,个个智商在线。

    侦查与反侦察,比破案还惊险。

    队长周巡,痞里痞气,大咧咧的。

    出警总是戴副墨镜装酷,在臭气熏天的案发现场,拿起手边吃的就塞嘴里,追上个嫌疑人,就忍不住气喘吁吁地踹上两脚。

    就(长)这样,还能当上队长?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别小看他。

    真正的刑警,他们考核的标准第一个就是长相不能引人注目很多警察长得像流氓一样的,因为融入社会很快,可塑性高。(本剧监制五百《界面娱乐》专访)

    其实周巡心眼多着呢。

    把自己师父求来帮忙,人前嬉皮笑脸哄着,背后戒备防着。

    让新来的实习生周晓彤跟他,名为打杂、学习,其实是人盯人。

    表面上不在乎,接过关宏峰的电话,偷偷瞄一眼来电号码。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两个人亦师亦友,相互帮忙也暗自较量。

    除他之外,还有法医高亚楠(吕晓霖 饰),关宏宇的(前)女友。她怀疑关宏峰知道弟弟的下落,周巡则怀疑她和男友还有联系。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技术组赵茜(尹姝贻 饰),人狠话不多,她从市局新调下来,估计另有目的。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副支队长刘长永(宋乃刚 饰),业务不行,整天琢磨着与人斗,他还是周晓彤的父亲。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就连实习的周晓彤,也不是小白兔一只,她最接近关宏峰,难免会发现破绽。

    总的来说,没有一个废角。

    每个人彼此掣肘,相互勾连。

    不得不说,这部戏有一半是潘粤明的表演撑起来的。

    他一人分饰两角,却让你一点也不混淆。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更精彩的是他一个人的“对手戏”。

    兄弟身份互换,容易出现bug,所以必须小心翼翼。

    弟弟一回家就戴手套,不能留下指纹。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互换身份第一夜,弟弟放飞,跑去酒吧快活,混得一身酒味。不爱喝酒的哥哥没有办法,天亮出门前不忘给自己灌啤酒。

    双胞胎,嫌犯和(前)警察,分别晚上和白天出没,瞒天过海……

    这故事,说出来没人相信。

    但潘粤明演得让你信了他的邪。

    罪案刑侦剧最吸引人的,不是凶残离奇的案情。

    而是在还原恶的途中,在揭开凶手留下谜题的过程里,感受出题人、解题人的挣扎。

    切入社会、人心的案子,才是好案。

    主角追的不只是凶。

    还是身边亲密的同事、朋友、爱人,甚至是“自己”。

    其中的种种张力,从这个构图、打光都别具匠心的画面,就能窥探一二。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有故事,有格调,有内涵。

    看这样的剧,叫享受。

    最后,Sir得先行告退了,不能再和你多说。

    没别的——

    今晚,《白夜追凶》又上新五集。

    我今年头一回不快进看国产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莫妮卡住了

  • 陶渊明:心为形役归去兮,桃花源里逍遥游

    陶渊明:心为形役归去兮,桃花源里逍遥游

    两千年前,陶渊明劈头一句喝问:田园将芜,胡不归?一下子让中国文人从狗零狗碎的官场抬起头来,遥望诗意的远方。从此,当我们在现世生活中被一地鸡毛的苟且所羁绊时,心心向往的,总是那片“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

    特别是人到中年之后,压力骤增,尘土飞扬的旅途中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不敢稍有放纵,以避免人仰马翻,因为车里面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

    此时,再仰望一下陶渊明高蹈独立翩然而去的身姿,更是忍不住望洋兴叹,归隐的梦时隐时现,明灭不定,灵魂想飞翔,肉身却很沉重。心中难免产生了疑问:陶公如何就有勇气一脚踢开狗血的现实人生呢?


    一、归与不归?这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陶渊明一路走来的身影也是趔趔趄趄,沉重不堪。

    他说,“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家穷,孩子多,我没谋生的本领,想做官,但是没有门路。

    这是多么真诚的普通人的声音啊,养家糊口乃人生第一要务,理想志向之类的先放一边。

    像大诗人杜甫,在那个大雨如注,床头屋漏的夜晚,首先想的是天下寒士。对于杜甫的这种境界,我辈敬服,却望尘莫及。并且这种敬服里多少还夹杂着一丝怜悯,尤其是当听到大诗人的儿子死于饥饿之时,心中扫过的念头是:你自己都穷酸成那个样子了,还不先想办法混个温饱?

    唉!或许杜甫的灵魂飞到千家万户的时候,现实的困顿都实在算不得什么了。而陶公的理想,就像现实生活里的你我,衣食无忧为第一,不高远,却能温暖家人。

    陶渊明五十一岁写给五个儿子《告子俨等疏》:“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东西游走这四个字说尽了陶渊明的壮年生涯,从二十余岁做官,到四十一岁最后一次辞官,陶渊明忍辱含垢,身心交病,在官场上游走了十多年。他生活的时代是东晋末年,那是一个在几千年历史长河里数得着的乱世,乱到我反复翻看还是搞不明白那段历史中有多少政权多少朝代。乱世里,每个人都朝不保夕,东西游走,只为生存!

    《归园田居》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他辞官的重要理由。但我总觉得,“爱丘山”只是一个借口,“无世俗韵”才是最根本原因,因为做官不做官都不妨碍去爱丘山啊,没有必要放下一切走入自然的。

    置身于古代官场的中国文人,能适应者是少数,能游刃有余者更是少之又少。像《红楼梦》中的贾雨村,丧失良知,丢掉底线,甩掉尊严,纵身一跃跳到官场文化的大染缸里,才把读过的圣贤书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孤傲耿直如陶渊明者,想在官场混出名堂,难以上青天!

    到了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上,做官做得又怅然、又悲伤、身心疲惫,依然没有洒脱地离开,他想等着公田里的庄稼成熟了带着口粮归家。直到妹妹丧于武昌,他才自免去职。

    在陶公笔下,我看到了他一去三回头的纠结;然而《晋书陶潜传》里的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解官的姿态何其潇洒!我认为前者更符合人性,是真的陶渊明。


    二、胡不归?无处可归!

    生活在都市里的上班蚁族恐怕都有心照不宣的牢骚:工资少、环境差、房价高、工作累……于是,聚会的时候常常是骂天骂地骂社会。可是,末了,还是不敢放肆地来一句:老子不干了!

    为什么?不是没有勇气说走就走,而是理智清晰地告诉自己:无处可归!

    当带着老人带着娃来到想象的世外桃源后,你能真的拿起锄头“种豆南山下”吗?你能忍受孩子“总不好纸笔”吗?你能感受到“狗吠深巷中”的美好吗?你能结交周围的“闻多素心人”吗?……

    极有可能你会发现,当物质陷入困顿,精神也随之萎靡。你更会发现,陶渊明笔下的那种美好,是无法在重现在自己的生活里。

    那么,陶渊明归去的路如何呢?他的《归去来兮辞》是回归田园的想象之作,真实的情形又是如何呢?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在那个时代,至少属于中产阶层,他的曾祖父陶侃从草根奋斗到大司马,他的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他的叔父在朝中做太长卿,虽然陶渊明的父亲在其八岁那年就死了,家族走向没落,但是像刘姥姥说贾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怎么样,也抵得过一穷二白的贫民。

    可是乱世里的衰败也如摧枯拉朽,陶渊明回归田园两年后房子失火了,又遇灾年、兵乱,陶公居然沦落到求乞的地步: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

    一个惶惶然不知走向何方的落魄书生走到了我们面前,他饥饿、他惶恐、他放下了尊严却又羞于启齿,尽管善解人意的主人和他相谈甚欢,并且备酒给他,但是站在门前乞讨那一刻的心酸还是留在了心底。

    家徒四壁之贫在《五柳先生传》中也可见一斑: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难得的是,陶渊明淡然地说了一句:“晏如也。”

    是什么撑起了这安然的姿态,这强大的自信呢?以至于能够让这一尊肉身藐视物质上的缺陷,真正抵达“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亦不改其乐”的境界呢?

    我想,纵然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不是那么顺风顺水,但他确实感受到了一种舒展的自由审美的生命状态。

    你看,他的家居生活:“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慢悠悠地拿起酒杯,乜斜着眼看庭外的树木,心中充溢的是饮酒自乐和傲然自得。他走出家门,“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一个拐杖随意地走走停停,时而抬起头来仰望远方的云儿、鸟儿。“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苍茫的暮色笼罩着大地,他也不愿意回家,孤独地、孤傲地伫立在天地之间,抚摸着孤松,像是触碰到了自己的人生。

    越贴近自然,越贴近心灵的方向。

    更难能可贵的是,陶渊明并不是借山水排解心中的抑郁,和柳宗元游山玩水不同,和王维隐居辋川别墅也不同,陶渊明写的就是自己平日里的生活状态,他是真的放下了世俗的那些功名利禄,选择了简单、自然、真实地活着。

    他不是佯狂的隐士,不是失意的酒徒,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为人夫为人父、不谈玄、不信佛、亲自耕田、养家糊口、好喝酒、爱读书、疾病死亡样样他都躲不过,只不过是从官场回到了民间而已。他和我们一样活得狼狈不堪、漏洞百出,但是他似乎又比我们拥有的更多一些,是什么呢?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大地上。”对!陶渊明比我们多的就是这个,他以悲悯的情怀、简单的哲思、世俗的温情赋予了周围朴素生活审美的观照,从此他笔下的一草一木
    一言一行都散发着诗性的光茫,以至于再庸常的生活也显示出那么一点与众不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又如何呢?万物生长自有规律,说不定明年就不同了呢?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吃着田间瓜果,聊着天喝着酒,此乐何极!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血缘之亲又如何?走到人世间,便是兄弟姐妹。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是生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死去有什么可多说的呢?

    ……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真诚的人,写出的作品总是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潸然泪下。


    三、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当陶渊明在“胡不归”一声棒喝之后,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句感慨里,有痛心、有彻悟、有觉醒、有决绝。

    人啊,都是在穿越迷雾之后才能来到心之所向。不经历迷途,找不到正确的路途;不经历沉重,学不会放下的轻松;不经历失去的痛心,不明白得到的珍贵。

    苏东坡在经历宦海浮沉之后,怅然叹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临终疏告俨等:‘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其病而不早自知,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晚节范其万一也。

    世间真有其病而不早自知的何止东坡一人!智慧如东坡者,依然做出如此自省之语,愚笨如我辈者,是否也当及时找到昨非今是呢?

    一个人,无论是居庙堂之高或者处于江湖之远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够主动地向着心的方向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范仲淹”心忧天下”,他的理想是为国为民,当他栉风沐雨地为此奔走之时,他找到了生存的正确方向。陶渊明“心向田园”,当时代不给予自己施展空间时,就过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这也是正确方向。

    当人生是主动时态时,即使身陷枯井,看到的也是满天星辰。当心不被形役时,即使乘风奔跑,也能让心灵随白云悠悠。

    陶渊明晚年境遇如日薄西山,越来越惨淡。他也不是没有出山的机会,但是他真的是厌了,不愿意回去了。

    官场人士檀道济带着肉来请他做官,看着他凄苦的境遇,居高临下地怜悯道:“奈何自苦如此?”

    陶渊明请檀道济带着东西离开了。这种拒绝不是假清高硬撑骨气,而是对自己厌恶的人事绝然地划出一条界线,彼此都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没有对话的必要。

    陶渊明的选择,是真的勇士的选择,因为他向着人性的方向亲近。这并不容易,活在这纷繁的人世间,我们常常会被物欲驱使,会被道德绑架,以至盲目地忙碌。 

    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的桃花源才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他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种下了一片桃花林,生命的暗夜里,漫步其间,心总能静下来,去感受“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静美。

    我的男神苏东坡每次谈起陶渊明,总是以学生的姿态言及:渊明吾师。从求真为人的角度上谈,陶公是不是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老师呢?

  • 欲望之地

    欲望之地

    祭祀

    这里是一片居住区,也是一片废墟。

    居住区是因为这里白天人声鼎沸,夜晚寂静如坟墓。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知道,我想告诉你,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很多人的眼里,坟墓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可是,我们曾经也是人。我们生活在这里已经有几千年比起你们的寿命多了不知道多少,可是却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是不应该的存在。

    其实,有时候,晚上的我们就是你。只是你们都不知道罢了。

    在夜晚,当你们入睡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跳出你们的脑子,穿过一座座城市,来到自己的地方,这是我们的狂欢地,也是你们的居住区。

    我们在天台上跳舞,在树下漫步,在黑夜的灯光下看那些灯火辉煌里的人群还有不知名的建筑。

    我们站在黑夜里,看着这个不一样的世界,在钟声敲过十二点的时候,我们有一场的集体的狂欢。那是一场关于人类的祭祀。

    我们的神思大人,带着他找到的祭品,在黑夜里蒙上面纱,点亮篝火,在天空上的殿堂里狂欢。

    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祭品,我们的祭品是那些美丽的漂亮的人,拥有强烈的欲望,是一个人,也是一个野兽。

    他们拥有无尽的欲望,带着不死不休的决心,想要踏碎这个世界,他们的欲望膨胀到黑夜里的晚上成为他们的殿堂,在黑夜里用思绪去碾压那些白天不能达到的欲望之都。

    神思大人每天都会带来这样的人群,他们是癫狂的美丽的“人类”在黑夜里,他们拥有最大的隐私权,没有人能够记住他们的样子,在第二天第一缕阳光照进来的时候,他们的身体会消散于空中,神思大人说那是达到心愿的结果,已奉献灵魂实体为祭品,找到自己的欲望之地,到达目的地。

    我经常想问神思大人,欲望之地到底是什么地方?

    可是神思大人总是说“你还小。小孩子不要问那么多”

    我还小?

    可是我已经可以走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了,我可以穿越很多人的大脑找到那些的欲望之地,神思说我还小,那我一定还很小。

    神思大人在我心里是一个很伟大的存在。很多人都说神思大人是我们世界上最强大的存在,但是我看到的他却是一个拥有苍白的面孔的男人。

    在很多时候是没有力量的飘在空中的虚无的存在。

    “神虚,你过来”

    神思大人又呼唤我了,每次这样的时候,我总是可以缩在他的怀里,度过一个温暖的夜晚。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总是只看到一个背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这个地有一个温暖的名字——空城。

    因为这里拥有很多人,但是也没有人。

    欲望之地

    今天又到了祭祀的时候,神思大人这一次带来的是一个漂亮的女子,她拥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发光的眼睛,更意外的是他没有佩戴面纱。

    “神虚,你过来。“

    嗯。我走到了神思大人面前。

    “你不是想要看看欲望之地是什么?今天你可以去看看。“

    我很疑惑,我可以去?

    他将那个我变成了一缕发光的光圈放进那个女子的肚子里,看到他微笑的对我说“闭上眼“”

    我听话的闭上眼,仿佛进入一个温暖的地方。

    “是个女孩呀“

    一声啼哭,打破平静。

  • 穿透童年记忆的爆米花

    文/洋芋丝丝

    穿透童年记忆的爆米花

    炒爆米花的手艺人

    01

    “嘭”的一声,惊起远处树枝上的鸟雀扑簌扑簌地飞,爆米花出炉的标志性声音,总是会吓坏这些不知名的小动物,却乐坏了山村里的孩子们。

    崎岖蜿蜒的山路,将城市的喧嚣隔绝在乡村的宁静之外,唯一能让这座小村子有一点车水马龙意味的,就是每周六的赶集日。

    村头的马路被挤得水泄不通,靠近村口的空地上,几个炒爆米花的老人依次排序而坐,把木炭丢进炉子,用一根竹筒将鼓风机的出风口和炉子连接起来,掏出装爆米花的网兜,架起手摇爆米花机,准备工作就绪,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生涯。

    村民们把玉米剥成粒,装在麻布口袋里,再拿到集市上交给这些炒爆米花的老手艺人。为了让自己有时间去置办其他的东西,村民们一般会让自己的孩子在边上守着。一群孩子蹲守在火炉旁,眼巴巴望着被火焰灼烧的爆米花机,静待那震耳欲聋的“嘭嗵”声开启让他们垂涎欲滴的美味。

    闭塞的村子里,孩子们不像城里孩子有琳琅满目的吃食,爆米花就是他们日常生活里解馋的零食。

    手摇炉子的嘎吱声、鼓风机的呼呼声、炭火燃烧的噼啪声,混合着爆米花出炉时惊天动地的响声,在热气飘散的空气里交织出一曲乡村孩童心间最美的乐曲。

    02

    小时候,我最喜欢和母亲一起赶集。每次赶集前,母亲都会提前剥好一小袋玉米粒,小小的我提着袋子,心里是抑不住的欣喜,想象着金黄的玉米粒变成松脆可口的爆米花的画面,脚步都不由得轻快了几分。

    在众多炒爆米花的手艺人里面,母亲尤其喜爱张叔炒的爆米花,其实不止母亲,村里很多人都喜欢张叔炒爆米花的手艺。

    其他人炒爆米花,就是将玉米粒放进手摇爆米花机里,在手柄的计时器上设置好时间,到时便撬送机子底部的阀门,放掉里面由于热气交织所形成的压力,在开盖的一瞬间将机子的开口对准网兜,然后“嘭”的一声,被热力发酵得膨胀的爆米花便散发着袅袅的白烟,在网兜里跳着欢快的舞蹈,然后渐渐平静。

    至此,玉米粒蜕变成爆米花的历程,也就完结了。

    一道工序就炒出的爆米花,体积异常庞大,口感蓬松有余、但酥脆不足,味觉体验并不算佳。

    张叔炒的爆米花却不一样,历经三道工序的洗礼出炉的爆米花,香脆可口,玉米的清香味被完整锁住,嚼一口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悠长。

    我曾无数次得见张叔炒爆米花时的场景,如今虽已过去数年,但记忆仍旧清晰如昨,历历在目。

    03

    张叔炒制的爆米花之所以和别人不同,秘诀就在于炒爆米花的途中要加水,这是张叔祖传的工艺。

    在玉米炒到三分熟的时候,撬送阀门,把压力全部放掉;开盖,往爆米花机里面加水。加水亦有讲究,一般三斤玉米炒一锅,头一次要加一杯水。有余热的玉米被冰水一激,口感才会变酥。

    加水后要用棍子搅动几下,免得玉米粒变软会黏在一起。然后盖上盖子,继续放在炉火上炒制,体积开始蓬松的玉米粒撞击着砂制的爆米花机,光是听着“沙沙”声便能想象到最后出炉的爆米花,该是何等酥脆。

    张叔能够靠听玉米粒发出的碰撞声,分析何时该加第二次水。同样要把机子里的压力放掉,加水后也要搅拌,不同的是水的分量是第一次的一半,多一分不够脆,少一分口感则过于干涩,香气不足。

    加完第二次水以后,先要加大火力把机子里的水分快速蒸发,这时张叔右手摇动爆米花机,左手摇动鼓风机,大火炙烤他黧黑的脸庞,晶莹剔透的汗水在炉火的映照下,发出耀眼的光。

    最为关键的一步,是在恰当的时机减小火力,小火收干残余水分,爆米花的口感才够脆。

    这一步是最考验手艺人对时间的把控的,时间短了,爆米花略显绵软,不仅不够香,反而会黏牙;时间长了,爆米花有股焦糊气,令人难以下咽。而张叔总能把时间掌控得刚刚好,因而他炒的爆米花又香又脆,口感独特,久而久之,张记爆米花成了村里人公认的全村最好吃的爆米花。

    04

    张叔的生意越来越好,十里八乡的人慕名前来,就为了让张叔给他们炒爆米花。甚至城里的老板也开车到了村子里,想采购张叔独门秘制的“水苞花”。(西南土话把爆米花称为苞花)

    张叔把家搬到了镇上,开了一家小店,除了给人代炒爆米花以外,还收购玉米,把炒好的爆米花打包好,城里的老板会开车来运走。

    食品加工厂把张记爆米花分别裹上奶油、五香粉、辣椒面,做成了不同的口味,然后再包装好卖给城里的超市,普通的爆米花摇身一变,竟成了昂贵的吃食。

    很多人看中了“水苞花”的商机,前来拜张叔为师学习手艺,张叔毫无保留,悉心教导他们秘诀所在。

    老友们觉得张叔是个傻子,祖传的技艺随便传授给外人,留着自己发财多好。

    张叔总是笑着解释:“我就宝儿一根独苗,如今他念完大学在城里工作,也没人会继承我的衣钵了。与其死守手艺,不如造福乡亲,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后来张叔被儿子接到城里,儿子不让他再做给人炒爆米花的活计,张记爆米花就这样消失在岁月里。虽然很多拜张叔为师的乡亲陆续开了店,但他们炒的“水苞花”和张叔相比,都欠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味道。

    如今我已不是总角孩童,却仍对张叔炒的爆米花念念不忘,可惜那份独有的味道,终究尘封在童年的记忆里,再也寻不到了。

    【乡土故事&行业故事汇&微小说首次征文】:家乡老行当的故事

  • 没有爱的地方没有天堂

    每天一小步,看得见的进步。欢迎来到《酷炫漫画英语口语》。

    聪明看世情,糊涂一颗心。

    营营碌碌的生活,需要足够的聪明,我的理性逐渐耗尽,其实有几人又不是如此?这足以解释鸡汤味十足的文章为什么会在当下大行其道,理性需重补,聪明要升级,就像我自己,也时不时会摆出一副导师的模样,写写充满所谓正能量的文章,以后还会写,冒充意见大师,以为是给别人救命稻草,我知道这不是真实的自我。

    世情无非家财万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妻子漂亮,孩子乖乖,得者得意洋洋,不得者哀声叹气,惶惶不可终日。

    细思量,这些再好,能持续多久? 此中又将失去什么? 似乎总有某种东西,站在更高的地方不断地向我发出莫测高深的警醒,我知道那是我的糊涂心在起作用,那才是真我。

    它是真正的主宰,凡是曾在午夜徘徊,暗自哭泣的人,凡是曾痛失爱人,亲人,朋友之人,都能更强烈地感受它的存在,它说人生短暂,为何颠倒,不知用功,明心见性?

    它是身内真如,了明一切;它是金刚持杵,砸碎一切世俗幻象,直指真理,助人了脱生死;它是摩尼宝珠,尘尽光生,照破山河。

    千江有水千江月,它在身内,又在身外,感知人间一切俗情,自觉觉他,如明月高挂,人内心的各种小九九,定要照得无处遁形。

    到此为止,凡赏人,看事,望山,嗅花,听音,莫不自在,若有感动,皆可了达其思所想。偶听台湾才女郑华娟之小曲《天堂》,愿为之一译。

    天堂

    Heaven

    嘿 亲爱的

    不是我

    不想留在你身旁

    我以为天堂

    总是在远方

    Oh, my dear

    It’s not

    Not that I don’t

    Want to be around you

    I’ve always thought

    Heaven is beyond you

    嘿 亲爱的

    坦白说

    我的过去

    有几分很像你

    一样在寻觅

    Oh, my dear

    So to speak

    My bygones

    a little like yours

    were here to seek

    只是日日夜夜

    岁月过去

    走尽千万里

    我也曾向往

    也曾彷徨

    Day and night

    As time went by

    I walked miles after miles

    I expected

    I wandered

    梦想的路上

    我日日夜夜

    轻轻叹息

    只想告诉你

    没有爱情的地方

    没有天堂

    On the road to my dream

    Day and night

    I’ve gently sighed

    Just telling you

    Heaven will not forgive

    If no love is to give

    天堂郑怡 – 天堂

    没有爱的地方没有天堂

    这次的漫画与音乐有关。

    没有爱的地方没有天堂

    漫画素材:

    Yeah, that’s right… Ignore me, pal!  You don’t want an instrument of my excellence and awesomeness that would instantly make you a chick magnet and the envy of all your friends! No, you’d rather have a cheap piece of junk when you have a chance to be cool for, like, the first time ever.

    是的,对的,朋友,请忽略我。 你竟然不要我这样一个超好超棒的乐器,我可以瞬间让你成为一个少女杀手,你的朋友只能羡慕嫉妒恨。 天,当你生平第一次,第一次有机会耍酷,而你却宁愿要一块垃圾。

    这里通过对比,帮助我们记忆英语里的两个单词。caustic是指“挖苦的”,右边的是一把很会挖苦人的吉他,左边的acoustic guitar是指原声吉他。

    这确实是一支非常会挖苦人的吉他。对话中的一个重点词chick magnet.  Chick是口语,指年轻女子,轻薄的说法,常译为“小妞”。Magnet是磁石,一个人是磁石,那是魅力非凡,人见人爱。 Chick magnet,说成少女杀手,一点都不为过。

    了解世界,记忆词汇,欣赏漫画。每天一小步,看得见的进步!

    Gutta cavat lapidem.

    水滴穿石!

  • 孔子首先是一位优秀学生

    孔子首先是一位优秀学生

    提到孔子,他在我的印象中首先是一位优秀学生。

    作为一位学生最可宝贵的品质是认识到学习是生命成长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一项无意义的、乏味的劳动。

    反观我们的学习,如果排除一些急功近利的目的,我们很多人早已丢掉书本,在手机中娱乐至死了。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从此矢志不移,一心向学,兀兀穷年,乐此不疲,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西方有句学习的格言:终身努力,便成天才。天才除了天分,就是努力。许多姿质卓越,天份极高,但最终泯然众人,更别说名垂千古,开宗立派,泽被苍生了。

    尼采有句话叫天才即是疯子,如果没有一股执著专注劲,又何以显示其是天才呢;在他们认准的方向上一条道走到黑,即使撞了南墙,也心无悔意;即使失败,也是悲壮而不是悲惨,更不是悲哀。一个嘲笑那些为梦想打拼而失败的人,那才是真正无知的人,愚妄的可怜虫。

    可惜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

    他们自诩为生命的智者,遇阻即退,浅尝辄止,人生的时光虽然漫长,但是细想起来,他们不过是蒙着眼睛推磨的驴子,一生都在原地转圈。他们的所谓人生意义也大都是从别人嘴里贩卖来的,他们的脑子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他们掌握着高超的生活技巧,信奉着随波逐流是最高明的航海术,生活教会了他们的“术”,却让他们远离了“道”。

    作为优秀学生的第二个品质便是专注。水能穿石,线能断木,靠得就是专注;学习上没有专注,终将无法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本质。

    孔子跟师襄子学操琴。一支曲子反复弹,弹了十多天,即使是最笨的学生也早已演奏娴熟了。襄子不止一次地催促他再换一支曲子,孔子说:我还有掌握操琴的技艺呢!

    师襄子摇了摇头,走到一边,孔子正襟危坐,神情专注,他手抚琴弦,目送飞鸿,琴声悠然,宛如天籁。

    襄子说:我们可以更换一支新的曲子了吗?

    孔子摇了摇头,很谦卑地说:我还没有体味到这支曲子的内涵呢。

    日子飞快地流逝,孔子一直在这一支曲子上时而飞快地抚弄着,时而蹙首凝眸,目眺远方。当那支曲子在孔子的手下仿佛是从他生命中流淌出来一样的时候,师襄子拈须颔首,这支曲子的神韵除了孔子真的谁也没有这样能够畅快地演绎过。

    师襄子刚想劝他换一支曲子,孔子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困惑:

    琴曲之中能够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他会是谁呢?

    孔子寝食难安,辗转反侧,食不甘味,以至三月不知肉味,直至一天清晨,霞光之中,他满面红光,起坐觉吟,面向东方的朝阳拜了三拜,恭恭敬敬:

    他,面色黧黑,身材颀长,……,不是文王还能是谁?

    这时候师襄子避席起身,向学生孔子长揖下拜:我的老师教我的时候,说这支琴曲就叫《文王操》。

    这是孔子学琴的一个片断。

    我现在非常怀疑,那些关于博览群书的建议是开启蒙昧的良药,还是别有用心的误导?博览群书只能够增加与人聊天时候的谈资,别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更不用说经时济世了。

    举一反三是孔子倡导的极高的学习境界。至少孔子的琴艺再也不需要弹奏别的琴艺来证明自己了,更不要说去考什么证书了。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举三反一,大搞题海战术,弄得苦不堪言,却收效甚微,为伊消得人憔悴,直教人不再想学习。

    在我知道的学生中有一位同学,她是某中学普通班的学生。进入普通班,至少说明他资质不是出类拔萃,但是凭借努力,她创造了一个神话,那就是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考进了许多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问其个中原因,她只回答了一句话:

    在高三一年,我几乎把数学教材做了不下于16篇。

    这也许和孔子学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学习上有许多信奉“一本书”主义的人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

    孔子作为一位优秀的学生,他身上的品质很多,作为一个普通求学的学生,我们只要能明白,学习是我们生命尤其是精神成长的需要,并且懂得为学习用尽所有心思,这就足够了。

  • 妻子出轨之后

    晚饭的时候,他告诉她明天四点多要去西北出差。少则一星期,多则半个月。

    她说:“你咋不早说,好让我准备准备。”

    “有啥准备的,公司都准备好了。”他说。

    “我是说你要出门儿了,总得弄几个菜不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出门儿也别扭。”说着她就把酒柜里的法国红酒拿了过来,“你把它打开,我再弄俩菜。”扭身进了厨房,一会儿功夫两个菜就端了上来。

    “来,今儿个我陪你喝两杯,就算是给你送行。”

    他说:“这又不是第一次,干嘛这么煽情。”

    她说:“说对了,这就叫以情送行。你抓紧时间,不仅吃饭调情,待会还要让你交公粮呐。”

    吃罢饭,他去洗澡,她整理他出差的物品。十点多钟,她就拉着他睡觉。折腾了个巴钟头,一切都才安静了下来。

    他很快进入了梦乡 ,而她的高潮才刚刚来。看着旁边睡得像死猪一般的他,心里还是痒的不行,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寂寞难耐,她打开微信和她的主任聊了起来。她告诉主任明天他要出差,自己刚收完公粮,情绪还在高潮中,接着就把刚才拍的小视频发了过去。似叹气又似暗示地说“明天就将进入寂寞期。”夜深人静,她和主任一会儿文字聊,一会儿无声视频。渐渐勾起了主任的魂,慢慢稳住了自己的欲,直到人困马乏。

    早上四点他就醒了,申申懒腰,感觉浑身犯困。她对他说:“我很累,不下楼送你了,到南街你喝一碗牛肉汤补补吧。”他下楼了,她趴在窗户上看着他上了车。她蹦了起来,她庆幸一个短暂且自由的世界已经到来,一切快乐和美感将释放。越想越美,情不自禁拨通了主任的电话。

    他到汤馆喝了一碗肥汤,然后沿着观赏大道快走。边走边想,今天这套有没有纰漏?能不能套住狼?他暗自祈祷,但愿成功。

    他是偶然在她的微信里发现她的蛛丝马迹的。打那以后,他和平常没有什么不一样,可心里总像吃蝇子似的。被戴绿帽子的感觉,就像心被针扎。没有确凿的真凭实据,他绝不能采取任何动作。但他下定决心,对她的出轨就应该像对待电脑病毒一样,格机重装系统。他看看手机,时间还早。他继续往前走,他也没有心思观看周围的一切,他在设想钓住鱼的场景。他越想越觉着捣蛋,禁不住自己都笑了。

    他再看看时间,已出来一个半钟头了,设计时间已到,扭身就往回走。当他拿钥匙开门时怎么都打不开,里边被锁了。他敲门足足有五分钟,她才把门打开。“你怎么又回来了,我还以为是搞推销的那。”她说话间带有几分恐慌。

    “身份证忘带了”,说着就这屋到那屋来回转着乱翻腾。她也跟着他来回转,“你能不能坐下来稳稳食儿,让我给你找?”他没听她,继续开柜子翻床箱,弄的不亦乐乎。

    当他把卧室窗帘拉开的时候,她都已经瘫坐在地上。早已领教过厉害的她,明白这次后果的严重,她鼻子一把泪一把地发誓,以后再也不敢,请求原谅。

    那个站在窗户跟前的她的主任浑身发抖,平时人五人六的大主任,这时脸难看的能扭下来水。他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尽管他经历过大风大浪 ,但这次是毫无心理准备。他后悔来的太莽撞,恨自己太忘乎所以。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最好不发生肢体冲突,比较和平脱身,接下来只要是能用钱摆平的都不是事儿。他不能说什么,等着他有什么动作。他脑子就要爆了,还能说出什么。

    他没有动粗,也没有施暴,而是用手机把他和她的狼狈像录了下来,足足有十分钟。然后对他说:“你可以走了,接下来怎么做你懂的。”他慌忙穿上衣服,抱头鼠窜。接着他对她声厉内荏地说:“你也滚吧,再进这门腿打折。”

    处理完这一档子事,已是早上八点多。他泡了一杯茶,点了一支烟,那烟圈从他嘴里一个挨着一个冒出,且浓而圆。看得出他现在的心情比早上出去的时候还要好,他成功了。他把今天发生的一切当成是摘帽,而不是被戴绿帽。也正因为她的私欲膨胀不仅招致自己被扫地出门,而且还帮他清理了门户。他越想越高兴,顺手拨通了他属下的电话:“阿丽呀,乖,哥哥已把磁盘清空,就等你来重装系统啦,哈哈……”“对不起,我已到深圳,这边是配置很高的设备,我们正在做系统。”当他听完对方的回话,脸变得铁青,就像有人用破鞋底子扇过似的。

    绿帽子还要戴吗?他再次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