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不該忘記,同性婚姻法通過也不過是 5 年前的事。這看起來像是史前史,更不用說 1980 年代,社會上還存有許多對同性戀的偏見」,7 月 4 日英國婦女及平等事務部大臣佩妮·莫當特(Penny Mordaunt)發布 「行動計劃」 時說。
「行動計劃」 是一份長達 30 頁的改革方案,計劃來自英國的一份調查報告結果,內容包含:警方的應對反應、LGBT 的教育以及改善跨性別人士的權益。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說 「行動計劃」 可以達到 「真正且長遠的改變」。佩妮·莫當特則說這個方案面向所有人,無論他們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性別特徵是什麼,都能夠安全且開心的活著。
2017 年 7 月英國政府展開為期 12 個月的線上調查,目標是了解 LGBT 群體的生活狀況。
調查得到 10.8 萬個回復,是近幾年英國最大的一項調查,問題分成生活滿意度、安全、教育、健康、職場幾個面向。
對於調查結果,特蕾莎·梅表示震驚:「我很驚訝有這麼多的受訪者不敢公開談論性取向,或是避免與他們的伴侶在公共場合牽手,是因為擔心有負面攻擊。」 同時,她也宣布英國政府將全面打擊 」同性戀扭轉治療 」(conversion therapy)。
有關生活滿意度,56% 的受訪者表示在英國生活感到自在,他們把生活評為 4 或 5 分(滿分 5 分)。跨性別者則對生活沒那麼滿意,只有 5% 的人評為 5 分。

更細部的結果也顯示,英國社會目前還是沒辦法帶給他們全然的放鬆。性少數族群當中,有 68% 的受訪者表示會避免在公開場合牽手,因為擔心會有負面效應;70% 的受訪者則說他們不願意公開性傾向。「(在街上)我會改變穿著,這樣我就能更融入人群;我會帶起耳機,這樣我就不會聽到那些侮辱我的話語」一名泛性戀女性說。
另一方面,LGBT 群體在許多方面上都比其他民眾危險。LGBT 權益倡議團體石牆(Stonewall)在自己的調查中發現有 25% 的 LGBT 人群在親密關係中受到家暴,但他們不願意跟警方說,原因是擔心警方會對此嘲笑。「我們選擇閉嘴,因為我們擔心一旦跟警方說,得到的是羞辱與取笑,說我們竟然會被另一個女人強暴,我們擔心不會有人嚴肅看待我們的事。」一名女同性戀者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生活狀況,英國到現在還是有些 LGBT 群體會被要求進行扭轉治療。調查稱,有 5% 的受訪者( 5400 人)表曾收到身邊的人向他們提議進行扭轉治療,但遭到拒絕。有 2% 的受訪者(2160 人)真的進行了扭轉治療。
此外,英國當地的扭轉治療機構有 51% 是與宗教信仰有關的組織所成立,19% 則是由當地的醫療機構。

一名曾經接受過扭轉治療的男子告訴英國獨立電視台(Independent Television,簡稱 ITV)他曾經參加一種扭轉治療,方式是「祈禱加上懺悔」,稱是為了擺脫體內的惡魔。
男子說接受治療的時候一心尋死:「我希望上帝可以帶走我,這樣就可以減低我和我身邊親友的痛苦」。男子不禁思考,」所以我做完扭轉治療就表示我就變直了?惡魔走了?惡魔真的是一直存在的嘛?」
這種扭轉療法深刻影響了一些人。
2014 年 12 月 28 日,一位名為莉拉·奧爾康(Leelah Alcorn)的跨性別者自殺了,在此之前,她還寫了一封遺書,希望美國社會重視跨性別者受到歧視的問題。
莉拉·奧爾康是在一個篤信基督教的家庭中長大,她的生理性別是男性。她在 14 歲時向父母出櫃,並坦白自己的跨性別傾向。他的父親無法接受孩子的性別認同,因此把她送往扭轉治療機構,一連串的過程帶給莉拉·奧爾康巨大的痛苦。
「我的死必須意味著一些什麼。我的死將被計入今年自殺的跨性別人士統計數字里。我希望當有人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能說(我們)搞砸了,並挽救它。請救救這個社會!」莉拉·奧爾康在遺書上寫道。
莉拉·奧爾康自殺的時候年僅 17 歲,此事件受到美國社會的關注。各地民眾開始在網上發起請願,呼籲美國政府制定「莉拉法案」(Leelah』s Law),將扭轉治療列為非法行為。
2015 年 1 月,白宮網站上有民眾發起請願,呼籲美國禁止「同性戀扭轉治療法」,短短的三個月內就有 12 萬人參與連署。奧巴馬也呼籲全美應該立法進展。不過依然也有一些比較保守的州並不願意立法阻止。現階段,美國加州和紐澤西州已經禁止轉換療法。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的說法,扭轉治療法是通過諮詢以及心理治療試圖壓抑一個人的性傾向。這類型的療法一般受到宗教組織的支持,而他們通常都把同性戀視為一種疾病。過去,美國及西歐等地區,一些機構會以電擊、荷爾蒙「治療」,或甚至是切除前腦葉白質進行治療。
然而,同性戀不是疾病早已經是醫學界所認定的事實。1973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以下簡稱APA)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中除名。
中國首例同性戀扭轉治療案
這樣的療法存在於世界各地,包含中國。
就在莉拉·奧爾康發生悲劇的同時,一個名為 「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 的機構因為扭轉治療法,而被一位名為阿振的中國同志,告上法院,理由是這樣的機構與療法有歧視性的嫌疑。他在「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里被電擊,造成自己心裡很大的陰影。
負責打這個官司的「同性戀權益平等促進會」(簡稱權促會)此前接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採訪時表示:「 2012 年網路上有不少人討論同性戀被扭轉治療的問題,但怎麼討論,這些機構還是在,我們認為這個話題比起同性戀結婚的話題容易很多,主要是因為接受程度。 起先我們的目標設得很低,就是立案就好。雖然立案過程確實不是很順利,但最後判決過程讓我很意外,也帶給我們很多信心。
2014 年 12 月 19 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對這個中國首例同性戀扭轉治療案進行了公開宣判,法院判定原告(阿振)勝訴。判決書上表示 「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關於專業治療同性戀的宣傳內容屬於虛假宣傳。
2001 年 4 月 20 日,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
中國同性戀研究領域專家張北川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扭轉治療)純粹是一種商業行為」。
根據 2014 年北京同志中心發布扭轉治療調查報告,內容針對中國在扭轉治療機構內運作進行分析。中國的同性戀扭轉治療集中在 2006 年以前,當時多數人會將同性戀視為病態的體現。2006 年之後,這類型的療法變成以心理諮詢為主要研究方法。這份調查也採訪了幾位進行扭轉治療的同性戀者。
儘管,同性戀已經被各個具備權威的醫療與精神等組織相繼除病化,但全球各地這類型的機構卻還是存在,即便是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發達國家也是。
題圖來自 De Freezer@flickr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